天天看點

了解“偉大母性”話語下的諸多複雜性|1月滬京好戲推薦

記者 | 陳佳靖 林子人

編輯 | 林子人

1【上海】中文版音樂劇《阿加莎》

演出時間:2021年12月22日-2022年1月16日

演出地點:中國大戲院

了解“偉大母性”話語下的諸多複雜性|1月滬京好戲推薦

阿加莎·克裡斯蒂,英國著名的偵探小說家、劇作家。她的創作生涯持續了50餘年,創作了80餘部偵探小說,其代表作《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無人生還》也為中國讀者所熟知。音樂劇《阿加莎》講述的是這位傳奇偵探小說家的故事。1926年,《羅傑疑案》正式出版,這部集叙述性詭計和人性剖析于一體的跨時代作品被後世認為奠定了阿加莎在偵探文學領域不可撼動的地位,卻在出版之初備受争議。一邊面臨讀者的質疑和出版商的刁難,一邊又面臨母親離世的痛苦與摯愛的背叛,12月3日,阿加莎·克裡斯蒂失蹤了。

音樂劇《阿加莎》以“阿加莎失蹤11天”的真實事件為創作藍本,演繹了這一事件背後的種種情由。在緻敬《羅傑疑案》的同時,将真實人物與虛構角色交織在劇中,向觀衆呈現出一位溫柔堅強且充滿智慧的女性。中文版音樂劇《阿加莎》由中韓主創團隊一同制作,朱芾、鄭雲龍等音樂劇演員參演。

《給一個未出生孩子的信》

演出時間:2021年12月24日-2022年1月9日

演出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了解“偉大母性”話語下的諸多複雜性|1月滬京好戲推薦

“昨晚,我知道了你的存在,從虛無中逃逸出來的生命的靈光;我躺在床上,在一片漆黑中睜大着雙眼,突然之間我很确定:你就在那裡。你存在。仿佛一顆子彈射中了我,我的心停止了跳動。當心髒再次跳動時,無限的驚奇如槍林彈雨般襲來……”《給一個未出生孩子的信》是有“20世紀采訪女王”之稱的意大利記者、作家奧麗娅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的半自傳體小說。在這本書中,一個單身母親以無比的坦誠與勇氣向腹中胎兒娓娓道來她對性别、母職與女性身份的思索與困惑,表達了她對未出生孩子既愛又懼的複雜感情,并對千百年來母親遭遇的種種不公提出質問。

在基于這部作品改編的同名話劇中,三位女演員共同演繹這個懷孕的女人,但各自又要分飾男醫生、女醫生、報社老闆、母親、父親、祖母、孩子等多個角色。演出中,神秘空靈的手碟音樂引領觀衆在聽覺上進入那個廣博卻罕為人知的女性世界,了解“偉大母性”話語下的諸多複雜性。導演周可表示,讀完小說的第一感受是這是一部“反戲劇”的小說,沒有故事情節,每一章都在讨論一個話題,然而她接受了改編這部作品的挑戰。在她看來,“劇場在當今社會來講有更寬泛的意義,大家走進劇場不僅是看一個故事,這個場域提供了一種台上台下、觀衆和創作者之間共同讨論一些話題的機會 。除了在這個場域當中看到它發生,走出這個劇場之後大家的讨論更有意義。是以,我更在意的是當觀衆走出劇場後,是否能夠把它延展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中文版音樂劇《福爾摩斯:安德森家的秘密》

演出時間:1月6日-13日

演出地點:雲峰劇院

了解“偉大母性”話語下的諸多複雜性|1月滬京好戲推薦

偵探小說之父亞瑟·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可謂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偵探角色之一,他的故事曾以各種藝術形式改編演繹,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偵探故事迷。音樂劇《福爾摩斯:安德森家的秘密》将福爾摩斯的故事搬上了音樂劇的舞台,這是一個全新創作的故事,但在懸疑推理方面也應該不會讓觀衆失望。該劇原版首演曾創下三天售罄的記錄,日語版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這個版本的福爾摩斯探案故事中,福爾摩斯被賦予了更加偏執、感性甚至幽默的一面,助手華生則和美劇《基本演繹法》一樣被設定為女性。該劇南韓原版編劇、導演盧宇成表示,選擇讓華生“姓轉”是為了軟化“向男性中心流動”的戲劇狀态,也是為了音樂的平衡性——劇中有多處福爾摩斯與華生的重唱部分,女性的嗓音更容易出彩。

中文版音樂劇《粉絲來信》

演出時間:1月13日-16日

演出地點:上海文化廣場

了解“偉大母性”話語下的諸多複雜性|1月滬京好戲推薦

音樂劇《粉絲來信》曾獲2016年南韓原創音樂劇征集項目“Global Musical Live”首獎,并穩居各大音樂劇評選榜首,自2016年在南韓首演以來收到廣泛好評,被譽為“改寫了南韓原創音樂劇曆史的作品”。2018年,《粉絲來信》曾來到上海演出,給上海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上海文化廣場制作出品的中文版《粉絲來信》在本土改編上着力甚多——20世紀40年代的中韓兩國皆受到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兩國文壇也同處現代文學發展的黃金期,相似的民族記憶與文學發展脈絡為《粉絲來信》的改編建立了基礎。

在中文版《粉絲來信》中,故事發生在1940年代“孤島”時期的上海。公共租界内,以小說家海鳴為首的作家們組成了“七人會”,堅守着《朝華》雜志。初入編輯室的鄭微岚心中有一個秘密:他曾以“夏光”的筆名和海鳴長期通信。而在此期間,“夏光”的形象就在他筆下不斷完善,成為缪斯女神般的存在,她的出現給海鳴和微岚帶來了光,也同樣帶來了噩夢。當海鳴去世,他的書信出版在即,“夏光”的身份亦将不得不被揭曉……原版《粉絲來信》中海振(海鳴)的飾演者白泂訓認為,“《粉絲來信》講述了特定時代背景下的痛苦,特别是知識分子和文人的痛苦。”

【北京】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

演出時間:1月21日-1月23日

演出地點: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了解“偉大母性”話語下的諸多複雜性|1月滬京好戲推薦

《千裡江山圖》是北宋王希孟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畫作以長卷形式描繪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将青綠山水繪畫推向了發展的巅峰。舞蹈詩劇《隻此青綠》則以“詩劇”為體裁,通過舞蹈創造性地轉化了《千裡江山圖》,讓觀衆如賞畫般感受“一回拈出一回新”的中國審美意趣。

該劇采取時空交錯的結構進行叙事,劇情發生時間設定為現實中《千裡江山圖》即将展出之際,而在另一個時空中,千年之前的少年畫家希孟正值即将完稿之時。一位現代故宮研究員因對《千裡江山圖》的潛心鑽研,走入了希孟的内心,陪伴他繪制了《千裡江山圖》,并探尋出其“獨步千載”的偶然與必然。舞台上勾勒出的層次豐富的畫境不僅能幫助觀衆了解《千裡江山圖》的動人之處,也在古老文物與現代人之間建立起了情感連接配接。

黎星舞蹈劇場《大飯店》

演出劇場:國家大劇院·戲劇場

了解“偉大母性”話語下的諸多複雜性|1月滬京好戲推薦

身為職業舞者,黎星常年獨自一人于世界各地巡演,飯店已成為他臨時的“家”。在身處異鄉的孤獨中,黎星開始觀察這個“家”中的來往客人,他們細微的動作和情緒常常會引觸他的興奮點。舞劇《大飯店》的創作正是由此而來,這部劇也是黎星第一次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該劇由被譽為“電影美術之神”的奧斯卡獎得主種田陽平設計舞台,荷蘭舞蹈劇場(NDT)的首席燈光師湯姆·維瑟擔任燈光設計,在劇場内打造出了一個接近真實的大飯店,在現實與非現實的空間轉換中探讨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的沖突。

在劇中,飯店經理以及形形色色的房客們——教授、夫人、情人、孕婦、醉漢、女傭等,在大飯店内輾轉,尋找靈魂的栖身之所。他們有男有女,有天使也有惡魔,他們體驗的感動與無奈也讓觀衆可以在其中看見自己。主創團隊故意弱化了故事性和時間感,留下了空間中的“人”,并将鏡框式舞台變成一個多元空間。大飯店裡所有人共同上演着一場“羅生門”式的人性暴力,講述了一個“你以為的真相,僅僅是你以為”的荒誕、懸疑故事。

治愈系輕喜劇《她彌留之際》

演出時間:2021年12月24日—2022年1月15日

演出地點:北京人藝實驗劇場

了解“偉大母性”話語下的諸多複雜性|1月滬京好戲推薦

《她彌留之際》是俄羅斯劇作家普圖什金娜的代表作,盡管劇名略顯沉重,這部劇卻是一部十足的輕喜劇。風燭殘年的母親和終身未嫁的老姑娘相依為命,母親深感自己不久于人世,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她彌留之際能看到女兒出嫁,組成自己的幸福家庭,要是能抱上外孫女就更好了。為了實作自己的願望,老媽媽和女兒談起了人生和愛情,女兒看到媽媽在生命的盡頭還在為自己的婚事操心,心緒複雜。新年前夕,“女婿”和“外孫女”突然出現,母女二人的世界一下子熱鬧起來,誤會和鬧劇接踵而來……

在此次演出的版本中,導演也對劇本進行了大量本土化處理,從語言和人物塑造上下手,讓全劇的呈現更加符合中國觀衆的觀賞習慣。故事中的人們在短短的時間内所産生的情感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親情、愛情,而是一種人性的關懷,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無條件的信任、善意和守望相助。

美國經典荒誕話劇《動物園的故事》

演出時間:1月22日-1月23日

演出地點:未來劇院

了解“偉大母性”話語下的諸多複雜性|1月滬京好戲推薦

話劇《動物園的故事》是美國劇作家愛德華·阿爾比的成名之作。劇本完成于1958年,1960年進入百老彙演出,收獲廣泛美譽,劇本本身也成了經典的文學文本。故事發生在中央大街的一條長凳上。一天,流浪漢傑利閑散無事地來到中央公園漫步,偶然看到長凳上坐着讀書的中産階級出版高管彼得。他走上去與彼得搭讪,千方百計攀談,而彼得卻始終非常冷淡。傑利滔滔不絕地叙說自己的經曆,還故意惹惱彼得,迫使他和自己談談,但這一切都失敗了……

阿爾比的作品重構了戰後美國喜劇的模式——既注重演出手法,也注重辛辣的台詞。作品的名字叫《動物園的故事》,其實在劇中動物園并沒有作為真實的背景出現,它僅僅是一種象征意義:整個社會就是一座走不出的動物園,人與人之間就像動物與動物之間一樣,彼此分離。作品深刻地揭示出現實的荒誕性以及現代社會中人與人的疏離。彼得和傑利之間的尴尬是他們生活的社會階層的巨大差異造成的,當人們無法以正常的方式進行交流,達成了解,就會采取極端的方式,甚至走向沖突和毀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