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0年一名重病戰士被送進醫院,醫生為其檢查後大驚:竟是女兒身

1945年8月

,抗日戰争勝利,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戰後的黎明。

報社收到這個好消息後,甚至

來不及印刷報紙

,騎着單車便到城中的大街小巷吆喝了起來:

“日本投降了!我們勝利了……”

與此同時,内蒙古的一座小鎮上,支援中國的

蘇聯女兵

正準備班師回朝。

這一幕落到了一個

15歲少女

的眼中,她想到了被迫害而死的父親,

決心自己也要參軍,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的軍人。

1950年一名重病戰士被送進醫院,醫生為其檢查後大驚:竟是女兒身

郭俊卿

少女名叫

,幾天後便帶着個小包袱,化名為

郭富

,加入了

林西縣支隊

,成了騎兵二連中的一名通訊員。

雖然郭俊卿扮作男孩模樣,刻意壓低了嗓音,但她

個子矮,力氣小,這些都是無法僞裝的

起初負責招兵的戰士還不願意收她,但郭俊卿咬着牙,愣是一聲不吭地跟着部隊走了

兩百多公裡

,部隊這才接受了她。

1946年,郭俊卿被編入熱北獨立營2連3排,和其他戰士們一起經曆了嚴苛的軍事訓練,

第二年便在戰場上脫穎而出了

1947年春,冀熱遼部隊在赤峰東南一帶奮勇退敵,從國民黨奪回了大片土地後,便準備揮師北上,

收複赤峰

上級指令,要郭俊卿所在的17旅去

聯系

駐紮在烏丹的22軍分區

騎兵團

,共同殲敵。

1950年一名重病戰士被送進醫院,醫生為其檢查後大驚:竟是女兒身

郭俊卿(右)

郭俊卿所在的連隊離22軍分區比較近,

收到任務後便立即翻身上馬

,義無反顧地向着烏丹奔去。

沿途中,不時出現土匪,對着郭俊卿等人圍追堵截,但她依然

提前一個小時完成了任務

到達22軍分區時,疲憊的郭俊卿險些從馬背上跌落下來。

由于長時間的騎行,

她的大腿内側已經被磨出了血泡

,郭俊卿卻渾然不覺,隻想着一定要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

事實上,她也做到了。郭俊卿到達後,22軍分區的兩個騎兵團随即迅速出動,與17旅的解放軍戰士們共同擊敵,

郭俊卿也在此戰中又記一功

1950年一名重病戰士被送進醫院,醫生為其檢查後大驚:竟是女兒身

我軍騎兵

郭俊卿雖身為女子,卻憑借自己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屢屢立下戰功,并沒有讓戰友看出她身份的破綻。

但一個女孩,在全是爺們的軍營中難免有

不便

之處。郭俊卿從軍五年來,除了在戰場上時刻警醒,

回到軍營中也時刻不敢放松

一次,部隊長途跋涉後終于來到了一條河邊,戰士們都準備到河裡痛痛快快地洗個澡,便叫郭俊卿一起下來。

可郭俊卿卻道:

“你們先洗吧,我喂了馬再洗。”

說罷,便牽着馬走遠了。戰士們都道其古怪,

這家夥連解手、睡覺都離他們遠遠的

,真不知道在想什麼。

1950年一名重病戰士被送進醫院,醫生為其檢查後大驚:竟是女兒身

穿男式軍裝的郭俊卿

首長聽了戰士們的話後,還找上了郭俊卿,

不輕不重地批評了一句“封建意識濃”

。郭俊卿卻沒有辯解什麼,她想,此時戰事正酣,還是等個合适的時機再說吧。

可這一等,便等到了1950年。

在長期艱苦的軍旅生活中,郭俊卿總是和戰士們一起,幹着最苦最累的活,身體也是以落下了病根。

有一次,部隊來到了湖北的浠水河畔。許多傷員無法涉水,

郭俊卿就毅然走入齊腰深的河水,将一個個傷員背過了河去。

幾次下來,身體就受了寒。

4月的一天,郭俊卿由于嚴重的婦女病,被送到了醫院中,衆人都以為她是勞累過度,犯了老毛病,可當時躺在病床上的郭俊卿卻

很清楚自己是哪裡出了問題

1950年一名重病戰士被送進醫院,醫生為其檢查後大驚:竟是女兒身

朱德總司令與郭俊卿(左)

她知道自己的病不能再拖了,于是便向醫護人員坦白了自己的真實性别。病房中正準備為其做檢查的

醫生聞言,愣在了當場

“你不是……你說你是女的?”

郭俊卿有些赧然地點了點頭,随即便讓一位女醫生為自己檢查了身體。

檢查結果出來時,在場的醫護人員還沉浸“當代花木蘭”的奇聞中沒回過神來,

一看體檢報告,衆人又不由得紅了眼眶。

由于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郭俊卿的婦科病已經讓嚴重影響到了她的子宮排卵功能,需要立即執行子宮切除手術。

摘除子宮,就意味着郭俊卿這一生都無法擁有自己的孩子了。

面對這個結果,郭俊卿并不意外,臉上是超脫一切的淡然,因為她早就做好了為國家奉獻一生的準備。

手術結束後,郭俊卿“女扮男裝”的消息也已經傳遍了軍中。

1950年一名重病戰士被送進醫院,醫生為其檢查後大驚:竟是女兒身

郭俊卿為世界民主青年聯盟代表團代表簽名

戰士們

為之震驚

的同時,也不禁

感歎其堅毅

,他們根本無法想象,這位女戰友是承受了多少難以啟齒的痛苦才走到今天的。

1950年9月

,郭俊卿被評為

第四野戰軍戰鬥英雄

,和其他350名優秀戰士一起,來到了中南海的懷仁堂中,面見毛主席等人。

朱德總司令聽說了郭俊卿的事迹後,也忍不住與其久久握手,屢屢誇贊她是

名副其實的“當代花木蘭”。

1951年

,21歲的郭俊卿

衣錦還鄉

,一身戎裝地站在了多年未見的母親面前。母親遲疑地端詳了這個“青年”良久,才認出這是自己的女兒,不由淚灑當場。

郭俊卿也不禁落下淚來,這是革命勝利後喜悅的淚水,也是如釋重負後暢快的淚水。

“誰說女子不如男”,郭俊卿便是這句話最好的诠釋!

文/木中青

參考文獻:《黨史縱覽》《湖南文史》《人民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