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今天是基督教的聖誕節。我們翻看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的舊報紙頭版,看看過去一百年來,以《南洋商報》《聯合早報》為例的新加坡華文報刊,都報道了聖誕節前後的哪些新聞。

從這一百年來的新聞報道,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這一百年來的兩條脈絡:一、世界上和平安甯的日子不是很多,尤其早年,二、新加坡華文報早年報道都是以中國為中心,到了獨立前後才慢慢轉向本地。

我們來看看。

錦州炮聲隆隆中,天津亦危在旦夕

1925年,《南洋商報》報道“上海排日及反基督教群眾大會已在籌備中”。

1926年,《南洋商報》報道“北京政府已決定對比利時國把中比廢約問題送出海牙法庭之舉動置之不理”。

1927年,《南洋商報》報道“蔣介石引退下野之後複職”。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蔣介石

1928年,《南洋商報》報道“北平激烈派贊成汪精衛返國”。

1929年,《南洋商報》報道“汪精衛在香港發表宣言決議倒蔣”。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汪精衛

1930年,《南洋商報》報道“蔣介石離開漢口傳回南京”“日本第五十九次帝國會議開幕”。

1931年,《南洋商報》報道“錦州炮聲隆隆中,天津亦危在旦夕”,日軍二千赴津,指令土肥原積極制造大暴動。

1932年,《南洋商報》報道“熱河發生饑荒兼日飛機殘暴,熱民多加入義勇軍”。

1933年,《南洋商報》報道“傳美俄秘密簽訂軍事攻守同盟,僞組織極震動”。

1934年,《南洋商報》報道“第三路剿匪軍在甯都追悼陣亡将士”。

兇手三人發槍十餘響

唐氏中三槍不久斃命

1935年,《南洋商報》報道“汪精衛被刺後,前外次唐有壬在滬被人行刺斃命,兇手三人發槍十餘響,唐氏中三槍不久斃命”。

1936年,《南洋商報》報道“全國歡欣若狂,蔣院長無條件恢複自由,張學良發表宣言解釋扣蔣院長原因,誤認蔣有意将其革職及解散其軍隊”。

1937年,五月至十二月《南洋商報》沒有掃描版進庫。

1938年,《南洋商報》報道“湘鄂邊境我反攻,克服麻塘迫嶽州;賊寇主力正由嶽州向蒲圻竄退”。

1939年,《南洋商報》報道“斯大林緻電蔣委員長,祝我國獲得完全勝利;我加緊包圍南甯北方各孤點敵軍”。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斯大林

1940年,《南洋商報》報道“蘇聯擴大對我援助,滇緬路運入大批軍火,羅裡車二千輛日夜從事運輸,美國重兵器由菲島運抵仰光”。

從1941年九月至1946年二月《南洋商報》沒有掃描版進庫,其中大部分時間新加坡淪陷日本侵略軍之手。

最後警告美軍

速撤離北韓台灣

1946年,《南洋商報》報道“國大通過中國最新式MZ憲法,明歲民族複興節實施;傳司徒大使已對和談作初步接觸”。

1947年,《南洋商報》報道“國民黨訓政結束後 國大召開前,由國參會代民意機關,孫科希望政府與人民共同遵守憲法”“隴海路國軍克複三據點,東北空軍出動猛襲G軍”。

1948年,《南洋商報》報道“津戰事重心東移,G軍準備攻塘大;海陸空國軍增援平津,華北剿總宣布國軍自動撤離張垣”。

1949年.《南洋商報》報道“胡宗南飛往海南島,G軍占領成都,賀龍部由綿陽進攻廣漢,大邑新津間公路被切斷”。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胡宗南

1950年,《南洋商報》報道“北京電台最後警告美軍,速撤離北韓台灣;朱德談和平解決韓戰條件,主張五強會議處理各問題”。

1951年,《南洋商報》報道“試驗停火線協定今天期滿,或會短期間展延;榜上無名聯軍戰俘部分系被聯軍飛機炸死或已獲釋”。

印度指責美國破壞對韓和平努力

1952年,《南洋商報》報道“印度指責美國破壞對韓和平努力;美已要求澄清梅農演說詞;中G宣布明年度繼續韓戰”。

1953年,《南洋商報》報道“越盟軍突向寮國發動強有力攻勢,先頭部隊迫近他曲,拟将印支攔腰切斷,為北韓式休戰談判争取有利地位”。

1954年,《南洋商報》報道“台機聖誕節日出動,兩度襲大陳西北;北京電台續呼籲解放台灣,稱ZG擁有所需武器力量”。

1955年,《南洋商報》報道“中國與東德在北京簽友好合作條約”“蔣介石呼籲加強反攻準備”。

1956年,《南洋商報》報道“蘇伊士糾紛會談又起變卦,永久性解決無期,埃及堅持清運河工作開始,須延至以色列軍撤出埃土”。

1957年,《南洋商報》報道“蘇卡諾與麥米蘭下月均訪新德裡,尼赫魯設法安排兩人會談,讨論遠東局勢并促成印荷紛争和解”。

北京将加倍努力要求承認為世界列強之一

1958年,《南洋商報》報道“禁止核子試驗國際協定可望于三月簽署”“ZG農業大躍進,已解決人口問題,今年産量卅七億餘噸”。

1959年,《南洋商報》報道“華府外交家推料,在未來十年内,北京将加倍努力要求承認為世界列強之一”。

1960年,《南洋商報》報道“(寮國首相)富瑪親王贊成必要時恢複國際監委會,願接受任何促成寮局全面和解建議”。

1961年,《南洋商報》報道“阿爾及利亞、法國可能宣布雙方同意停戰,法軍總司令希望新年結束戰争”。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聖誕停火過後,越戰複熾

1962年,《南洋商報》報道“美放棄研究天箭,即是放棄轟炸機;今後轟炸敵人的後方,将完全依賴彈道飛彈”“英明年開始建造北極星型潛水艇”。

1963年,《南洋商報》報道“美國正與盟邦政府磋商,東西方發表宣言保證高棉中立”。

1964年,《南洋商報》報道“西貢美軍宿舍炸彈案,計107人受傷,二名美人被炸斃,該六層大廈炸毀一半”。

1965年,《南洋商報》報道“聖誕停火二十小時過後,越戰複熾全面加劇;越共于停火時限屆滿後即在全國展開攻勢,美與南越軍司令昨亦令部署恢複全面戰鬥”。

1966年,《南洋商報》報道“停火期過,美機昨炸北越;河内擊墜兩架美偵察機”“新馬通緝積犯逃匿于隆,陳福坤星期六落網,似牽涉首都钜劫案,過去在新加坡醫保吉隆坡各地皆犯案累累”。

聖誕節前夕作二萬噸級核子試炸

1967年,《南洋商報》報道“中國于聖誕節前夕作第七次核子試炸,威力等于二萬噸炸藥,日本發現大量原子塵,北京仍未作正式宣布”。

1968年,《南洋商報》報道“阿波羅太空梭完成繞月飛行”。

1969年,《南洋商報》報道“第七艦隊縮減台灣海峽巡邏”。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1970年,《南洋商報》報道“薛爾思将出任新加坡總統”“美國白宮表示對華政策欲減少中美緊張,設法與中國舉行談商”“北韓海軍擊退美國武裝艦艇”。

1971年,《南洋商報》報道“甘地夫人警告印度人,前途多艱仍須備戰”“新華社說西方各國匯率無法長期穩定,各國沖突未曾解決”。

1972年,《南洋商報》報道“聖誕停炸北越卅六小時,美機昨日下午一時開始恢複轟炸北越”“李光耀通路雅典,将通路泰國八日”“日本贈北京動物園一堆羚羊兩對企鵝”。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1973年,《南洋商報》報道“阿拉伯産油國部長在科威特開會,商讨石油戰略下一步;伊拉克抨擊減産政策不智”“波斯灣石油宣布加倍起價後,西歐日本起恐慌”。

1974年,《南洋商報》報道“旋風襲達爾文毀屋九十巴仙,宛如北原子彈轟炸;全市人口四萬人約半數無家可歸,澳洲政府大舉空運災民南下避難”“失業者650萬,美度過黯淡聖誕節;不景氣須明年才好轉”“蘇聯發射太空梭,研究載人飛行”。

東南亞五國将簽訂亞細安條約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1976年,《南洋商報》報道“日本首相說美日西歐必須合作,以穩定世界經濟”“美國人民指望卡特政府來年振興經濟”“埃及航空一架客機,聖誕節撞落曼古,機上52人全罹難,另18個泰國勞工遭池魚之殃”。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1977年,《南洋商報》報道“埃及、以色列首腦會談結束,在巴勒斯坦問題上觸礁”。

中國鄭重警告越南

若敢襲擊将招反擊

1978年,《南洋商報》報道“中國鄭重警告越南,若敢襲擊将招反擊,首次使用‘懲罰’字眼”。

1979年,《南洋商報》報道“越軍在高棉軍事行動進入新的階段;盡管表明無意跟泰國軍隊沖突,但泰軍仍在泰柬邊區全面戒備”“中國人民日報消息:中越邊區數度沖突,造成多人死傷”“傳美要中日軍事合作,美國防長訪華後,将赴日會見首相大平正芳”。

1980年,《南洋商報》報道“越南援軍開抵柬泰邊境,即将總攻紅高棉據點”“鄧小平久不露面後見客”“伊拉克決不從伊朗據點撤軍”。

1981年,《南洋商報》報道“泰國副外相與中國外長讨論高棉危機”。

1982年,《南洋商報》報道“蘇聯侵略阿富汗三年未成功”“日本軍費隻增加5.1%,遠比美國期望低,财政部官員竟稱已足應付安全”“新加坡華文報須集合人力資源,才能確定生存和動力”。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劫機者抛手榴彈客機墜毀死62人

1983年三月,《南洋商報》與《星洲日報》合并為《聯合早報》。1983年《聯合早報》報道“中曾根再當選首相”“賊貨過不了天橋關百萬元大竊案遭揭發”“西班牙名畫家米羅逝世”。

1984年,《聯合早報》報道“美日聯合作戰計劃協定正式簽署”“反對黨統一陣線秘書長蕭麒麟已經決定在四種國文報章刊登道歉啟事”“馬來西亞水災十人喪生”。

1985年,《聯合早報》報道“馬裡揮軍入侵博基納法索西非兩國爆發戰争”“蘇聯客機遭騎劫事件,中國交回搭客與機員”“ 中國再促越軍撤柬”“中國将采有力行動助泰擊垮犯境越軍”“紐頓通京華酒店道路路面出現兩公尺長裂痕”。

1986年,《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政府決定保留六個曆史地段”“從巴格達飛往安曼途中劫機者抛手榴彈客機墜毀死62人”“中國學潮蔓延10城市,南京學生也示威”“李光耀與王鼎昌通路台北與香港”。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1987年,《聯合早報》報道“大馬商人兼前馬華公會總會長陳群川出獄立刻又被捕押返大馬面對唆使失信罪”“報道不符事實中傷李光耀名譽,《遠東經濟評論》發行量限五百份”“李總理要該周刊收回指責并賠償”。

齊奧塞斯庫夫婦秘密受審遭處決

1988年,《聯合早報》報道“戈爾巴喬夫明年訪日本”“疑酒後駕車不讓路撞死過路年輕女郎”。

1989年,《聯合早報》報道“齊奧塞斯庫夫婦秘密受審遭處決”“巴拿馬強人諾列加藏身梵蒂岡大使館,美國要求交出,梵蒂岡拒照辦”。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1990年,《聯合早報》報道“鄧小平終露面”“戈爾巴喬夫權力又膨脹”“宏船法師圓寂”“台灣明年五月前終止戡亂期結束兩岸戰争狀态”。

1991年,《聯合早報》報道“戈爾巴喬夫時代結束”“耶爾辛:我掌核子按鈕權”。

1992年,《聯合早報》報道“中國報複法售武給台,不讓法國建廣州地鐵、大亞灣核電站”“新加坡各族家庭收入統計”。

軍隊首長聲稱将維持國家秩序和穩定

1993年,《聯合早報》報道“印尼總統蘇哈多呼籲,軍方提高警惕捍衛首都;軍隊首長與陸軍司令聲稱将維持國家秩序和穩定”“西馬東岸災情若惡化政府将宣布緊急狀态”“去年公積金提款達54億”。

1994年,《聯合早報》報道“我國對外貿易總值今年料破3000億元,貿易逆差縮小”“準備從車臣首府郊區撤軍,俄羅斯在車臣成立影子政府”“基督徒年輕人較多”。

1995年,《聯合早報》報道“越南責美國通過和平演變破壞河内GC*D上司”“飛禽公園雙慶免費開放,不少遊人争先恐後,場面大亂,當局對不愉快事件感遺憾”“菲律賓國家調查局确定,墜樓菲傭非遭謀害,局長表示事件已結案”。

1996年,《聯合早報》報道“美國務院發言人批評我國大選與組屋翻新挂鈎,總理抨擊美國幹預我國内政”“總理揭露鄧亮洪危險言論時指出,委任部長原則是選賢任能,宗教信仰并非考慮因素”“不滿國會通過新勞工法,南韓120萬勞工明天全國大罷工”。

1997年,《聯合早報》報道“勝安航空空難公衆追悼會下周二舉行”“5000人萊佛士坊簽吊唁冊悼念罹難者慰問家屬”“傳美元提前交漢城及印尼央行扶盤,韓元印尼盾猛漲”“多吃蔬菜身體好”。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1998年,《聯合早報》報道“人民對明年預算案不應提出更多要求,一個國家能夠撥出15億元來恢複競争力已是非常可貴”“藏身客貨車圖偷出境五非法移民及司機被捕”。

印度邊境部署戰機飛彈

巴基斯坦總統已作好迎戰準備

2000年,《聯合早報》報道“中國洛陽商廈大火309人喪命”“本報調查顯示,居民對鄰裡翻新設施希望有更大決定權”。

2001年,《聯合早報》報道“印度邊境部署戰機飛彈,巴基斯坦總統已作好迎戰準備”“美國要派兵到葉門追捕卡伊達成員”。

2002年,《聯合早報》報道“我外交部駁斥馬方歪曲事實言論,新加坡對白礁行使主權已逾150年”“我國随時可同馬簽特别協定将白礁紛争交國際法庭”“遠低于預期的7&至11%增長,制造業11月份萎縮0.5%”。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2003年,《聯合早報》報道“地震伊朗數萬人喪命”“重慶市開縣的天然氣礦發生嚴重井噴,近兩百人身為”“《聯合早報》成為首家在重慶設辦事處外國媒體”。

印度洋海嘯20萬人死亡

2004年,《聯合早報》報道“印尼強震海嘯肆虐多國,地震40年來最強,8500餘人死亡,印尼、斯裡蘭卡等宣布國難”“新加坡人槟城目睹,比災難片還恐怖”“李總理向多國表示慰問,我國随時準備提供援助”。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2005年,《聯合早報》報道“華社自助理事會協助單親與低薪家庭”“各國悼念20萬海嘯亡魂”“印尼接可靠情報恐怖分子要暗殺總統”“美有意對印巴大售軍火”“日本特快列車出軌4死32傷”。

2006年,《聯合早報》報道“台灣南部外海發生強烈地震,威力相當于六顆原子彈,至少一死三傷”“沈望傅捐2000萬元成立兩基金,培育演藝人才和造福貧困老人”“深圳一醫院與死者家屬發生賠償糾紛,醫生護士戴鋼盔防暴力”。

2007年,《聯合早報》報道“各領域共3萬5500個職位待填補,服務業人手嚴重短缺”“烏節路萬人慶聖誕”“今年新生兒有望破四萬大關”。

男子打扮成聖誕老人血洗平安夜派對

2008年,《聯合早報》報道“中國海軍赴索馬裡對付海盜”“男子打扮成聖誕老人血洗平安夜派對”“三鹿奶粉案前董事長可能死刑”“日本百家企業網攻中國市場”。

新加坡媒體100年來關心的聖誕節,好像很少有平安的

2009年,《聯合早報》報道“聖誕節空中驚魂,乘客生擒炸彈手,美客機躲過襲擊”“新山多個購物娛樂場所平安夜竟停電四小時”。

2010年,《聯合早報》報道“中國加息,應對通脹”“疑超載和遇大風浪沉默,豐盛港沉船多人死亡”。

2011年,《聯合早報》報道“馬來西亞大選,傳三月中舉行”“今年指數重挫三成,龍籌股風光不再”“不少學前中心增加華文教學比重”“涉假金騙老人11萬,四名中國籍男子被控”。

2012年,《聯合早報》報道“11月份制造業産值,增幅遜于市場預期”“京廣高鐵全線營運,航空業面對競争壓力”“新電信‘銀線計劃’送年長者蘋果手機”。

美國保守派擔憂美國正流失國際影響力

2013年,《聯合早報》報道“日相參拜靖國神社,中韓強烈抗議”“樟宜機場第四大可大廈明年首季動工”“美國保守派擔憂美國正流失國際影響力”。

2014年,《聯合早報》報道“11月份制造業産值,跌2.8%低于預期”“本地研究測試 抑郁症微電流新療法”。

2015年,《聯合早報》報道“推動以公共交通為出行首選,減少擁車用車”“突破1萬8000宗,組屋轉售交易量止跌回升”。

由于新加坡國家圖書館電子書庫的華文報電子版止于2015年,本文隻好終于此。甚是缺憾。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