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感冒隻是一種普通的小病,如果症狀不嚴重甚至不用吃藥都能自愈。
如果感冒後久燒不退,而且還伴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狀,就應該引起大家的高度警惕,因為這可能不僅僅是普通感冒那麼簡單了,如果不抓緊治療可能會要命。

普通感冒為什麼會要命?
流感作為一種極為普通的疾病,在換季的時候天氣忽冷忽熱,很容易導緻身體出現感冒症狀。一般情況下感冒的症狀主要是發燒、咳嗽,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狀。
按照這種疾病的康複規律來看,正常情況下一周左右感冒症狀就會慢慢消退,即使是重感冒通過藥物或打點滴治療之後,也會在一段時間内痊愈。
但如果感冒之後一直都不見好轉,而且發燒的情況也持續不退,那麼就要引起高度重視了,因為這可能和其他疾病有很大關系。
比較常見的就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和菌血症等。這些疾病不僅會對健康造成極大威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甚至還會威脅生命安全。
感染性心内膜炎危害大嗎?
發燒是身體免疫系統抵抗細菌和病毒的一種生理反應,一般情況下感冒之後的主要症狀就是發燒,但經過治療之後都能慢慢退燒。如果在感冒後不僅咳嗽、流鼻涕、頭暈等症狀沒有得到緩解,而且發燒的症狀也持續存在,這個時候可能就和細菌感染有很大關系了。
臨床上認為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是因為感染了細菌,才會出現持續發燒的情況。比如,口腔和上呼吸道中的腸球菌、鍊球菌、葡萄球菌,以及厭氧性革蘭陽性杆菌等。如果不抓緊時間通過藥物清除體内的這些細菌,那麼就很容易導緻身體出現中毒反應。
而感染性心内膜炎就是由細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病症,發病後患者出現咳嗽、反複發熱等症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甚至還會誘發心髒功能衰竭。是以千萬不要把感冒時持續發燒當小事,否則一旦傷害了心髒,就可能會導緻死亡。
如何預防感冒後出現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主要表現就是持續性發熱,應該先用抗生素類藥物消除感染性細菌,這樣才能杜絕出現感染。
對于無法控制發熱或心髒功能衰竭的患者,還應該及時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平時應該多注意個人衛生,才能遠離和防止細菌粘附在皮膚或侵入血液。
還有就是感冒之後千萬别不當回事,更不能認為隻是小病不去治療,很多疾病都是從輕微逐漸轉為嚴重,如果能夠正确對待感冒後持續發燒,并通過藥物或打點滴的方式積極治療,那麼就不會出現心髒功能衰竭的嚴重後果了。
上面介紹了感冒持續發燒的危害性,無論是普通感冒還是病毒性感冒,都應該得到患者的重視,而不是認為隻要挺一挺就能好。
殊不知大多數感冒發燒都不是小問題,如果能夠正視感冒發燒的嚴重性,才不會導緻更嚴重的危害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