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衆痛批增程混動被理想打臉,雙方都沒錯,是誰成就了理想ONE?

2019年12月,理想ONE上線量僅為1011台,而途昂+途銳的總數為13173台;2020年9月份,理想ONE的上線量來到3830台,而途銳+途昂的上險總量為9304台,也正是在這個月,大衆中國CEO馮思翰曾炮轟稱:增程是“最糟糕的解決方案”。

雖然他并沒有點名批評哪家企業,但是當時國内市場主推增程式混動,并且與大衆汽車競争激烈的就隻有理想ONE。是以當時馮思翰的言論,也在網上激起了軒然大波。

大衆痛批增程混動被理想打臉,雙方都沒錯,是誰成就了理想ONE?

然而,不到2年的時間,理想ONE就成為了中大型SUV銷量冠軍,銷量甚至超過了途昂,途銳,攬境,ID.6系列的總和。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微網誌上低調回應,感謝鞭策,繼續努力,很好的回應了2年前大衆CEO馮思翰的言論。

那麼大衆汽車真的錯了嗎?

【1】大衆沒錯,增程式的确是最糟糕的方案!

大衆汽車沒有錯,增程式的确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因為增程式混動并沒有從根本上降低對石油的消耗。衆所周知,理想ONE在饋電的情況下依然是需要加油的,而饋電狀态下的百公裡油耗也得需要8升左右,雖然是比同級别的純燃油中大型SUV省油一些,但所謂的增程式混動依然是掩耳盜鈴。是以全球大企業集團,幾乎不會推出增程式混動這樣的新能源解決方案。

大衆痛批增程混動被理想打臉,雙方都沒錯,是誰成就了理想ONE?
大衆痛批增程混動被理想打臉,雙方都沒錯,是誰成就了理想ONE?

【2】為什麼增程式混動在中國越來越多?

增程式混動的确是由理想ONE帶火的,過去雖然市面上也有一些增程式混動車型,但是銷量都很低,理想ONE讓大家知道了增程式混動。并且理想ONE成功之後,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了進來,比如岚圖,比如華為問界M5,都是增程式混動。那為什麼增程式混動越來越多呢?

我認為,首先增程式混動屬于新能源汽車,可以上綠牌,這是非常關鍵的。很多人買理想ONE就是沖着綠牌去的,新能源牌照更容易獲得,并且不限購限行,免購置稅,這些都是非常巨大的優勢。對于不滿足充電條件的使用者來說,增程式混動沒有裡程焦慮。

大衆痛批增程混動被理想打臉,雙方都沒錯,是誰成就了理想ONE?

其次,能上綠牌的還有插電式混動,那麼增程式混動和插電式混動比起來,又有哪些優勢呢?我認為,增程式混動與插電式混動相比,雖然在原理結構上有很大不同,但根本上,增程式混動的純電續航裡程,普遍高于插電式混動。而且增程式混動的發動機主要是用來發電的,是以它更像是新能源汽車的結構,而不是燃油車。

大衆痛批增程混動被理想打臉,雙方都沒錯,是誰成就了理想ONE?

【3】理想ONE的成功不是增程式混動的成功?

理想ONE的成功不是增程式混動的成功,而是理想ONE自身定位的成功。理想ONE定位中大型SUV,全系車型一個配置,一個價格,大6座設計,配置很足。瞄準精英階層的奶爸專用車。這些産品賣點深深的吸引了使用者的選擇。

再加上理想ONE的設計,四四方方非常大氣沉穩,看上去就很豪華的樣子。是以購買理想ONE車型的使用者是被其他的賣點吸引的,而不是被增程式混動吸引的。增程式混動并不會成為它的賣點。而事實也是,理想汽車自己也把理想ONE成為插電式混動,而不是增程式混動。可見,理想汽車是想刻意的避開這樣晦澀難懂的詞彙,讓使用者更好的接受這款車。

大衆痛批增程混動被理想打臉,雙方都沒錯,是誰成就了理想ONE?

總結:

以增程式車型作為一個突破口,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打出沒有裡程焦慮,很好的抓住了使用者痛點。然後等電池成本下降,充電樁更豐富之後,再推出純電動汽車,這就是理想汽車的想法。據悉理想汽車的下一款車型很可能就是純電動汽車了。是以大衆不看好增程式混動,确實有道理,但理想ONE确實也成功了。我認為雙方都沒有錯。隻是理想ONE的成功,不是因為增程式,而是因為其它的産品賣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