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錄百年征程,傳承海派國術,《上海國術百年紀事》釋出

記錄百年征程,傳承海派國術,《上海國術百年紀事》釋出

上海,襟江帶海,通達四方,憑借特殊的經濟地位與聯通中西的開埠屬性,在清末民初成為國術名家的齊聚之地。當源遠流長的國術紮根在海納百川的上海,從百家争鳴、洶湧澎湃,到相容并蓄、不斷創新,上海國術已經走過了百年風雨征程。

正值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同時也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上海國術院(上海市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組織編著了《海納百川 相容并蓄——上海國術百年紀事》一書,并于12月21日在上海報業集團舉行了新書釋出會。

以書為媒,滬上國術名宿齊聚一堂

自明末清初以來,霍元甲、王子平、佟忠義、吳鑒泉、蔡龍雲等一批大家在上海這片土壤上将國術發揚光大,上海精武體育總會、上海中華國術會等應運而生的國術團體更是承載了那個時代對于國術這一“國術”的冀望。而随着時代的發展,薪火相傳、相容并蓄的上海國術也越來越展現出海派文化的一面,契合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品格和精神。

為發掘整理上海國術百年來的發展曆史,展現上海國術文化的培育與傳承,弘揚崇德尚武、自強不息的國術精神,在上海國術院(上海市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的組織下,《海納百川 相容并蓄——上海國術百年紀事》曆時近一年的精心打磨,終于正式出版面世。

記錄百年征程,傳承海派國術,《上海國術百年紀事》釋出

新書釋出會上,上海國術院(上海市健身氣功管理中心)院長陳皓談及了這本新書的出版曆程:“我們走訪了上海國術界各位專家、學者與從業者,通過講述回憶、提供資料、查詢史料等多種方式,全方位發掘整理了上海國術的百年曆史。”

中國國術九段、上海體育學院教授王培锟、邱丕相、虞定海等衆多為新書出版提供幫助的國術界名家親臨新書釋出會現場,第一時間獲贈首批新書。邱丕相則在現場再度書寫“海納百川、相容并蓄”這一書名,留下了珍貴的墨寶。

釋出會現場的沙龍訪談部分,中國國術九段王培锟、原上海國術院院長洪傳芳、上海中醫藥大學體育教學部教授吳志坤、上海國術院(上海市健身氣功管理中心)院長陳皓齊聚一堂,暢談這本新書以及上海國術的各個話題。“這本書涵蓋了上海國術百年發展的方方面面,其權威性和可信度是民間書籍所不能比拟的。”“這既是一本上海國術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一種傳承,激勵我們上海國術人的熱情和愛國精神,作出更大的貢獻。”“我們應該通過這本書在學校裡的推廣和閱讀,更多地培養學生們的家國情懷。”專家們在沙龍中暢所欲言。

以史為鑒,推動上海國術事業發展

作為上海國術的管理者,同時也是上海國術發展的親曆者,上海市體育局一級巡視員趙光聖表示,希望這本書能起到激勵後來者的作用,推動上海國術保持奮勇争先的精神,“無論是在巅峰還是在低谷,上海國術的發展從來離不開傳承二字,隻有繼續将前輩們的國術精神傳承下去,才能使上海國術薪火相傳。”

《海納百川 相容并蓄——上海國術百年紀事》一書涵蓋了上海國術百年發展史、上海國術院發展史、上海國術社團代表、上海學校國術發展、上海“全國國術之鄉”、上海社會武館/俱樂部以及國術拳種在上海等諸多内容。其中,對于當下上海國術事業不斷迎來春天亦有詳細講述。競技體育方面,不僅有上海國術隊和上海國術運動員們在各項海内外大賽中争金奪銀、勇創佳績;群衆國術方面,衆多國術拳種在上海普及,國術已經深入各個社群、學校和家庭,形成了深厚的群衆基礎,滿足了大衆的健身和文化需求。而在提升國術的影響力方面,在上海市體育局的帶領下,在上海國術院(上海市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的工作下,從上海國際國術博覽會到上海國術世錦賽,從上海國術的段位制發展到為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創新推出的原創國術舞台劇《止戈戰疫》,從“上海标準”到助力國術“出圈”,上海國術人一直在行動。

記錄百年征程,傳承海派國術,《上海國術百年紀事》釋出

以史為鑒,可以更好地推動上海國術事業在新周期的發展。陳皓表示,接下來,上海國術院将以此書出版發行為契機,進一步做好上海國術事業的傳播與社會推廣工作,讓更多市民了解國術、喜歡國術、參與國術,讓國術成為全民健身的重要載體,為建設“人人運動、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