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和汪精衛一樣親日,汪精衛當漢奸遺臭萬年,此人卻成受降英雄

此人和汪精衛一樣親日,汪精衛當漢奸遺臭萬年,此人卻成受降英雄

在國民黨的将領中,說到親日派,除了汪精衛,還有一人就是何應欽,隻不過兩人的親日程度不同。最後,汪精衛成為漢奸遺臭萬年,而何應欽卻成了受降的英雄,是以何應欽也被人評價是個明白人。

此人和汪精衛一樣親日,汪精衛當漢奸遺臭萬年,此人卻成受降英雄

何應欽青年時期在日本留學多年,由于個人經曆和當時的時代環境,對日本比較仰慕和恐懼,因而表現出了親日的傾向。但是他守住了底線,沒有像汪精衛一樣公開投降,沒有公開當漢奸。

何應欽和汪精衛都是為了政治利益而倚仗日本的,汪精衛是徹底依賴日本,迷失了自己,最後身敗名裂。但是何應欽,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在民族大義的立足點上,何應欽算是走在“邊緣地帶”。

此人和汪精衛一樣親日,汪精衛當漢奸遺臭萬年,此人卻成受降英雄

何應欽作為國民政府的進階官員,因與日本簽訂了兩個臭名昭著的協定,即《塘沽協定》和《何梅協定》,就被人們評價是親日派的代表,雖然他的行為可能是受蔣介石的指派,但他是以背上了賣國賊的罵名。

西安事變時,何應欽主張以武力打下西安。當時攻打西安,是日本最想看到的,這樣是必會破壞抗日力量,爆發内戰,進而減輕日軍的壓力。而和平解決,能凝聚更多的抗日力量,遏止日本在華利益。

此人和汪精衛一樣親日,汪精衛當漢奸遺臭萬年,此人卻成受降英雄

是以,何應欽的親日賣國行為受到全國人民的唾罵。何應欽當時想,轟炸西安的時候,如果把蔣介石炸死,自己就可以取而代之,如果沒死,營救成功,自己也是頭功一件,但他的如意算盤還是打錯了。

宋美齡則是完全出自對丈夫生命安全的考慮,堅決反對打,最後在國共兩黨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蔣介石飛返南京後,并未追究何應欽的責任,仍留他任軍政部長一職。

此人和汪精衛一樣親日,汪精衛當漢奸遺臭萬年,此人卻成受降英雄

1945年9月,時任中國陸軍總司令的何應欽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接受了日本駐華派遣軍司令岡村甯次大将代表日本政府投降,他是以成了受降英雄。此後,親日派何應欽忠實執行蔣介石的“以德報怨”方針,盡可能地少刺激日本戰犯和戰俘,以便能拉攏日本政界。岡村甯次甚至被奉為上賓,最後放回日本安享晚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