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婦産科的醫生是最溫暖的職業,因為他們每天都在迎接新生命的誕生。長甯縣人民醫院婦産科副主任廖淩燕在婦産科工作了30多年,對這句話深有體會。但婦産科的醫護人員,在這份溫暖背後,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酸甜苦辣。

作為一名婦産科醫生,廖淩燕始終認為,為減輕患者痛苦,醫生就該傾力付出。無論是坐診、查房,她總是用最好的态度、最溫柔的話語幫助患者緩解緊張的情緒,在與患者不斷的溝通中更深層次的了解患者病情,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所需和病症特點,制定診查治療方案。每每與患者結束交流時,她還會微笑着囑咐一句:“不要擔心,有任何情況都可以聯系我們,我們一起解決。”簡單的一句話,卻溫暖了患者不安的心。
當年,廖淩燕來到長甯縣人民醫院時,婦産科剛剛劃分成立,說她一步一個腳印看着婦産科成長壯大起來的一點都不為過。她現在還記得最開始,科室是如何從2個醫生,到3個醫生,再發展為醫院綜合實力強大,技術力量雄厚的臨床重點科室之一。“最開始人手非常緊張,我們醫生一直輪流交班,節假日也從來沒有休息過。”廖淩燕說,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科室能多幾個醫生。可忙了十多年,婦産科醫護團隊建立起來了,廖淩燕也沒閑下來,春節國慶等假期裡也能看到她在科室忙碌的身影。“科室年輕醫生孩子都很小,有時突發情況發生,難免需要抽身照顧。”廖淩燕說,她既是科室主任,又是年輕醫生的大姐姐,這個時候站出來做表率是理所應當的。
令人欣慰的是,在院上司的關心支援和醫院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現在的婦産科,不僅是長甯縣危重孕産婦救治中心,還是長甯縣唯一一家開展新生兒水療撫觸的醫療機構。
作為一名婦産科醫生,不僅需要坐得住門診、站得上手術台,還要時常外出急診接受危重病人,有時半夜甚至淩晨都需要緊急出診接受病人,廖淩燕一直都以嚴肅、認真、負責的态度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忠于職守。
廖淩燕熱愛婦産科工作,更愛她的患者。她說,病人不是醫生,不能要求她們掌握專業的醫學知識,很多時候身體有了一些危險的征兆,她們并不會及時認識到或清楚地表達,這需要醫生更貼心、耐心、熱心地問詢、觀察她們。她一直記得幾年前有一位孕婦,按照慣例來科室做産檢,随口跟她說了一句肚子有點痛。這邊言者無意,醫生卻不能聽則無心。雖然從外表看該孕婦沒有出現任何異常,但引起高度警覺的她立馬讓孕婦做相關檢查,随即發現已經出現胎盤早剝。
“當時我們立馬聯系手術室,第一時間為她做了手術。”廖淩燕說,剖開腹部發現宮腔内的血性羊水已達近一千毫升,如果再晚一步,很有可能大人和小孩都性命堪憂。
在婦産科,孩子的順利出生并不是終點。廖淩燕說,曾有一位産婦上午剛順利做完剖宮産,回到病房後出現了呼吸不暢的表現,經查是發生了發病率低而病死率極高的羊水栓塞。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緊急手術,産婦平安推出了手術室。
工作多年,廖淩燕一直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除了刻苦鑽研臨床醫學,她還先後去過華西醫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進修學習。走上科室管理崗位後,她帶領科室醫護人員定期開展教育訓練、業務學習交流,每年選派優秀醫生護士到外進修學習、參加學術會議。
談起過往的工作,廖淩燕一直都很平靜。在她心裡,她隻是做了每一個醫生都應該做的事。當說起婦産科現在開展的鎮痛分娩、孕婦課堂、産後康複、孕期心理疏導時,她又充滿了激情與幹勁,“以前婦産科醫生追求的是母子平安,現在我們還要持續改善孕産婦産後生活品質,關注患者身體與心理全方位的健康。”她說,自己最希望看到的是,每一位患者都可以笑着離開醫院,為了實作這個目标,長甯縣人民醫院的每一個醫生、護士,都将付出百分之兩百的努力。(趙雪松)
(編輯 蘭東 主編 龐依依)
【來源:宜賓市衛健委_醫衛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