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國最高規格雙創賽事落戶廣州!6家穗企挺進“全國50強”

12月24日,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為“雙創大賽”)新一代資訊技術全國賽在廣州高新區舉辦,全國427家企業齊聚“雲端”競技,14家企業脫穎而出,其中包括2家廣州企業:光為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和廣州市雲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雙創大賽的全國總決賽也将于12月28日-29日在廣州舉行。來自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四大“賽道”的“全國50強”将同台角逐,廣州共有6家企業挺進總決賽。據悉,這是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覆寫最廣的雙創賽事總決賽首次在廣州舉行。

全國最高規格雙創賽事落戶廣州!6家穗企挺進“全國50強”

萬衆矚目!

全國最高規格雙創賽事落戶廣州

連續舉辦十屆,累計參賽企業和團隊超過24萬家……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是我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覆寫最廣的雙創賽事。今年舉辦的第十屆大賽吸引超3萬家企業參賽。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參賽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突出,擁有知識産權達20萬餘項,平均每家6.1件;專利數超過11萬件,獨立自主研發的專利數量占比高達90.5%。

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廣州賽區)暨第六屆羊城“科創杯”創新創業大賽,是廣州第七次設定獨立賽區,延續實施“以投代評”“以賽代評”“差額補貼”等關聯創新機制,共吸引了2667家廣州科技企業參加。經過激烈比拼和層層選拔,65家優質科技企業入圍2021年全國賽。最終,6家廣州企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全國50強,闖進全國總決賽。

多項全球首創、全國唯一

廣州晶片企業脫穎而出

在四大“賽道”中,新一代資訊技術是是競争最激烈的賽道,超過1.5萬家企業參賽。本次全國賽,共有427家企業入圍,其中廣州共18家,最終全國共14家企業脫穎而出,廣州有2家——光為科技和雲動力科技。

世界首創1577nm DML晶片,可替代昂貴的1577nm EML晶片,讓光纖到戶更普惠;研發國内唯一一家通過可靠性測試的光晶片25G DFB晶片,填補國内空白……已獲得兩輪數億元投資的光為科技,是一家專注于研發與生産高速光晶片、3D感覺晶片及模組的新興高科技企業。公司創始人為一批來自矽谷的專家。

“以前我們專注産品和技術研發,可能比較少時間停下來去思考。經過大賽,我們把核心競争力進行總結、提煉、升華,還是有很大收獲。”光為科技總經理黃愚表示,大賽平台業為光為科技帶來了豐厚資源,感受到廣州對雙創事業的支援。

全國最高規格雙創賽事落戶廣州!6家穗企挺進“全國50強”

産品獲得評委和市場認可

“是參賽最大收獲”

廣州市雲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的通用無代碼開發平台,支援超過10萬家國内外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工作,客戶涵蓋華為、保利、位元組跳動等。

“高技術都是互相嵌套、互相促進的。如果沒有高速網絡,沒有晶片,沒有雲計算、大資料等技術發展,我們都做不出這個平台。”對于這個“從0到1”的項目,雲動力科技CEO孟智平表示,企業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堅持14年,隻做“通用無代碼開發平台”一件事。

“産品總是要接受市場檢驗的,我們參加大賽是為了宣傳推廣自家産品。有一位評委表示‘這就是他一直尋找的東西’,能夠得到專家評委的認可、産生共鳴,并且在接下來會有進一步的相關合作,就是我們參賽最大的收獲。”孟智平說道。

“以賽代評”“以投代評”機制

促成超100億元融資

全國最高規格雙創賽事為何落地廣州?或許可以從這2家晉級企業中看到答案。“十三五”時期,廣州與新一代資訊技術相關的産業2019年實作營收4283億元,是2015年的1.9倍,年均增速17.38%。

從全局看,廣州彙聚了1.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三年累計數居全國第一。營收百億、十億、億元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分别達20家、256家、1723家,自2015年以來分别增長150%、175%和204%。一大批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和“隐形冠軍”競相湧現,成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源。

全國最高規格雙創賽事落戶廣州!6家穗企挺進“全國50強”

唯有讓創新要素充分湧流,才能讓厚植出這片科技型企業發展的沃土。近年來,廣州努力破除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障礙,修訂出台了《廣州市科技創新條例》,促進 “以賽代評”“以投代評” “負面清單”“揭榜挂帥”等先行先試創新機制不斷深化。僅在雙創大賽廣州賽區上,就累計促成銀行、投資機構累計為千餘家大賽企業提供股權、債權融資超過100億元。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方晴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林傳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