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軍炮樓易守難攻,為何我軍總喜歡攻打?日軍戰俘一語道破真相

在很多抗日影視劇裡,我們經常能看到日本鬼子躲在一個水泥鋼筋堆砌的防禦工事裡,而我軍的小米加步槍拿這個防禦工事一點辦法都沒有,甚至連牆體都打不穿,着實令人頭疼。

日軍炮樓易守難攻,為何我軍總喜歡攻打?日軍戰俘一語道破真相

這個防禦工事就是日軍的炮樓,是一種四周有射擊的小口,可以瞭望偵查和防守的進階碉堡。其實,這個炮樓并不是日本人的首創,而是由德國人最先發明。且德國同行的手藝遠比日本人的要高多了。

這種炮樓最開始出現在一戰時期的德國陣地,一般作為指揮部、彈藥庫、儲存庫。通常有道地直接通到炮樓内部,其外面連接配接的是戰壕。不僅能阻擋空襲和正面部隊的炮火,甚至連毒氣還能擋得嚴嚴實實,可謂是戰争防禦神器。

日軍炮樓易守難攻,為何我軍總喜歡攻打?日軍戰俘一語道破真相

不過,二戰後,德國人慢慢不怎麼修這種炮樓了,主要是由于二戰時,歐洲戰場上各國的武器裝備和火力都得到了巨大提升,這種鋼筋混凝土的炮樓看似堅固,但随便幾炮就能轟個稀爛。是以,德國慢慢淘汰了這種炮樓。

但在二戰時的中國戰場,卻完全是另一種景象。由于我軍裝備落後,炮樓還是具有相當可觀的威懾力的。于是,日軍把德國炮樓搬運到了中國戰場,在二戰中給我軍造成了相當大的困擾。

日軍炮樓易守難攻,為何我軍總喜歡攻打?日軍戰俘一語道破真相

不過,中國人民向來吃硬不吃軟,越是難打越能激起我軍的興趣。而且,日本的炮樓裡一般有相當可觀的戰略物資和武器裝備。能打下一座炮樓,繳獲的戰利品甚至比打赢一場局部戰役還要豐富,也更能提升我軍的士氣。

但炮樓這麼難打,号稱抗日戰場上最厲害的防禦工事,我軍又是靠什麼手段将其攻下的呢?不得不說,我國人民的智慧就是強大。那會,我軍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用煙熏,那些炮樓雖然修的牢固安全,嚴絲合縫,但變相犧牲了通風系統。

日軍炮樓易守難攻,為何我軍總喜歡攻打?日軍戰俘一語道破真相

隻需在炮樓的上風口燒起狼煙,借着風力很快就刮到了日軍的炮樓裡,沒一會,裡面的日均就被嗆得受不了了,開始紛紛往外逃竄透氣。而離開了日軍隻要一離開炮樓,戰鬥力至少減少半城,我軍就能輕而易舉将他們殲滅了。

當然,借風力熏他們是最好的辦法,但實際戰争中能趕上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并不多,我軍往往更多是以少量的犧牲來換取一座炮樓的占領。一些甘為祖國灑熱血的将士,冒着生命危險摸到了日軍的炮樓旁邊,然後扔幾顆手榴彈到日軍的炮樓内部,進而完成對炮樓的攻破。

日軍炮樓易守難攻,為何我軍總喜歡攻打?日軍戰俘一語道破真相

參與這類行動的士兵基本上都是有去無回,日軍的炮樓層層戒嚴,外面甚至還有鐵絲網等鋒利的防禦措施,這類士兵稱得上是最值得敬佩的民族英雄。

等到抗戰後期,情況就好多了。由于我軍繳獲了不少日軍的先進武器,例如迫擊炮這類的神器。在打擊日軍炮樓上發揮了奇效,日軍的炮樓就這樣逐漸失去優勢。

日軍炮樓易守難攻,為何我軍總喜歡攻打?日軍戰俘一語道破真相

而據我軍俘虜的日本老兵含淚口述,當時他們在戰場上的重要據點就是炮樓,往往會派重兵把守。通常一個炮樓配備13名兵力,360度各個死角基本都能打得到。

他們原本以為這種炮樓在戰場上對付中國軍人綽綽有餘,我軍是完全拿其沒有辦法的。沒想到中國軍隊竟有如此不怕犧牲的精神,冒着犧牲1到5名士兵生命的風險,也要拿下。着實令他們感到意外和震驚。

日軍炮樓易守難攻,為何我軍總喜歡攻打?日軍戰俘一語道破真相

雖然我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收獲也是相當巨大的。而我軍之是以獲得抗日戰争的勝利,和這些犧牲自己換取炮樓的士兵有着不可忽視的聯系。

日軍炮樓易守難攻,為何我軍總喜歡攻打?日軍戰俘一語道破真相

我們當今國人在享受今天和平發展的成果之餘,千萬要牢記曆史,别忘了曾經有這樣一群民族英雄,用鮮血為我們鋪就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