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军炮楼易守难攻,为何我军总喜欢攻打?日军战俘一语道破真相

在很多抗日影视剧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日本鬼子躲在一个水泥钢筋堆砌的防御工事里,而我军的小米加步枪拿这个防御工事一点办法都没有,甚至连墙体都打不穿,着实令人头疼。

日军炮楼易守难攻,为何我军总喜欢攻打?日军战俘一语道破真相

这个防御工事就是日军的炮楼,是一种四周有射击的小口,可以瞭望侦查和防守的高级碉堡。其实,这个炮楼并不是日本人的首创,而是由德国人最先发明。且德国同行的手艺远比日本人的要高多了。

这种炮楼最开始出现在一战时期的德国阵地,一般作为指挥部、弹药库、储存库。通常有地道直接通到炮楼内部,其外面连接的是战壕。不仅能阻挡空袭和正面部队的炮火,甚至连毒气还能挡得严严实实,可谓是战争防御神器。

日军炮楼易守难攻,为何我军总喜欢攻打?日军战俘一语道破真相

不过,二战后,德国人慢慢不怎么修这种炮楼了,主要是由于二战时,欧洲战场上各国的武器装备和火力都得到了巨大提升,这种钢筋混凝土的炮楼看似坚固,但随便几炮就能轰个稀烂。所以,德国慢慢淘汰了这种炮楼。

但在二战时的中国战场,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由于我军装备落后,炮楼还是具有相当可观的威慑力的。于是,日军把德国炮楼搬运到了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给我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

日军炮楼易守难攻,为何我军总喜欢攻打?日军战俘一语道破真相

不过,中国人民向来吃硬不吃软,越是难打越能激起我军的兴趣。而且,日本的炮楼里一般有相当可观的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能打下一座炮楼,缴获的战利品甚至比打赢一场局部战役还要丰富,也更能提升我军的士气。

但炮楼这么难打,号称抗日战场上最厉害的防御工事,我军又是靠什么手段将其攻下的呢?不得不说,我国人民的智慧就是强大。那会,我军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用烟熏,那些炮楼虽然修的牢固安全,严丝合缝,但变相牺牲了通风系统。

日军炮楼易守难攻,为何我军总喜欢攻打?日军战俘一语道破真相

只需在炮楼的上风口烧起狼烟,借着风力很快就刮到了日军的炮楼里,没一会,里面的日均就被呛得受不了了,开始纷纷往外逃窜透气。而离开了日军只要一离开炮楼,战斗力至少减少半城,我军就能轻而易举将他们歼灭了。

当然,借风力熏他们是最好的办法,但实际战争中能赶上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并不多,我军往往更多是以少量的牺牲来换取一座炮楼的占领。一些甘为祖国洒热血的将士,冒着生命危险摸到了日军的炮楼旁边,然后扔几颗手榴弹到日军的炮楼内部,从而完成对炮楼的攻破。

日军炮楼易守难攻,为何我军总喜欢攻打?日军战俘一语道破真相

参与这类行动的士兵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日军的炮楼层层戒严,外面甚至还有铁丝网等锋利的防御措施,这类士兵称得上是最值得敬佩的民族英雄。

等到抗战后期,情况就好多了。由于我军缴获了不少日军的先进武器,例如迫击炮这类的神器。在打击日军炮楼上发挥了奇效,日军的炮楼就这样逐渐失去优势。

日军炮楼易守难攻,为何我军总喜欢攻打?日军战俘一语道破真相

而据我军俘虏的日本老兵含泪口述,当时他们在战场上的重要据点就是炮楼,往往会派重兵把守。通常一个炮楼配备13名兵力,360度各个死角基本都能打得到。

他们原本以为这种炮楼在战场上对付中国军人绰绰有余,我军是完全拿其没有办法的。没想到中国军队竟有如此不怕牺牲的精神,冒着牺牲1到5名士兵生命的风险,也要拿下。着实令他们感到意外和震惊。

日军炮楼易守难攻,为何我军总喜欢攻打?日军战俘一语道破真相

虽然我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收获也是相当巨大的。而我军之所以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这些牺牲自己换取炮楼的士兵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

日军炮楼易守难攻,为何我军总喜欢攻打?日军战俘一语道破真相

我们当今国人在享受今天和平发展的成果之余,千万要牢记历史,别忘了曾经有这样一群民族英雄,用鲜血为我们铺就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