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末災荒的真實影像 現實版的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清末災荒的真實影像 現實版的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現在電視上清宮劇頗為流行,幾乎展現的都是君賢臣明,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但實際上在清朝入關統治中國的268年時間裡,幾乎每年都有四五次災荒,尤其是清朝統治進入末年以後,各種災荒更為頻繁。

清末災荒的真實影像 現實版的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清朝末年的黃河決口、秦豫大旱、東南大旱、永定河決口、丁戊奇荒、甘肅地震,可以說每一次都是慘絕人寰,災民遍野。僅以1877年至1878年的發生在山西與河南為中心,影響直隸、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西川等省的的“丁戊奇荒”為例,被西方成為中國古今第一大災荒。

清末災荒的真實影像 現實版的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僅山西一省便赤地千裡,饑民多達五百萬以上,其中餓死者多達五六成,許多地方甚至全村死絕,當時的慘狀駭人聽聞,根本無法用文字記述。河南、河北也各有上百萬的饑民,随處可見餓斃在路邊的饑民。

清末災荒的真實影像 現實版的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清朝末年災荒頻繁,百姓民不聊生的主要原因是政治腐敗加上連年戰亂,清王朝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抗災能力。面對從天而降的自然災害,百姓如果不想坐以待斃,便隻能流亡他鄉,甚至有些地方全村集體出外逃生,去認為可能有糧食活命的地方尋找出路。

清末災荒的真實影像 現實版的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在百姓已經無法活命,貧窮到了極點的情況下,清朝官府和地方豪紳依然在瘋狂斂财,将百姓的生死置之不顧,最終導緻災民不得不為了生存起來抗争,民變四起。

清末災荒的真實影像 現實版的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盡管清政府有着儲備糧食的制度,但因為清末政治腐敗,谷倉虧空現象嚴重。管理的官員領取糧銀後并不購買谷物,而隻顧自己中飽私囊,變賣、挪用、侵占,從中漁利,面對檢查僞造糧冊,蒙混過關。到了清朝末年,糧食儲備基本上名存實亡。

清末災荒的真實影像 現實版的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甚至還有一些官員為了加官進爵,面對災荒,隐瞞不報或者大災小報,讓衆多的受災百姓稱為了他們紅頂子的犧牲品。不由得讓當時的官吏也感歎“以豐為歉,是病國計;以歉為豐,是害民生,而終害于國計。”

清末災荒的真實影像 現實版的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因為清王朝的腐敗,更加重了災荒的破壞,大量受災的百姓不但得不到任何救助,更遭受了官員白眼,反而在這個時候還要受到官吏的趁機勒索,生活更加的苦不堪言。

清末災荒的真實影像 現實版的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最終走投無路掙紮在生死邊緣的百姓不得不铤而走險,本着自己求生的本能起來反抗尋求自己生的希望,也最終埋葬了清王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