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北京故宮裡,有一處景點叫“珍妃井”,據曆史記載,晚清時期的珍妃就是被墜入此井而死。
珍妃是滿洲鑲紅旗人,他他拉氏,才色并茂,精通文史,于光緒14年與其姊瑾妃一起進宮。入宮後,15歲的姐姐被封為瑾嫔,13歲的妹妹被封為珍嫔。

珍妃
珍妃自小跟随伯父在廣州生活,廣州是清朝最早開口通商的口岸之一,與西方接觸的比較早。是以珍妃接觸了許多開放、先進的思想,這使她與别的滿洲貴族小姐有所不同,一入宮便深深吸引了光緒帝。光緒二十年(1894年)正月初一,因慈禧六十大壽,姐妹兩人得以晉封為妃。
光緒挺悲催的,皇帝本來是天下至尊,娶的女子也大多是萬裡挑一,然而光緒被慈禧逼着娶了她的侄女隆裕,長得醜還駝背,光緒當然不喜歡。珍妃不僅長得漂亮,而且性格活潑,深受資本主義新鮮事物和思想的影響,極為崇尚西學,對朝中事務也通常有自己獨到見解,這些都很對光緒的胃口,光緒很喜歡她。
隆裕皇後對自己備受冷落感到不滿,并是以而遷怒于珍妃,處處打壓。對此,慈禧是比較支援的,侄女不受寵,反倒是珍妃日日和皇上黏在一起,慈禧看在眼裡自然也不痛快。
隆裕
珍妃的行事和作風活躍開放,尤其喜愛洋人的照相技術,通過關系從外國人手裡買來了相機,一有空就在宮裡玩擺拍,甚至還拉上光緒和太監們玩。而慈禧認為相機是妖術,會奪人魂魄,多次警告過珍妃,不能在宮裡照相。珍妃就偷偷地照,後來幹脆在宮外開起了西洋照相館,慈禧知道後很生氣。
此外,據《國聞備乘》中記載,珍妃曾經女扮男裝,溜進光緒的上書房,甚至為光緒批答奏折。慈禧思想守舊,對此事極為忌諱。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以“忤逆太後、尚浮華不尊家法”的罪名重罰了珍妃,珍妃受到了“褫衣廷杖”,即扒去衣服,打。
皇帝的妃子公然遭此懲處,這在有清一代是極為罕見的。然而不久,因為一件衣服,珍妃再次被慈禧責以廷杖。光緒下令用庫存的珍珠、翡翠為珍妃串制了珍珠旗袍一件,結果被慈禧知道,氣便不打一處來:連我都沒舍得用這麼多珍珠串珠袍,你一個妃子竟敢這樣做。想當皇後怎麼着,誰封的?皇帝也太寵你了!
光緒、珍妃
慈禧叫身邊的大太監崔玉貴将珍妃身上的珍珠旗袍給扒了下來,并對珍妃施以30廷杖。如果僅僅是因為這些事,還不至于讓珍妃有殺身之禍,真正讓慈禧起了殺心的,是兩件事。
一、賣官鬻爵。清朝的後宮制度,妃位每年有400兩的俸銀,珍妃平時大手大腳,花費巨大,為了彌補虧空,珍妃經常向光緒皇帝推薦一些官員進而獲得好處。《國聞備乘》記載:“魯伯陽進四萬金于珍妃,珍妃言于德宗,遂簡放上海道。江督劉坤一知其事,伯陽莅任不一月,即劾罷之。”
珍妃一心撈錢,甚至曾把四川鹽法道的職位,賣給了大字不識的玉茗。後來事發,滿朝皆知,影響極其惡劣。清朝是可以賣官的,大名鼎鼎的李衛也是買官出身,但珍妃是沒有“特許專營”的私賣,是以被慈禧定性為“賣官鬻爵”、以權謀私、“中飽私囊”。
慈禧
二、戊戌變法。甲午中日戰争慘敗後,光緒目睹國家危亡,力主變法。珍妃作為西學引領者,參與其中,堅定站在光緒這邊,幫他出謀劃策,還利用自己的貼身太監幫皇帝與外頭的變法人士傳信。由于光緒試圖向慈禧争奪最高權力,觸怒了慈禧,是以戊戌變法隻經曆短短103天就失敗了。
珍妃是光緒的主要支援者之一,對慈禧來說是必須打擊的目标。随後,光緒被囚禁在瀛台,珍妃被囚禁在紫禁城裡的北三所,不得外出。珍妃被囚之地,隻有一扇窗戶是活的,每天的飯食從窗戶遞進去。到了初一十五,就會有老太監代表慈禧責罵珍妃,這叫“奉旨申斥”。珍妃都要跪着聽完,然後磕頭謝恩,說罵得好。
倒黴的不止珍妃,還牽連到了她的姐姐瑾妃。瑾妃是個沒什麼用的老實人,慈禧也瞧不上她,将她降為貴人。
珍妃劇照
1900年,借着義和團刮起的東風,慈禧“豪氣萬丈”向十一國列強宣戰。結果八國聯軍趁勢進攻北京城,慈禧倉皇出逃。臨走前,下令從北三所召來珍妃,冷冷甩出一句:“洋人要進城了,兵荒馬亂的,你萬一受辱,那就丢盡了臉,也對不起列祖列宗。”接着慈禧還提醒珍妃一句:“你聽得懂我說什麼嗎?”
慈禧說得很堅決,下巴揚着,瞧也不瞧珍妃。珍妃愣了一下說:“我明白,不曾給祖宗丢人。”慈禧接着說:“你年輕,容易惹事!我們要避一避,帶你走不友善。”珍妃說:“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鎮京師,維持大局。”這句話讓慈禧勃然大怒,當即翻臉:“你死在臨頭,還敢胡說!”
珍妃不服大叫:“我沒有應死的罪!皇上沒讓我死!”慈禧不耐煩,擺手示意。一旁的崔玉貴和王德環連揪帶推,把珍妃強行推到貞順門内的井裡溺死,年僅25歲。而此時的光緒帝被慈禧困在瀛台,一點風聲都沒有,他還以為自己的愛妃還在皇宮裡待得好好的呢!
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慈禧、光緒帝西逃。一年後,清廷與八國聯軍講和,慈禧光緒傳回北京,命人将屍骨打撈出來,裝殓入棺,葬于阜成門外恩濟莊太監公墓南面的宮女墓地。光緒這才知道愛妃已死,悲痛欲絕卻一句話不敢多說。他讓人找來珍妃宮裡挂過的一幅畫,整日駐足觀看,像是癡了一樣。至死,他再沒寵幸過别的妃子。
珍妃命運多舛,雖做過一些錯事,但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徒,隻是她開放、先進的思想惹惱了慈禧這個晚清真正掌權人。思想上的沖突是最難化解的,在思想上和慈禧站在了對立面,能有好下場嗎?
可憐的女人。
【參考:《國聞備乘》、《晚清宮廷見聞錄》、《瀛台泣血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