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斧頭幫”,一般人都會聯想到電視劇中的“黑社會”,他們作奸犯科,走私販黃,随意欺壓良善,隻為一己之私。但是,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斧頭幫”卻和後來的“斧頭幫”不一樣。那時候的“斧頭幫”有一個幫主叫做王亞樵,他是中國近代史上排名第一的“暗殺大王”,同時又是一名“抗日愛國志士”。

王亞樵曾經兩度刺殺蔣介石,刺殺汪清衛,還曾成功策劃了刺殺日本的白川義則的行動。還威懾過杜月笙,警告過張學良。
作為一名“黑幫老大”,王亞樵卻是一名信奉“三民主義”的無黨派愛國志士。他的一生隻為拯救國家的崇高理想而“殺人”。從不曾殺害過共産黨人、進步愛國人士,更未曾殺害過無辜老百姓;
反而出錢資助我黨辦報。
是以在他去世之後,毛主席評價他:殺敵無罪,抗日有功!
一、枭雄志,建立“斧頭幫”
王亞樵字“九光”,是以被人稱為“王九”或者“九爺”。
他出生于清末,青年時代曾經加入同盟會,跟随孫中山先生的步伐幹革命。
後來王亞樵一心想要通過“鐵血”手段“衛國鋤奸”,與孫中山産生了分歧。他參加過幾次罷工後,流浪到了上海。
1921年,王亞樵看不慣資本家剝削安徽勞工。在皖籍名流柏文蔚、李少種的資助下成立了“安徽旅滬勞工工會”,手下網絡萬餘名勞工。
起先,他隻是想保障同鄉的合法權益,沒想到資方派出黑社會進行恐吓打壓。王亞樵一怒之下,精心挑選一百名成員組成了“斧頭幫”,每人配一把闆斧,誰敢不服,提斧就上!
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
王亞樵“斧頭幫”不要命的作風,當即威震了上海灘。杜月笙、黃金榮等青幫老大紛紛告誡門徒:沒事不要去惹王亞樵。
1923年,王亞樵擔任軍閥盧永祥手下的“浙江縱隊司令”,招兵買馬,
戴笠、胡宗南等人都在他的麾下擔任隊長。
後來,正是王亞樵将胡、戴二人推薦到黃埔軍校學習。
蔣介石背叛革命之後,王亞樵異常地憤怒,他多次與人謀劃發起京滬地區軍警武裝起義,未能成功,遂生殺心。1931年王亞樵派刺客陳成潛入蔣介石度假的廬山“太乙村”,晨間埋伏于林中,待蔣介石散步時,朝他連開兩槍,結果沒有命中目标。
不久之後,又在上海北站刺殺宋子文,結果誤殺了戴着宋同款帽子的唐秘書,讓宋僥幸逃過一劫。從此之後,蔣介石開始懸賞緝拿王亞樵。賞金從最初的10萬追加到最後的100萬。
直到1936年9月,王亞樵被人出賣身亡前,蔣介石六年沒睡過好覺,而戴笠一聽說王亞樵出來活動,第一件事就是去關好門窗。
二、哭陸沉,奮起殺東洋
“九·一八”事變之後,張學良把東三省拱手讓給日本人。王亞樵準備“收拾”張學良,留書警告:讓他馬上回東北抗日,或者馬上自殺謝罪。
至于王亞樵最後為什麼沒刺殺張學良呢?現在有的人說,那是因為杜月笙幫張學良出頭了,王亞樵不敢殺他。又說張學良身邊有一個姓譚的保镖,武功高強。
其實,這些都不是理由。就算你武功再高,你還接得住子彈不成?杜月笙和老蔣關系也鐵,也沒見王亞樵怕了杜月笙而不行刺蔣介石!其實王亞樵不行刺張學良的理由十分簡單:他就是覺得主張不抵抗的不是别人,正是蔣介石!是以,“射人先射虎,擒賊先擒王”,先把蔣介石幹掉,再殺其他人也不遲。
提起
王亞樵最漂亮的一次暗殺,是由他出面并策劃,對日本陸軍大将白川義則進行的暗殺行動。
1932年日本人進軍淞滬,叫嚣24小時打進南京。在浦江東岸停了不少軍艦,利用船上炮火向岸上中國第十九路軍陣地狂轟濫炸。
王亞樵組成“鐵血鋤奸團”,和部下餘立奎找來一枚重達500磅的魚雷,派了兩個深谙水性的刺客,跳到海裡。兩人輪流在海水中推動魚雷遊出10餘裡,潛入白川義則乘坐的“出雲”艦,并在艦底引爆。這一次沒炸沉“出雲”艦,王亞樵并不放棄。
後來蔣介石和日本人簽訂停戰協定,白川義則要在上海公園裡搞慶功會,王亞樵覺得機會來了。慶功會不讓中國人進入,王亞樵就找到了北韓愛國志士安昌浩。最後商定,
由王亞樵出資提供炸彈,安昌浩找到尹奉吉、金天安等北韓人,扮成日本人的樣子潛入慶功會。成功利用水瓶炸彈,炸死了白川義則。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日本方面非常震怒,要求蔣介石務必捉到王亞樵。
蔣介石就把對王的懸賞,提高到了100萬,并且派出王亞樵從前的部下戴笠前往捉拿。
有好幾次軍統的人找到王亞樵的藏身處,都被他順利脫逃。
三、碧血染,俠名傳家邦
1936年,國民黨在南京開大會。王亞樵打聽到蔣介石要參加,又派了一名刺客孫鳳鳴前往暗殺,結果蔣介石臨時“胃痛”離開了。
孫鳳鳴本來想把蔣介石、汪精衛一鍋端,結果到了現場找不着蔣介石。眼見大家就要進場了,機會稍縱即逝。孫鳳鳴想也不想,大喊一聲“槍斃賣國賊”,提槍就幹。
砰砰砰——三槍全中汪精衛,搞得陳壁君以為是蔣介石幹的,沖着他大噴口水,大哭大叫,要讨一個說法。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軍統加緊了對王亞樵的追捕。
王亞樵本來躲在香港,戴笠追到香港卻沒能抓住他。
後來王亞樵又在朋友的幫助下,躲到廣西梧州。
1936年的8月,王亞樵托人帶信給我黨,說他想投奔延安,希望毛主席和朱總司令能收留。
還作了一首詞說:“天涯海角,足迹無門……北顧延河非孤雲。”後來,由于
王亞樵老部下餘立奎的小妾,被戴笠收買,欺騙他說自己遇到了經濟困難。王亞樵義氣當先,不顧旁人的勸說,前去與婉君見面。結果中了埋伏,被亂槍打死,年僅48歲。
結語
王亞樵中伏身死兩個月之後,餘亞農、張獻廷從延安帶去了歡迎他加入我黨的喜訊,結果隻見到黃土一抔。
1999年,各個部門的主持下,王亞樵的墳墓終于從梧州的郊區遷回了他的家鄉肥東。至今,每逢清明,祭拜者絡繹不絕。
王亞樵是一個信奉孫中山“三民主義”的無黨派愛國志士,縱觀他一生作為:俠肝義膽、大節無虧。為自己的理想而戰,他不隻是中國“暗殺之王”,更是一個熱血愛國的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