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中國銷量連續兩月下滑,中國市場“不買賬”了?

本文首發于價值大師網 GuruFocus.cn,轉載請注明出處。

國軒高科境外全資孫公司美國國軒(Gotion, Inc)周一釋出公告稱,與美國某大型汽車制造上市公司簽署協定,向其供應磷酸鐵锂電池。盡管國軒方面沒有透露客戶身份,但外界紛紛猜測,該“大型汽車制造上市公司”可能是特斯拉。

特斯拉中國銷量連續兩月下滑,中國市場“不買賬”了?

圖源:pixabay

9月份,特斯拉銷售了56,006輛于中國制造的汽車,打破了之前月度44,264輛的銷售記錄。但自那以後,銷售增長停滞不前,第四季度前兩個月的月銷量實際上都略有下滑。根據乘聯會公布的資料,特斯拉10月份售出54,391輛“中國制造”汽車,比9月份下降2.9%。11月份,銷售量又下滑了2.8%,至52,859輛。

也許你們會認為,這隻是特斯拉熠熠發光的銷量光環上的一個小污點。畢竟,11月的銷量同比增加了145%。2021年以來,人們月月都能看到類似的同比增長。雖然這乍一看是明确的利好,但事實可能并沒有那麼簡單。

關于需求

如果仔細看一下銷售數字,很快就會發現,特斯拉自2021年初以來在中國的銷售增長主要是由Model Y SUV帶動的。正如分析師和評論員CoverDrive上個月所說明的那樣,Model Y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恰好掩蓋了Model 3轎車明顯下降的銷售趨勢。

特斯拉中國銷量連續兩月下滑,中國市場“不買賬”了?

圖源:價值大師中文站

這就提出了一個明顯的問題:中國對特斯拉汽車的需求是否足以吸收上海工廠的全部産量。

10月份,估計有40,666輛中國制造的特斯拉汽車被出口,創下了曆史記錄,約占當月總銷量的75%。11月,特斯拉出口了21,127輛汽車,中國市場則消化了31,732輛。而當特斯拉的德國工廠明年投産時,歐洲市場的需求将在當地得到滿足。這意味着特斯拉将不得不在中國銷售更多的汽車,或者為上海工廠的産品尋找其他出口地。

競争對手

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連續兩個月下降。更加令人不安的是, Benzinga 12月8日的報道顯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NEV)銷量則在激增。

"中國整體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同比增長148.1%,達到42.9萬輛,環比增長131.7%,比10月份增長18%。其中大部分是電池電動車,數量為34.3萬輛。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均報告了其11月的傳遞量。這三家公司都傳遞了超過1萬輛電動車--其中小鵬以15,613輛領先,理想公司以13,485輛位居第二,蔚來公司則售出了10,878輛。"

特斯拉中國銷量連續兩月下滑,中國市場“不買賬”了?

雖然本土競争對手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大部分,但全球汽車制造商也從中分了一杯羹。例如,大衆汽車11月的iD系列銷量創造了新的月度記錄,傳遞了14,100輛新能源汽車,比10月增長了10.7%。雖然大衆在中國的電動車銷量仍然遠遠落後于特斯拉,但大衆汽車顯然正在争取更高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而在歐洲市場,大衆已經超過了特斯拉,成為該地區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商,它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可以在中國市場也占據重要地位。

不可否認,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地位短期内不會被輕易動搖。但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尤其是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長期發展仍然值得關注,尤其是在特斯拉的德國工廠投産之後。

*本文作者/譯者不持有文章中提到的股票,且近72小時内無任何買入計劃;本文内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具有任何指導作用。文中圖檔除非有标注外,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絡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