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直言看不懂元宇宙,要辭職當“職業網紅”了?

馬斯克直言看不懂元宇宙,要辭職當“職業網紅”了?

作者:伊然

作為新冠疫情下獲益最多的個人,世界首富馬斯克的一舉一動在近兩年幾乎是被媒體放到顯微鏡下關注。與多數富豪極力打造的正面形象不一樣,馬斯克是一位喜歡湊熱度、善于自我調侃、且熱衷于給媒體提供着各類爆點新聞的首富。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發推稱,他正在“考慮”離職,成為專職網紅。但他沒有詳細說明。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台有大量粉絲,一言一行都有巨大影響力,目前還不清楚他是否真的想辭去他的職位。

馬斯克還曾感歎:“如果我能有更多的空閑時間,而不是隻是日以繼夜地工作,那就太好了!現在,每周7天,從早上起床一直要工作到睡覺。”

馬斯克當選2021年度人物

近日,馬斯克又獲得了一項“殊榮”。

當地時間12月13日,美國《時代周刊》宣布特斯拉CEO、全球首富馬斯克當選2021年度人物,并刊登了對馬斯克的獨家專訪。

《時代周刊》列舉了馬斯克最近一年取得的多項成就:

他的初創火箭公司SpaceX已經掌握美國太空行業的未來;

他的汽車公司特斯拉控制着數十億美元電動汽車市場的2/3,估值高達1萬億美元;

他的淨資産一度超過3200億美元,成為了曆史上最富有的公民,至少在絕對數字上如此。

文中寫道,馬斯克手指一揮,股市就會暴漲或暴跌;每一句話都被一大群粉絲挂在嘴邊;當他把業務推向全球時,還夢想着移民火星。

不過,社交媒體對此結果并不買賬,美國網友紛紛表達反對。

有的網友提出,在醫護人員拼勁全力救治新冠病人的疫情大背景下,馬斯克獲得年度人物的殊榮完全是無恥的;也有網友質疑這是馬斯克展現“金錢實力”,成功公關《時代周刊》編輯部的結果;更有美國媒體直接發文稱:“馬斯克不配。”

争議聲浪太大,《時代周刊》總編輯不得不站出來解釋,宣稱雜志一直以來的評價标準是固定的,年度人物是“對新聞或者人們的生活影響最大的人,無論好壞”,選擇馬斯克就是因為他的影響力,他甚至“正在重塑地球乃至地球以外的生命”。

确實,從某種層面上說,馬斯克能否稱得上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最大的人物值得商榷,但是這一年他絕對算得上對新聞影響最大的人物。

自打2020年初特朗普退隐江湖,馬斯克可以稱得上是憑借一己之力撐起了美國媒體行業的流量。即便是遠在大洋之外的中國,馬斯克今年登上微網誌熱搜榜已經超過75次,沒有任何企業家可以與之相比。

12月10日,馬斯克發推調侃自己稱:“我正在考慮辭去我的工作,全職做一個網紅(influencer)。你們覺得呢?”

根據統計,在推特上,馬斯克目前有6550萬粉絲,在所有使用者中排名第13位。試想一下,繁忙的工作日程中都能夠把自己的社交賬号經營的如此風生水起,馬斯克要是全職當部落客,其他的“網紅”怕是更難以招架。

在傳統媒體式微的環境下,馬斯克不一定需要《時代周刊》為自己再添熱度,但是《時代周刊》肯定對把馬斯克推上寶座帶來的流量頗感興趣,何況馬斯克非常大方地貢獻了獨家長篇采訪。

馬斯克對于當選年度人物也确實沒顯示出過多的重視,隻是轉發了《時代周刊》報道,表達感謝。随後,馬斯克一如既往地和網友“掐架”,一點兒沒有成為“年度人物”的心理包袱。

馬斯克直言看不懂元宇宙,要辭職當“職業網紅”了?

110億美元巨額稅款

年度人物隻是“虛名”,實打實的金錢才是馬斯克近期的關注焦點。

當國内的社交網絡因為薇娅逃稅而被罰款13.41億元的消息流量爆炸,網民紛紛感歎已經不認識億這個機關的時候,馬斯克今年上繳的納稅額将是53個“薇娅”。

新冠疫情給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帶來了巨大的财政支出,打擊避稅的勢頭正愈演愈烈。多國政府都已提議或實施了新的資本利得、遺産和财富稅,以便為社會服務和基礎設施項目籌集資金。

長期以來,美國的富豪有着豐富多樣的合理避稅手段。9月,美國财政部一項報告指出,美國最富有的1%群體平均每年逃稅金額高達1630億美元,約占全國每年未繳稅款總額的28%。以此估算,未來10年美國的稅收損失可能高達7萬億美元。

新聞網站ProPublica爆料,馬斯克在2018财年的個人所得稅為零,2014年—2018年的五年間他一共繳納了4.55億美元的稅款,同期他的個人财富增長139億美元,實際承擔的稅率僅為3.27%。

緊跟熱點的馬斯克在第一時間反駁了這一說法,稱自己既沒有從SpaceX公司也沒有從特斯拉拿工資,而行使的股票期權的實際稅率為53%,且他在今年的稅率會更高。

10月,馬斯克針對美國民主黨“億萬富翁稅”計劃發表了一系列推文,他向“吃瓜群衆”喊話稱:即使超級富豪們被征收100%的稅,政府也仍然需要向普通公衆收稅以彌補缺口,這是基本的算術。

2020年,馬斯克把家從加州搬到得克薩斯州;今年,他又把特斯拉總部從加州搬到了德克薩斯州。馬斯克多次抨擊加州的稅收政策,他宣稱:加州曾經是一片充滿機遇的土地,而現在,過度監管、過度訴訟、過度征稅等問題變得越來越普遍,在加州辦成事情變得越來越困難。

馬斯克直言看不懂元宇宙,要辭職當“職業網紅”了?

馬斯克善于利用網民的聲浪為自己的行動造勢,一筆理應完成的納稅成為了他近期大肆抛售特斯拉股票的理由。

2012 年,特斯拉董事會給馬斯克提出了10 個營運目标,每完成1個且公司市值同時增長 40 億美元,就會授予馬斯克 0.5% 的股票期權。最終,馬斯克完成了9個目标。憑着手裡的期權,馬斯克需要在2022年8月之前用 6.24 美元的價格購買2634 萬股特斯拉的股票,目前的市值超過 260 億美元。

按照美國國稅局說法,這是馬斯克的個人收入,需要像工資一樣交稅。

11月,馬斯克在推特賬戶挂上了投票連結,詢問網友是否支援他抛售10%的特斯拉股票以繳納稅款,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紛紛選擇支援,馬斯克順水推舟。

馬斯克的巨額套現自然引發了特斯拉市值動蕩。從他開始抛售,特斯拉市值縮水了23%,蒸發了近2850億美元。

12月20日,馬斯克發推稱:“睜開眼睛想兩秒,你就會意識到我今年将比曆史上任何一個美國人交更多的稅。”這或許是馬斯克為數不多的客觀表達,據他自己所言,今年納稅額将超過110億美元。

馬斯克多次強調,在抛售股票交稅之前,自己的手裡并沒有很多現金,他的命運完全與特斯拉和SpaceX聯系在一起,“如果特斯拉破産,我也會馬上破産。”

馬斯克直言看不懂元宇宙,要辭職當“職業網紅”了?

馬斯克看不懂元宇宙

在很多網民的心中,尤其是紮克伯格口碑一落千丈之後,“矽谷鋼鐵俠”确實是最能展現當代時代精神的富豪。

2001年,30歲的馬斯克已經憑借地圖服務網站 Zip2和支付軟體PayPal實作了經濟自由,但是一場嚴重的瘧疾差點要了他的性命。痊愈後的馬斯克感到有一種緊迫感,生命如此短暫,他要用自己有限的時間仰望星空,創業目标變得更加宏大。

此後,馬斯克開始研究火星探索,介入火箭發射行業;又結識了研制電動汽車的工程師施特勞貝爾,對锂離子電池有了興趣。2004年,馬斯克向名為“特斯拉”的锂離子汽車初創公司提供650萬美元融資,成為該公司最大的投資者,并最終完成收購。

施特勞貝爾曾在采訪中表示:“我見過很多擁有巨額财富的人,他們非常謹慎。馬斯克有一種完全相反的心态。”

和網民打成一片的馬斯克不喜歡向外界強調自己是個有錢人,也不喜歡别人強調他的個人影響力,他走的是親民的路線,他希望别人覺得自己是一位很酷的創業者,一位始終走在時代潮流上的夢想家。

馬斯克在采訪裡表示自己的老對手貝索斯“過于把自己當回事”,根本沒必要那麼嚴肅。馬斯克還調侃稱貝索斯雖然有很不錯的工程天賦,但是他卻不願意把更多精力放在工程細節上,藍色起源要是想追上SpaceX,那麼“貝索斯得少花點時間泡熱水澡。”

在12月初的活動上,馬斯克宣稱CEO不過是個虛假頭銜,他已經将自己在公司内部的頭銜改成由“Techno”和“King”組成的“Technoking”,可以翻譯成“電音之王”。

雖然時時刻刻在第一線吃瓜,但是50歲的馬斯克有時也會感到力不從心。

今年,元宇宙、NFT、Web3等概念大火,一個運作在區塊鍊技術上面的去中心化網際網路似乎已經拉開大幕。

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馬斯克表示在市場上并沒有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元宇宙VR應用,也并不認為元宇宙在近期就能夠落地,他說:“反正我是沒看懂,至少現在還看不懂。”

不過,馬斯克認為自己不了解可能是因為年紀太大了,而不是這些概念有問題。畢竟在1995年的時候,很多人也沒有能夠看到網際網路會在現在發揮如此大的價值,他感慨地表示:“我是不是已經成了那些人的一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