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度與遊戲的蜜月期早就結束了

用各種傳聞和造勢吊了投資者們近一年的胃口後,百度遊戲的“重生”計劃似乎還是失敗了。

12月23日,脈脈、知乎等平台上突然曝出百度移動生态事業群(MEG)展開裁員的消息,範圍包括事業群内部的直播、教育等業務,直播業務裁員比例甚至高達90%。這其中,遊戲業務更是重災區——從多位MEG員工的爆料來看,百度遊戲部門300多人幾乎全部被裁。

此前有百度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公司的确有裁員,并且隻是“小規模調整”。但關于各大平台上流傳的資料詳實裁員消息,百度官方至今還未做出公開回應。

不管怎樣,百度遊戲業務幾乎全部被砍一事哪怕放在幾個月前,也是投資者們不敢想的。彼時,百度遊戲複興之聲高漲,7月份同時公布的23款遊戲企劃以及前巴别時代COO王慧、原觸控遊戲總經理徐建的加盟,都讓百度回歸遊戲賽道的決心顯得無比堅定。但時至今日,前MEG員工們在網絡上的控訴卻令這場盛宴變成了一場活生生的鬧劇。

或許,“百度遊戲複興”這碼戲從最開始就是一場鬧劇——這家網際網路巨頭曾肆意揮霍着手中的豐富資源,錯過了那個國産遊戲蓬勃生長的年代。如今,監管政策和消費者都對遊戲廠商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算百度繼續為遊戲業務提供鼎力支援,當行業凜冬降臨,生于春日的百度遊戲又有多少機會再度出人頭地呢?

百度與遊戲的蜜月期早就結束了

圖檔來自Yandex

從谷峰到谷底

回顧百度在遊戲賽道上的探索,“一手好牌被打爛”應該是對這項業務最好的形容。

2011年1月,百度基于貼吧搭建的社群化小遊戲平台正式上線,首批投入營運的遊戲達數十款,涵蓋廠商包括聯衆、遊戲中國、7K7K等。

彼時,百度貼吧正如其宣傳語那樣,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社群”,依托貼吧而生的小遊戲平台流量有着極大的流量優勢,甚至反過來為貼吧貢獻了不少使用者。百度資料顯示,小遊戲平台上線三天後累計人氣即超過7000萬,幾款熱門遊戲對應的貼吧熱度增長超過12000%。

嘗到遊戲業務甜頭的百度,開始更頻繁地涉足這一領域。2013年,百度豪擲19億美元收購網龍旗下移動網際網路平台“91無線”,成為當年中國網際網路市場最大的一起并購案。

被百度收購時,91無線已經是全國最大的遊戲分發管道之一,旗下主要業務闆塊包括91手機助手、熊貓看書等,營運情況尚佳。從公開資料來看,截止2012年9月,91助手累計使用者數達1.27億、安卓市場累計使用者數超4800萬,兩大平台累計下載下傳量超過95億次。

拿下91無線後,百度開始逐漸剝離91無線核心業務,将其與百度各業務闆塊做進一步整合,其中包括遊戲分發、發行、遊戲門戶等業務,“百度移動遊戲”正是由此而生。

然而,合并後的百度遊戲闆塊由于管理混亂,其地位不僅沒能超越傳統遊戲巨頭騰訊、網易,業務負責人倒是換了一茬又一茬。截至2017年,百度遊戲闆塊中已有前百度遊戲事業部副總監廖俊、遊戲業務副總裁王湛因A錢腐敗而被開除。一連串打擊之下,百度于2017年10月宣布關閉91的前大學營——福州研發中心,将相關業務遷至北京。

而在這之前,百度遊戲闆塊已經更名為“多酷遊戲”,并且獨立拆分營運。

百度與遊戲的蜜月期早就結束了

圖檔來自多酷遊戲官網

對于多數看客而言,2017年多酷遊戲的分拆或許标志着百度遊戲業務的徹底沒落,但實際并非如此。基于手中的豐富資源,那時的百度依然對遊戲有着深重執念。

“航母計劃”,難救多酷

2015年中旬,百度曾推出“航母計劃”,計劃對旗下諸多創新業務進行拆分,以便于它們更好地發展以及融資,甚至未來獨立登陸資本市場,而多酷遊戲的分拆同樣是“航母計劃”的一部分——按百度的話來說,它仍将與多酷保持業務上的聯系,并将建立持續深度合作。

事實上,就在2017年7月份,剛剛分拆出百度體系的多酷遊戲還試圖與騰訊、網易争奪《PUBG》(絕地求生:大逃殺)在中國的代理權。如今再回放這一幕,不難看出背後百度的影子——當時“吃雞”的火熱程度盡人皆知,若是多酷拿下它的代理權,無疑可以給百度遊戲業務注入一針強心劑,甚至有希望令其重回台面,成為百度在搜尋之外的第二增長曲線。

然而,多酷遊戲最終還是惜敗于騰訊,之後它便失去了百度的青睐,與其漸行漸遠。在今年7月那場品牌釋出會上,換了新Slogan和品牌形象的百度遊戲閃亮登場,百度生态下的各項産品,以及七貓小說、祖龍娛樂這類合作夥伴悉數亮相,但多酷遊戲甚至未能出現在台前。

翻閱多酷遊戲官網也能發現,除了百度的Logo外,已經很難再看出它與百度的“深度聯系”,今年釋出會上推出的二十餘款遊戲,沒有一款在官網上得到宣傳。而被多酷放在首頁大肆吹噓的“熱門遊戲”,是2018年與世嘉合作代理發行的《三國志大戰M》——從七麥資料的統計報告中可以看出,它自今年早些時候跌出iOS免費遊戲榜單後就再也沒能上榜,在政策遊戲免費榜中,它也僅位列300名開外,遠不及同行阿裡的《三國志:戰略版》。

百度與遊戲的蜜月期早就結束了

多酷代理的另一款遊戲《零之逆轉》,在TapTap上的評分也僅為5.2(總分10),評論區中,“畫面粗糙”、“營運不足”、“玩法較差”等評價占了大多數。縱觀多酷旗下遊戲,僅有4月上線的《舌尖上的小鎮》保持着較高熱度,而它還是一款披着模拟經營皮的休閑遊戲。

百度與遊戲的蜜月期早就結束了

此外,百度遊戲持有的其他資源在這些年裡也沒能得到充分發揮。不管是愛奇藝實施的“影遊關聯”戰略,還是存在感稀薄的小遊戲平台(前貼吧小遊戲平台),都沒能為百度帶來應有的流量和收入,反而年年燒錢。若按照新百度遊戲在釋出會上提出的“以重度遊戲為主”政策,今後它勢必要在遊戲自研等方面繼續燒掉更多資金。

這并不符合百度近來以AI、造車為重點投入對象的整體戰略。更重要的是,即便繼續發力遊戲,百度也不一定能在近年來巨變的國内遊戲市場中拿到多少增量。

百度遊戲需要“繼承者”嗎?

當百度遊戲還在為不确定性極強的未來而困擾時,國内遊戲賽道的多名選手卻正快馬加鞭地往前趕,尤其是以騰訊、網易、位元組跳動為首的内容平台。其中,騰訊在2020年裡共計投資了26家遊戲公司,幾乎占據了整個遊戲圈投資數量的三分之一。

“新秀”位元組跳動同樣不甘落後,它先是在去年針對獨立遊戲建立了Pixmain,接着推出雲遊戲平台嗷哩遊戲,今年又收購了遊戲開發商沐瞳科技。目前,位元組跳動的遊戲業務已形成Ohayoo、朝夕光年和Pixmain三大品牌,團隊規模超過2000人。

同時,國内遊戲市場環境也發生了不小變化。

随着時間的推移,傳統遊戲廠商們靠換皮就能收獲大筆流水的時代已經過去,市場的主流聲音則變成了受國外優秀遊戲熏陶多年的Z世代,而這一消費群體對國産遊戲的要求隻會越來越高。此外,近期《遊戲審查評分細則》的出台,以及《原神》、《明日方舟》等遊戲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無不展現了監管部門對遊戲行業的看法——換皮和粗制濫造絕不會成為國産遊戲的未來,真正花費成本與心血開發的精品遊戲才是。

百度與遊戲的蜜月期早就結束了

在這一趨勢的推動下,自研重度遊戲成為衆多廠商發力的重點,而無甚深度的休閑遊戲則被逐漸冷落。以位元組跳動為例,它在今年10月也曾曝出了和百度類似的裁員消息,不過這次裁員似乎隻針對其休閑類遊戲業務Ohayoo,負責中重度遊戲研發的朝夕光年則未受影響。不僅如此,位元組跳動CEO梁汝波還在11月初将朝夕光年更新為公司六大業務闆塊之一。

一直以來,位元組跳動在中重度遊戲方面都采取高舉高打,全賽道推進的戰略,其旗下遊戲包攬MMORPG(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類遊戲)、ARPG(動作角色扮演類遊戲)以及SLG(政策模拟類遊戲)和乙女向遊戲。某種意義上來講,位元組跳動似乎是想利用多品類、多題材的遊戲矩陣來“試探”遊戲市場,最終深耕反響較大的領域。

雖然同為網際網路巨頭,但百度或許很難複制位元組跳動的戰略。

位元組跳動旗下有着今日頭條、抖音等應用組成的巨大流量池,創收能力絕非小可。在主業無憂的情況下,它自然能提供足夠的資本供朝夕光年慢慢試錯。而從百度最新财報來看,其老本行廣告業務持續低迷已成事實,今年三季度同比增長僅為5.4%,自一季度以來就已呈現下滑趨勢;另一方面,還在增長中的創新業務(AI智能雲、自動駕駛),以及為獲客而不斷增加的成本,都限制了百度發力重度遊戲的步伐。

事實上,百度或許已經找到了遊戲業務的“繼承者”——那就是元宇宙。今年11月,百度悄然上線了一款名為“希壤”的社交App,并在12月21日正式開放内測。從百度的介紹來看,希壤将提供給使用者一個虛拟身份,然後在虛拟世界中與好友展開互動。

就目前體驗希壤的使用者回報來看,希壤更像是一款僅具備語音交流功能的網絡遊戲,隻是目前因為玩法缺乏而體驗較差。不過百度也曾提到,未來會引入更多開發者、使用者以完善生态。可以想見,若是希壤真的成為了百度口中“永久存續的多人互動虛拟世界”,那麼它提高使用者粘性的能力無疑要強過百度長期無進展的遊戲業務,所帶來的創收機會也将不計其數。

百度與遊戲的蜜月期早就結束了

希壤宣傳圖,圖檔來自百度VR官網

當然,元宇宙業務的風險同樣不會少:在這一概念剛剛被炒熱的當下,誰能保證它未來的主流形态就是百度押注的這般呢?當百度在“希壤”締造出的虛拟世界中沾沾自喜時,或許也該想想數年前多酷的命運——畢竟,誰也不希望“航母計劃”後的一系列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