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陪李隆基創業的糟糠之妻,李隆基移情别戀,果斷将其抛棄

武則天去世後,唐中宗李顯得以複位。但這位皇帝生性懦弱,于是即位後不久皇權又旁落到了皇後韋氏和女兒安樂公主手中。這對母女淫亂後宮不說,還想學習武則天成就一代女皇霸業。但不巧的是,韋皇後沒有武皇後的造化,遇上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這樣強勁的對手。

于是經過一番密謀,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于唐隆元年(710年)發動唐隆政變。這場政變很順利,畢竟韋皇後之是以能專權完全因為李顯的軟弱可欺,手段遠不及武則天。唐隆政變後,李隆基的父親唐睿宗李旦得以複位。但李旦重新登基兩年後,即禅位給了李隆基。

她是陪李隆基創業的糟糠之妻,李隆基移情别戀,果斷将其抛棄

而在李隆基密謀唐隆政變時,他的元配妻子王氏在幕後協助李隆基也出了不少力。當時的王家雖然比不上李家,但王氏也算是名門之後,她的先祖是南朝梁的冀州刺史王神念,父親王仁皎,哥哥王守一也都是唐朝官員。李隆基做臨淄王時,聘娶王氏為妃,算得上是陪李隆基創業的糟糠之妻了。

李隆基先後發動了唐隆政變和先天政變奪取了最高權力,但李隆基做了皇帝王氏卻上了年紀。此時的李隆基正處在人生最光鮮的時刻,正下定決心恢複唐朝偉業,把年号都改為了開元。李隆基成功了,王氏卻老了。和所有的糟糠之妻一樣,王氏并沒有得到想要的回報。

她是陪李隆基創業的糟糠之妻,李隆基移情别戀,果斷将其抛棄

可能剛結婚那會兒,他們夫妻的感情還可以。但自從李隆基登上皇位,那種色衰愛弛的悲劇色彩,在王氏的身上是變得越來越濃厚。盡管李隆基即位之初,便立王氏做了皇後。但那不過是一種儀式罷了,王氏這時不僅老了,而且還沒有生出兒子。再加上李隆基後來遇見了武惠妃,是以在皇帝面前,王氏變得越來越輕。

終于有一天,李隆基有了想廢黜王氏的念頭。再加上武惠妃因為得到了李隆基的專寵,也早就有了想取代王氏的想法,經常吹耳邊風。王氏對武惠妃恨得咬牙切齒,也時常在李隆基面前發牢騷,但那種哭鬧上吊的做法,是很難挽回一個皇帝的移情别戀的,隻能讓李隆基越來越讨厭她。

她是陪李隆基創業的糟糠之妻,李隆基移情别戀,果斷将其抛棄

後來李隆基找來了秘書監姜皎,與他秘密商議以皇後無子為由廢了王氏。但不料時候姜皎把這次的私密會議内容告訴了王氏,結果姜皎白白挨了六十杖,後被流放到了欽州,死在了路上。姜皎的弟弟和家人也都受到了牽連。雖然姜皎的洩密,并沒有對王氏的地位産生什麼積極的作用。但王氏的哥哥王守一是以緊張了起來。

王守一擔心妹妹後位不保,于是暗中請來了一位發号為明悟的和尚,祭拜南鬥與北鬥,然後用霹靂木刻上天地文與李隆基的名字,讓王皇後王氏佩帶,說這樣可以保佑王氏早生貴子,還能跟武則天相比。皇家素來讨厭巫蠱之事,隔牆有耳,況且他們的對手正千方百計找他們的短處呢,這件事很快便被居心叵測者揭發。

她是陪李隆基創業的糟糠之妻,李隆基移情别戀,果斷将其抛棄

也許王守一和王氏并沒有想要害李隆基的意思,但這事兒是真事兒。結果唐玄宗派人一查人贓并獲,王氏百口莫辯。是以,李隆基雷霆大怒廢王氏為庶人,然後賜死了王守一。正所謂求神告佛不如靠自己,人間的事兒還得人自己去解決,靠老天靠鬼神是靠不住的。王氏兄妹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鑒。

不過李隆基做的也的确過分,是以當時有個詩人王諲就作了一篇《翠羽帳賦》諷刺李隆基。這一點在《新唐書》中就有所展現,其中有這樣的記載“後宮思慕之(王皇後),帝亦悔。”意即不僅後宮的人思念她,李隆基也後悔了。可見王氏當時并沒有犯什麼大錯,完全是李隆基移情别戀,被色欲沖昏了頭腦。

她是陪李隆基創業的糟糠之妻,李隆基移情别戀,果斷将其抛棄

王氏被廢兩個多月後便懷恨去世,王氏死後李隆基下诏按照一品禮将她葬在了無相寺。唐代宗即位後,又恢複了王氏的皇後封号。人間的事還得人自己解決,求神問蔔皆枉然。王皇後在嫁給李隆基之初,或許抱着和這個男人相守一生白頭到老的決心。但怎奈李隆基無情,善始不能善終,遇見了年輕漂亮武惠妃便抛棄了陪他艱苦創業的王氏。

也難怪李隆基後來碰上安史之亂,親手葬送了自己開創的極盛之世。這或許就是冥冥之中的果報吧!一個人可以造業,但必定要為其所造之業負全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