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素有"江西後花園"之稱的廬山市,充分利用其獨特的自然生态資源和人文曆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山茶種植,做大做強"玉山雲"品牌,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實作了"生态宜居性"的要求,努力打造"村"五位一體有機結合, 人、茶、文化旅遊"通過品種改進、基地拓展、茶葉企業培育、農業大隊整合、品牌重塑等舉措。

茶農們正在廬山市的海耀茶博園采摘新鮮葉子。
東林玉麓茶文化産業園吳老風基地茶農正在采摘新鮮葉子。
海河鎮标準化茶園。
在廬山市的海鹽茶博園,茶農們正在加工廬山雲霧茶。
在廬山市的海鹽茶博園,茶農們正在加工廬山雲霧茶。随着龍頭企業的發展,廬山市的茶葉生産已逐漸規範化。
廬山市地處河西北,坐擁廬山和鄱陽湖的著名湖泊,環境優雅,空氣清新,集天然"水吧""氧吧"于一體,廬山境内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外古今著名的避暑勝地和廬山雲茶産區。廬山地區海拔300-1200米,位于北緯30度世界級優質茶金生産帶,常年雲層雲密布,土壤類型多樣,有機質豐富,為茶葉生長提供了完美的生态地理環境。坐落在廬山"綠海"的茶園裡,一排茶樹蜿蜒曲折,猶如大地的指紋,價值和氣質都不錯,美觀。
為加強茶産業,地方黨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先後出台了《玉山市名茶泉發展規劃》《玉山市雲茶現代農業産業園總體規劃》,高标準高起點規劃,建設茶産業,帶動鄉村振興"玉山模式";積極承接廬山茶黨、九江國際茶葉名泉博覽會、茶文化節等專項推廣活動,編纂出版《玉山茶書》,以整合茶葉品牌,弘揚茶文化,振興茶葉産業,精心搭建技術交流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
做大茶産業,促進鄉村振興。廬山市15個"十三五"貧困村中有5個以茶葉産業為龍頭産業,脫貧攻堅,形成了廬陵鎮、東山林場、海河鎮、白鹭鎮、溫泉鎮等茶葉特有鄉鎮。桃花源、茶林農場、玉景村、高嘉嶺、白河研究所、捕馬嶺等衆多茶葉專業村落、茶園相關從業人員2萬餘人,通過主要利益經營環節,帶動200多戶家庭脫貧增收。桃花園村是廬山市的溫泉小鎮,是"一村一産"茶産業的專業村,近年來,該村通過在村裡種植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吸引了農民打工增收緻富。廬山市桃花源帥茶專業合作社吸收茶園正規勞工30餘人,其中貧困戶5戶,戶籍戶已增加收入5000餘元。
目前,廬山市茶葉總面積3325萬畝,通過有機茶葉生産示範4家企業,一個面積4500多畝,有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7家,專業合作社90多家,形成了茶葉生産、加工、銷售、物流、文化旅遊、科研、休閑體驗等産業鍊, 年産幹茶1000多噸,茶葉相關産值8億元。2020年,廬山雲茶在中國茶區公有品牌市值榜單中排名第17位,品牌市值30.33億元。
來源:新華社
編輯:葉毅
編輯:熊環塘
評論:李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