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廬山雲霧茶——茶文化一、種植曆史二、種植環境與條件三、美麗傳說四、功效作用

作者:與君知

茶聖陸羽于公元758年撰寫《茶經》一書,該書一經出版就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飲茶的熱潮,飲茶之風于唐朝風靡始。據有關資料記載,在我國,茶葉最早為藥用;據《華陽國志》記載,周武王伐纣後,有的周邊小國以茶葉作為貢品進獻,到春秋戰國時期,茶已成為一種飲品了。由此可知,我國的飲茶曆史十分悠久。

作為茶品大國,我國茶品種類繁多,例如洞庭湖碧螺春、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竹葉青等等。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廬山雲霧茶之是以從衆多茶葉中脫穎而出,原因在于這一茶品于清朝帝王的壽誕宴——萬壽宴中,作為麗人獻茗出現,是滿漢全席中的名飲。

廬山雲霧茶——茶文化一、種植曆史二、種植環境與條件三、美麗傳說四、功效作用

廬山種茶始于西漢,在北宋時期一度作為貢品進獻朝堂;據《廬山志》記載:廬山雲霧茶“出遊鳥雀銜種而來,傳播于岩隙石罅······”。相傳東漢佛教傳入我國,佛教教徒就結舍于廬山,在山上種茶采茗;詩魔白居易,曾往廬山峰挖藥種茶,并作詩:“長松樹下小溪頭,斑鹿胎巾白布裘,藥圃茶園為産業,野麋林鹳是交遊”。到了明代,開山鼻祖朱元璋由于在廬山一帶作戰屯兵,廬山茶是以而著名。

廬山雲霧茶——茶文化一、種植曆史二、種植環境與條件三、美麗傳說四、功效作用

“高山雲霧出好茶”,這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廬山雲霧茶的好品質,關鍵就在于廬山這一優越的地理環境。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北鄰長江,南面鄱陽湖,山峰多懸崖峭壁,峽谷幽深,縱橫交錯,林木茂密,泉水潺潺,霧氣騰騰,蔚成雲霧;而正是這缭繞的雲霧,使得山中的晝夜溫差較大,有利于茶葉中合成更多的芳香物質;同時呢,廬山上的土壤多為酸性土壤,這給這一茶葉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土壤生長條件;年均氣溫較低,兩面鄰水,且位于南方,雨水豐沛,再加上海拔較高,易形成地形雨,土壤濕潤,水分充足,為廬山雲霧茶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外部條件。

不僅僅如此,一種好茶的産出,光有良好的外部條件是不夠的,這一茶樹,耐寒性極強,發芽整齊,條索粗壯;内外部兩種優越條件的結合才能造就出這一皇家極品茶。

廬山雲霧茶茶芽肥多毫,條索緊湊,葉秀麗,香味持久,滋味醇厚,茶湯清亮,葉勻綠,此為“六絕”。成品茶色澤深綠偏黑,泡開後葉片碧綠,香氣濃郁,流香舌尖。制作的過程較為繁複;首先,是于4月或5月初采摘,标準是一芽一葉;第二步是殺青,手法是雙手抛炒,抖悶結合,時間為6~7分鐘;第三步是抖散,第四步是揉撚保證80%以上成條,第五步為初幹,第六步為搓條,也就是讓茶葉進一步的散發水分,第七步是做毫,将茶條進一步地緊緻;最後一步,再幹,這一系列的制作過程都需要純手工的制作,若不然,就制作不出廬山雲霧茶獨有的味道了。正是以,該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聞名中外。

廬山雲霧茶——茶文化一、種植曆史二、種植環境與條件三、美麗傳說四、功效作用

廬山雲霧茶的産生有一個美麗又奇幻的傳說。相傳齊天大聖孫悟空在花果山當猴王時,十分想喝玉皇大帝每次在盛宴上喝的仙茶,他呢就一個跟鬥翻到了天上去尋找那種仙茶;忽然呢,他就看到了九州南國的一座山上一片碧綠,用他那火眼金睛一看,竟然就是一片茶樹林,而當時正值金秋時節,茶樹已結出茶籽,而孫悟空又不知道如何采摘;恰逢此時一群多情鳥從遠處飛來,孫大聖就問他們能不能幫忙采摘茶樹籽,多青鳥欣然答應幫忙,采過之後一個個銜着茶籽向花果山飛去;誰知在飛過廬山上空時被它的美景吸引住了,多情鳥一個個接連地唱起歌來,而茶籽也就掉落在了廬山上。

從此,雲霧環繞的廬山上便生長出一顆顆茶樹,這也就是後來著名的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茶文化一、種植曆史二、種植環境與條件三、美麗傳說四、功效作用

雲霧茶風味獨特,茶葉裡含有單甯,芳香油類,維生素等,怡神止瀉,幫助消化,殺菌消毒,防止腸胃感染,預防壞血病等等。我國開國元勳朱德曾著有來稱贊廬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可見其功效之多,之強。

在第二、三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上,廬山雲霧茶均被評為金獎,曾作為皇帝壽宴上的一道名飲,可見當時這種茶的價值之高。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廬山雲霧茶獲得了迅速的發展,普通的老百姓也能有機會喝到這從前隻有皇家貴胄才能喝到的茶葉。

據評估,“廬山雲霧茶”這一品牌價值10.99億,而市面上的這種茶價格起伏比較大,一般的100元左右一斤,品質好的1000元左右一斤,我們要學會鑒别區分。

我們在購買的時候,第一步,要先看幹茶,顔色要界于黃綠與青綠之間;第二是要聞香氣,香氣要清香濃郁且持久;第三是要看外形,外形要條索緊結,老嫩均勻;最後一步是嘗滋味,口感要非常醇和爽口,回甘生津。符合這四個要求的茶葉才為上品茶。

就像我們現在各種樂器考級一樣,廬山雲霧茶也是分等級的。根據采摘時間不同,它分為明前茶、清明茶、谷雨茶、夏茶、秋茶五個等級,其中越是越是早春的茶越是昂貴。

滿漢全席中的麗人獻茗的做法也是十分講究的,好的沖泡方法才能激發出茶的香味,燙杯、茶與水的比例、水溫、泡茶的手法、重泡,每一步都不能少,都要做到完美。試想一下,當一個個美麗的少女排成一長列整齊地進入大殿,飄飄彩衣,迷人芬芳,手捧青花瓷器,金色的茶湯在瓷白的杯子中随着少女的步伐微微蕩漾,茶香缭繞,與那滿屋珍馐的馥郁香氣混合在一起,竟是一種奇異誘人的奇特芳香。

參考文獻:

1、吳宗慈、胡克沛,《廬山志》

2、(清)紀昀,《四庫全書》

3、陸羽《茶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