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坐籃子吊進皇宮,崇祯連問三個問題,袁崇煥無言以對:我死得不冤

公元1630年8月的一天,北京城内人頭攢動,人們不約而同地來到刑場,因為這裡馬上要處死一個罪大惡極的“漢奸”,負責監刑的官員讀完了此人的罪狀,下令将他淩遲處死。在行刑過程中,那人每被割一刀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台下就是一片歡呼聲。能讓整個京城的老百姓恨得咬牙切齒,此人既不是禍國亂政的宦官,也不是欺上瞞下的東林黨,他是明朝負責鎮守遼東的督師袁崇煥,是解救明朝于危難之中的大功臣。這樣一個于國有功的人,為何下場會這麼凄慘?

坐籃子吊進皇宮,崇祯連問三個問題,袁崇煥無言以對:我死得不冤

袁崇煥

說起袁崇煥這個人,明清之際的學者都說他是可以與嶽飛齊名的民族英雄,隻是兩個人空有報國之心,卻都遇上了昏君,是以才死的不明不白。然而通過史書中對于袁崇煥的記載,再結合他的生平經曆,現代人認為袁崇煥其實死的并不冤。他作為一個鎮守遼東有功的将領,本來可以平步青雲,但就是因為他在政治方面的幼稚,和性格中的諸多缺陷,導緻了他鮮血淋漓的下場。

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是靠着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二十三歲考中舉人,三十五歲考中進士,之後就一直在地方和中央擔任知縣,是一個沒有什麼存在感的芝麻小官。袁崇煥官職雖小,可是卻志在邊疆,他一直認為自己很有領兵打仗的才能,空閑的時候還喜歡研究兵法,對于邊疆要事更是上心。有一年他回京觐見天啟皇帝,對于邊疆問題的分析非常得當,每一個字都直指天啟皇帝的擔憂,是以天啟皇帝破格讓他在兵部任職。

坐籃子吊進皇宮,崇祯連問三個問題,袁崇煥無言以對:我死得不冤

紅夷大炮

從萬曆年間開始,遼東地區已經是虎踞龍盤,關外的蒙古和後金逐漸強大,到了天啟時代,明軍已經不是他們的對手,這些人随時都有可能入關,取代大明天下。當時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隻要有人被派到遼東去,那就相當于宣判了死刑,因為滿人和蒙古人隔三差五就會兵臨城下,負責鎮守遼東的将領根本就沒有活着的希望。

可袁崇煥何許人也?衆将領甯可被砍頭也不去的遼東,他居然主動請示前往,在山海關前他立下豪言壯語:“給我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就能守住這裡”。天啟皇帝聽了十分感動,立刻就讓他奔赴遼東前線,大臣和将領們聽說這個從來沒打過仗的文官去前線,卻一個個笑得直不起腰,在他們眼裡,袁崇煥這是去給後金和蒙古當箭靶子了,一定是有去無回。

坐籃子吊進皇宮,崇祯連問三個問題,袁崇煥無言以對:我死得不冤

努爾哈赤

公元1626年,後金大汗努爾哈赤率領全國30萬兵力進攻遼東,很快就打到了袁崇煥駐守的甯遠城下。此時袁崇煥的軍隊隻有一萬人,要與後金30萬人對抗談何容易,可袁崇煥愣是将戰局扭轉,還把努爾哈赤送上了西天。原來袁崇煥的隊伍中,有一樣後金沒有的東西,那就是葡萄牙人造的紅衣大炮,袁崇煥幾炮轟下去,後金士兵死傷慘重,不得不撤回營地。

那一天努爾哈赤正在軍帳中休息,突然被他的帳篷被一顆從天而降的炮彈擊中,努爾哈赤當時就不省人事,後金部隊一看主帥都沒了,于是趕緊撤兵回老家。這顆炮彈正是袁崇煥的部隊打中的,他們本來就是想胡亂轟炸一通,沒想到轟得那麼準,把好幾裡地之外的努爾哈赤給轟了個不省人事,回到後金不久就去世了。這次勝利史稱“甯遠大捷”,事後袁崇煥被封為兵部侍郎和遼東巡撫。

俗話說“爬得越高,摔得越慘”,在同年明軍取得的“甯錦大捷”中,由于袁崇煥堅守甯遠城,而遲遲沒有去救援錦州,是以遭到其他将領的彈劾,袁崇煥心高氣傲,一氣之下就辭官回家了。袁崇煥回家僅僅一年,天啟皇帝就駕崩了,繼位的崇祯皇帝對朝廷進行了大清洗,将他的眼中釘都除掉之後,崇祯的目光又投向了邊疆。他遍巡朝廷内外,都沒有發現一個可以領兵打仗的将帥之才,在大臣們的推薦之下,崇祯皇帝重新啟用了袁崇煥,并封他為兵部尚書。

為了表示對袁崇煥的信任,崇祯皇帝親自走下大殿,到平台上迎接他,袁崇煥激動得不知所措,性格沖動的他居然對皇帝誇下了海口,說自己五年之内就能收複遼東,把崇祯皇帝高興的差點蹦起來。可是沖動過後,袁崇煥又冷靜了下來,他知道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在五年之内收複遼東,以明軍目前的能力,能把後金抵擋在山海關之外就不錯了。可是牛皮已經吹出去了,總要想個辦法糊弄皇帝,于是袁崇煥問崇祯皇帝要錢糧、要權力,崇祯認為他是真的有收複遼東的決心,是以答應了他所有的要求。

坐籃子吊進皇宮,崇祯連問三個問題,袁崇煥無言以對:我死得不冤

皇太極

袁崇煥重回遼東之後,不僅訓練了一支英勇善戰,可以與後金部隊作戰的騎兵部隊,還建立了固若金湯的關甯防線,讓剛剛繼位立志為父報仇的皇太極恨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可是不久之後,袁崇煥就幹了一件轟動朝野的大事,他居然沒有向皇帝請示,就把遼東總兵毛文龍殺了。

毛文龍這個人,從來都是目無王法,橫行霸道慣了,可就是在帶兵打仗方面獨占鳌頭,是以被封為遼東總兵,是正一品武将。毛文龍當時駐紮的皮島,位于後金大後方,也就是說隻要皇太極敢來打遼東,他就在後方偷襲後金軍隊,這樣皇太極就會畏首畏尾,不可能進入山海關。

可是袁崇煥上任後,卻看毛文龍橫豎不順眼,欲除之而後快。1629年8月,袁崇煥以閱兵為由來到皮島,當即就讓人把毛文龍抓起來,宣讀了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之後,不由分說的就把他斬首了。要知道處死毛文龍這樣的一品武将,是要皇帝親自下旨才可以的,否則就是欺君之罪。袁崇煥看人家不順眼就殺人,将來後金進攻遼東,沒有了後顧之憂,後果将不堪設想。

崇祯皇帝知道毛文龍被殺了,氣的差點吐血,可是人已經死了,兵權都在袁崇煥手裡,他怎麼可能輕易地處置袁崇煥呢?于是崇祯皇帝下了一道嘉獎令給袁崇煥,說他殺毛文龍殺得好,朕早就想殺他了,還鼓勵袁崇煥以後要好好對抗敵人,不要因為此事自責。話雖然說得漂亮,但是崇祯已經把這筆賬記在心裡了,袁崇煥不久之後做的另一件事,則成功激起了崇祯的殺心。

坐籃子吊進皇宮,崇祯連問三個問題,袁崇煥無言以對:我死得不冤

毛文龍

1629年,後金和蒙古發生了災荒,因為他們都是遊牧民族,是以并沒有多少存糧,隻能向明朝買糧食。糧食在當時是戰略物資,不可以輕易買賣,袁崇煥這一次不敢自己做主,上書請奏崇祯該如何處理?崇祯考慮到蒙古和後金的聯系并不緊密,把糧食賣給蒙古不會有什麼危害,是以下令袁崇煥可以把糧食賣給蒙古人,但是必須按照人頭數量賣,不能大量的賣給他們,防止他們把糧食轉手賣給後金。

可袁崇煥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把皇帝的話當成耳旁風,将大量的糧食賣給了蒙古,果然不出崇祯所料,蒙古人把糧食又賣給了後金,幫助後金成功的度過了饑荒。從饑荒中緩過來的後金,于1629年十月在皇太極的帶領下,起兵十萬向中原進發,他們繞過了關甯防線,改道遼西南下,直奔北京城而去。袁崇煥聽說後火急火燎地往北京趕,終于算是比皇太極早到了一天,可是袁崇煥到了京城不和皇太極打仗,反而指令部隊原地休息,跟在皇太極的隊伍後面轉悠。

其實袁崇煥想得很好,他想以整座北京城為固守城池,在此堅守不出,等到把皇太極的隊伍拖得人困馬乏,沒有任何補給進來,再痛打他們。按照當時明軍和後金的作戰能力對比,明軍的确是沒有任何勝算,固守城池是最好的辦法,可是袁崇煥這麼做,卻不跟皇帝說,讓崇祯皇帝誤以為他要投降。而且袁崇煥讓部隊在此休息,又和皇太極整天兜兜轉轉,怎麼可能不讓人懷疑他,當時京城中人人都說袁崇煥已經做了漢奸。

此時崇祯皇帝仍然隐忍不發,因為他的軍隊都在袁崇煥手裡,等到過了兩個多月,袁崇煥把皇太極打跑了之後,憤怒的崇祯皇帝才下令讓袁崇煥進宮。聖旨中讓袁崇煥不準帶一兵一卒,也不許帶武器,不可以走城門,而是用一個大籃子把他吊進了皇宮。崇祯皇帝一見到袁崇煥就問了他三個問題:為什麼要殺毛文龍?為什麼要賣糧食給蒙古人?後金為什麼能長驅直入?這三個問題,袁崇煥就算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隻好待在原地不說話,暴怒的崇祯皇帝立刻命人将他抓進了錦衣衛诏獄。

坐籃子吊進皇宮,崇祯連問三個問題,袁崇煥無言以對:我死得不冤

崇祯皇帝

由于袁崇煥平時樹敵太多,是以很快就有人拿出袁崇煥和内閣大臣錢龍錫勾結的罪證,邊關将領勾結内閣大臣是死罪,崇祯皇帝新賬舊賬一起算,下旨将袁崇煥淩遲處死。因為受到袁崇煥是漢奸的輿論誤導,是以北京城的老百姓都把他當成了大漢奸,當時每割下一片袁崇煥的肉,都有人花重金去買,是真正的痛恨袁崇煥到了骨子裡。

一心為國的袁崇煥,就這樣慘死于酷刑之下,他死後明朝又少了一個頂梁柱,已經處在滅亡的邊緣了,可惜直到明朝滅亡,大家還是認為袁崇煥是大漢奸。直到一百多年後乾隆為他翻案,人們這才知道袁崇煥是民族英雄,是大明的忠臣。袁崇煥的死,既有皇帝的不信任也有他自身的性格缺陷,如果他的性格不那麼沖動,如果他做事時能夠與皇帝商量,不事事都自作主張,恐怕也不會有那麼悲慘的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