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前言

努爾哈赤,一個身懷野心的猛虎,崛起于東北邊陲。然而,明朝為何沒有提前滅了他?反而眼看着他慢慢做大,這引發了曆史學者們的深思。努爾哈赤的崛起,既是東北邊疆的震動,也是明朝對内外政策的挑戰。

當我們回顧明朝後期的曆史時,不禁要問:明朝為什麼沒有及時扼制住崛起中的努爾哈赤,而任由他一步步成長為最終掀翻大明王朝的重要力量?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麼樣的故事?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蒙古威脅下的明朝邊境防線

自從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北方蒙古勢力就一直是明朝最大的安全隐患。作為明朝的祖訓,禦敵保邊無疑是明朝統治者們最重要的職責之一。

在朱元璋時期,他即位不久就開始了針對北元的一系列戰争。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軍在太原大敗北元軍,取得了重要的戰略勝利。此後,又先後打響了沈兒裕之戰和嶺北之戰,徹底打擊了北元勢力在中國的根基。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到了朱棣時期,明朝的北伐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作為一代馬上皇帝,朱棣一生共發動了五次大規模的北伐,不但給北元勢力以沉重的打擊,也進一步鞏固了明朝在北方的統治地位。

在朱棣的這些戰争中,最為關鍵的一役當屬土木堡之戰。這場戰役雖然最終以明軍的慘敗告終,但也讓明朝徹底擊垮了北元的主體力量。此後,北元勢力分裂成了幾個較為獨立的部落,互相之間難有大的動作。

對于明朝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好事。自此之後,蒙古人雖然偶爾還會來"轉悠一圈",但已經很難再對明朝構成多大的威脅了。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李成梁:扶植努爾哈赤的關鍵人物

然而就在明朝解決了北方蒙古的威脅之時,一股新的力量悄然興起,那就是女真部落。這個曾經被明朝視為可有可無的小部落,在一個人的帶領下,居然最終崛起成為了動搖大明王朝根基的重要力量。這個人就是努爾哈赤。

而導緻努爾哈赤得以順利崛起的關鍵人物,正是被明軍視為守護遼東邊境的總兵李成梁。李成梁出身于遼東鐵嶺衛,自少年時期就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終于在隆慶元年(1567年)升任為遼東總兵,負責守衛險要的遼東邊疆。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上任後的李成梁,迅速整頓了遼東的軍事力量。他招募精兵,整頓軍紀,使遼東的明軍戰鬥力大幅提升,先後擊退了蒙古和女真等部族的多次侵擾,為大明王朝守衛了這片重要的邊疆。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遼東的控制,李成梁在萬曆元年(1573年)還向明朝廷提議修築了寬甸六堡。這一項工程的完成,大大增強了明軍在遼東地區的實際控制力。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件小事卻徹底改變了局勢的走向。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裴承祖之死引發了努爾哈赤的崛起

這件小事就發生在萬曆二年(1574年)的夏天。當時,建州女真各部落之間正處于一片戰亂之中。有一名叫奈兒秃的女真将領,在被建州女真古勒寨首領王杲追殺時,逃到了附近的明軍駐地請求庇護。

撫順守備裴承祖二話不說,就準許了奈兒秃的請求,并收留了他。然而這一做法,卻惹惱了王杲。他一氣之下,便在撫順馬市上設計殺害了裴承祖。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大明朝廷當然不能容忍這種對自家軍官的暴行,于是一道诏令下達,指令遼東總兵李成梁前去征讨殺害裴承祖的王杲。

李成梁接到诏令後,迅速點起了六萬大軍殺奔而去。經過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他就攻下了王杲的根據地古勒山城,王杲被迫逃亡。

次年,王杲再次率軍反攻,卻再次被李成梁擊敗,損失慘重,甚至連家園都失去了。無家可歸的王杲,隻得投奔哈達女真部落。不料在那裡,他竟被哈達部落首領給捉了,送到北京遭到淩遲處死。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然而,王杲的兩個兒子阿台和阿海,卻僥幸逃脫,逃回了古勒寨,準備随時報仇雪恨。這一系列的事件,無疑讓李成梁落入了一個糾纏不清的泥沼。

為了防範阿台和阿海的複仇,李成梁不得不再次出兵。這次他找到了建州女真另一部落的首領尼堪外蘭,在對方的幫助下,終于攻破了古勒寨,斬殺了阿海,逼迫阿台逃逸。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覺昌安父子遭殃,努爾哈赤由此興起

然而這個戰果的背後,卻埋下了一顆伏筆。作為戰争的準備工作,李成梁的下屬覺昌安主動請纓,表示可以進入古勒寨,勸降阿台。李成梁欣然同意了。

誰知覺昌安與尼堪外蘭之間,竟然另有一番勾當。尼堪外蘭趁着覺昌安進城的機會,竟然揮師攻城,聲稱隻要殺死當時的城主阿台,他就能當上城主。

這一舉動,立刻引發了城中人心的動搖。阿台就這樣喪生在了自己人的刀下,古勒寨也很快被明軍占領。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而在這場混戰中,曾經奉命進城勸降的覺昌安和他的兒子塔克世,也不幸被明軍誤殺。這對父子,恰恰都是女真人,是以在亂軍之中很容易被認錯。

這一下可激怒了覺昌安的嫡長子,努爾哈赤。他此前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年輕人,但這件事卻徹底激發了他的仇恨和複仇欲望。

努爾哈赤找到李成梁,向他質問父親和祖父被殺的緣由。然而李成梁心裡明白這是自己一時判斷失誤所造成的,便想通過賠禮道歉來緩和關系。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于是,李成梁不僅沒有責備努爾哈赤,反而特意讓他承襲了父祖的職位和地盤。這一舉動,無疑為努爾哈赤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自此之後,努爾哈赤開始正式登上曆史舞台。他雖然心懷怨恨,但在面對李成梁的時候卻選擇了隐忍和順從。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制衡政策助力努爾哈赤崛起

對于李成梁的這種做法,曆史學家們有三種主流的解釋:一種是說,李成梁被努爾哈赤徹底欺騙了。面對努爾哈赤百依百順的态度,李成梁逐漸放下了戒備心,最終縱容了對方的發展。

另一種則認為,這是明朝向來對待北方少數民族的慣用手段。明朝從來沒有真正征服過這些部落,而是一直采取制衡政策,讓他們内耗,不許任何一方過于強大。在這個前提下,努爾哈赤剛嶄露頭角時,自然不在他們的打擊範圍之内。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李成梁是出于"養寇自重"的考慮。作為遼東二十年的總兵,李成梁手握大權,利益豐厚,自然遭人嫉妒。

而能穩穩當當地坐在這個位置的關鍵,正是有一個威脅遼東的勢力需要他來控制。在這種情況下,李成梁自然會選擇對努爾哈赤百依百順,任他發展壯大。

無論是哪一種解釋,事實上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明朝沒能及時扼制住努爾哈赤的崛起,反而任由對方一步步成長為最終覆滅大明的重要力量。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努爾哈赤乘勢而起,最終建立後金

在李成梁的縱容和庇護下,努爾哈赤的勢力迅速壯大。他先後統一了建州、喜峰、哈達等多個女真部落,成為了整個女真地區的實際霸主。

到了萬曆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更是殺害了建州女真首領堪外蘭,從此成為女真第一大酋長。此後十幾年裡,他繼續擴張勢力,先後征服了喜山、通稱等部落,逐漸完成了女真各部落的大體統一。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終于大獲全勝,正式建立了後金政權,自立為汗,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王朝。在這個過程中,明朝雖然也曾試圖幹預,但總是以失敗告終。直到1601年,李成梁重新回到遼東,試圖通過拉攏舒爾哈齊來對抗努爾哈赤,但最終也是畫蛇添足,徒增麻煩。

1606年,為了應對努爾哈赤的持續壓力,李成梁不得不放棄了當初自己設計建立的寬甸六堡,并遷移了大量百姓到内地。這一做法雖然暫時緩解了遼東的局勢,但卻遭到了輿論的強烈譴責。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最終,李成梁在這場持久戰中也是敗下陣來。1608年,他再次被罷免,此後再也無人能夠控制住崛起中的努爾哈赤。

1615年,李成梁在北京逝世。次年,努爾哈赤正式對明朝宣戰,建立後金政權。這也标志着明朝最後一道防線的陷落,至此,明朝的滅亡之路已經不可逆轉了。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無論是出于欺騙還是養寇自重,李成梁的這些做法,都為最終導緻明朝覆滅的努爾哈赤,鋪平了道路。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年輕人,憑借着自身的智慧和勇氣,成功掌控了整個女真地區,并最終成為了動搖大明根基的關鍵力量。

另一方面,明朝自身在治理上的問題,也為努爾哈赤的崛起創造了有利條件。從朱元璋到朱棣,明朝一直将北方蒙古人視為頭号敵人,是以一直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與蒙古的對抗上。而對于眼下還不被重視的女真部落,明朝的防範措施自然就不夠及時和有力。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直到努爾哈赤已經成長為氣吞山河的強大存在時,明朝才意識到自己的失策。但為時已晚,遼東局勢已經無法控制,明軍節節敗退,最終大明王朝就此走向了滅亡的命運。

拱手讓給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年輕人,成為了明朝犯下的最為緻命的錯誤。這不僅害了明朝,也害了明朝臣民,曆史給我們的教訓實在是太沉重了......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明朝為何沒提前滅了他?反倒看他慢慢做大

結語

作為明朝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崇祯帝在喪失江山之後,一生都無法擺脫這個陰影。然而當他站在絞刑架前俯視這片土地時,恐怕他也難以想象,導緻明朝覆滅的罪魁禍首,竟隐藏在一個看似平凡的遼東總兵身上。

曆史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演繹着令人不可思議的劇本。我們今天回顧這段曆史,難免會感歎:如果當年的李成梁能夠及時識破努爾哈赤的野心,采取有力的遏制措施,又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