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國演義》中的說客,人們總會想起諸葛亮、賈诩、荀彧這些明星級謀士。但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是一個隻露了幾面就領了便當的小角色。别看死得快,他可是三國中第一個出場的說客,并憑三寸不爛之舌,兩次改變了三國的勢力格局。是以,他雖然算不上明星,但至少是一顆散發過璀璨光芒的流星。
這個人,就是先後把呂布和董卓玩弄于鼓掌之上的李肅。
《三國演義》中第一個大忽悠:把呂布變成三姓家奴
李肅出場時,作者給的待遇很低,和群演差不多。
當時董卓剛剛進京,想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在董卓的武力威脅下,百官都不敢吭聲,隻有荊州刺史丁原公然反對。董卓想弄死丁原,可又打不過丁原的義子呂布。是以董卓就召集部下商量,說要是把呂布弄過來當馬仔,那他圖謀天下的大事就妥了。
這時,李肅出場了。《三國演義》這樣說的:
賬下一人出曰:“某與呂布同鄉,足知其人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主公,可乎?”卓大喜,觀其人,乃虎贲中郎将李肅。
沒背景,沒特寫,從出場看,妥妥一個小配角。但配角李肅一出場,就改變了三國的勢力格局:他成功說服了呂布。
這個說服過程行文不長,但有很多溝通技巧,我們簡單說一下。
第一個技巧,拉關系套近乎。
李肅以老鄉的身份,迅速跟呂布拉近關系。兄弟你最近咋樣啊,過得好不好啊。聽說你心有大志,哥哥我很高興啊,正好得了一匹赤兔馬,送給兄弟你用正合适。
呂布見了老鄉,本就有一份香火情在,而且老鄉還給自己帶了豪禮,當然不會冷場,氣氛就此熱絡了起來。
你可别小看“拉關系套近乎”的能力,這在心理學上叫“建構一個内群體”,是提升親密關系的重要技巧。
第二個技巧,換位思考,從呂布利益出發。
我們都習慣以己度人,對别人很難做到感同身受。但說客不同,他們會假裝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來觀察事物,這正是他們厲害的地方。
比如李肅,他輕松洞察到以呂布天下無雙的武力,不可能甘心蝸居丁原這座小廟。是以,兩人一混熟,李肅就以“有擎天駕海之才”卻“為何無奈而在人下”,先揚後抑,輕松激發出呂布的羞恥感,引導呂布重新思考自己的處境。
第三個技巧,用事實判斷而不是價值判斷來說服呂布。
引導呂布重新思考自己的處境後,李肅接下來的話也很有技巧,“如某之不才,尚加為虎贲中郎将;公若到彼,貴不可言。”
這句話一個典型的事實判斷,因為李肅知道呂布“見利忘義”的性格特點,是以應該用赤免馬、黃金、明珠和可期許的“貴不可言”來打動他。相反,如果換成“國家大義”之類的,和呂布講什麼“匡扶漢室”,估計呂布就沒什麼太大興趣了(價值判斷對關羽之類的人才有用)。
果然,呂布也不玩虛的,直接就問,那是不是我殺了丁原,這事就成了?
雙方一拍即合。呂布當夜就殺了丁原,當了投名狀,投靠董卓,還認了董卓當義父。
一場完美的忽悠就此完成。李肅用三寸不爛之舌,把呂布變成了“三姓家奴”,一舉改變了當時的勢力格局。
忽悠完呂布,又忽悠死董卓
李肅成功了,但心中卻滿是怨恨,因為“不得升用”。他立下了大功,董卓卻沒怎麼重用他。
但李肅很快就獲得了新的機會。在王允的操盤下,董卓和呂布這對“父子”很快因為貂蟬反目成仇,最後王允和呂布密謀,假裝皇帝禅位,把董卓誘騙進皇宮殺掉。萬事俱備,就差說客,上次表現突出、且對董卓心懷怨恨的李肅,就成了最佳人選。
可李肅沒想到的是,董卓這次氣運不差,從郿塢到長安250裡,短短三天的路程,為阻止董卓送死,天降異相多達四次,差點把李肅愁死。(三國演義裡的老天很任性,也不知道向着誰,比如董卓,天降異相阻止他送死,可後來李傕郭汜厚葬董卓時,老天又打雷把棺材霹成齑粉。)
第一天,從郿塢出來,走了不到30裡,董卓的車輪就折了;改為騎馬,馬辔頭又斷了。董卓感覺有些不對勁,李肅連忙說,這是吉兆啊,太師您要接受禅位了,以後就該乘玉辇金鞍才對。董卓大喜,“吾心腹人所見甚明”。
第二天,走得好好的,突然狂風大作,濃霧遮天。董卓又覺得不對勁,李肅又說,這是好事啊,主公您要當皇帝了,天降異相,紅光紫霧,這是給您壯聲勢呢。董卓又是大喜,“吾心腹人所見甚明”。
當晚在長安城外安營紮寨,董卓聽到十多個小孩在外面唱“千裡草,何青青!十日蔔,不得生”。千裡草,放在一起是“董”字;十日蔔,放一起是“卓”字。董卓又問李肅,這童謠兇吉如何?李肅汗都要下來了,這麼明顯的“董卓将死”的寓意,你沒聽出來麼?好在李肅有急智,愣是解釋成了“劉氏要滅亡,董氏要興起”。董卓利令智昏,居然又一次相信了。
第三天清晨,董卓上朝,一個道士攔在路上。道士頭戴白巾,手持長竿竹竿上綁着一丈長的布,布上兩頭各寫一個“口”字。董卓又問李肅,這是咋回事啊?李肅心想,沒長眼睛麼,道士是給你戴孝呐,還告訴了你,要殺你的是呂布哎,但嘴裡推脫說,這人是個瘋子,趕走就是了。
等進了北掖門,伏兵四起,呂布一戟刺入董卓咽喉,董卓就此一命嗚呼。
可以說,董卓的死,絕對仰仗了李肅對人性的洞察。人總是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這叫“過度自信認知偏差”。董卓沉浸于要當皇帝的美夢之中,李肅就是利用這一點,因勢利導,将“兇兆”曲解為“吉兆”,一手将董卓送往了不歸路,又一次改變了當時的勢力格局。
陷人于不義,最終被呂布滅口
以李肅的謀略,似乎應該有個不錯的前程。可在《三國演義》中,李肅草草收場,很快就被呂布殺掉。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董卓死後,其女婿牛輔前來報仇。李肅作先鋒,白天打敗了牛輔,晚上卻被牛輔劫營,大敗。呂布以“挫傷銳氣”為由,将李肅斬殺,并将其頭顱懸挂于軍門之上。
勝敗乃兵家常事,若打一次敗仗就殺頭,那《三國演義》中除了趙雲,估計也沒幾個能活的了。是以,呂布殺李肅,打敗仗隻是一個借口。
其實呂布早就想殺李肅。當時需要一個人去忽悠董卓入朝,有人推薦了李肅,呂布就說:“昔日吾殺丁建陽,亦此人也。今若不去,吾先斬之。”
那呂布為啥要殺李肅呢?我們分析一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呂布認為李肅“陷他于不義”。
在當時的曆史環境下,“孝”是一種極其重要的道德規範,“百善孝為先”,“先有孝子,後有忠臣”,連國家選拔人才,都用“舉孝廉(孝子和廉吏)”的制度。是以,“弑父”是一種讓人根本無法接受的事情。人一旦做出這種事兒,在社會上就沒法立足了。
呂布殺的雖然是義父,但同樣讓當時的人們無法接受,肯定經常在背後指指點點,呂布的個人形象褲衩褲衩往下掉,一路跌破底線。呂布本人呢?每次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扪心自問,說不定也是以後悔過。
這一點,從十八路諸侯讨伐董卓時呂布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張飛喊出“三姓家奴”時,原本追殺公孫瓒的呂布,調轉馬頭攻擊張飛,然後就發生了“三英戰呂布”。
在這種心态下,呂布看整天在自己身邊晃悠的李肅,能不用異樣的眼神嗎?而且,呂布兩次“弑父”,李肅都知道得最清楚,呂布能不起殺心嗎?堵不住天下人悠悠之口,滅了最知情人之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就是李肅的真正死因。
說到這兒,有人可能會問:呂布殺丁原,不是自己的選擇嗎?如果呂布自己不動手,李肅再怎麼忽悠也沒用,為何呂布要賴在李肅身上呢?
這個叫“自利性歸因偏差”,簡單說,人遇到好事,都是自己聰明;遇到壞事,都是别人卑鄙。
人性如此,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