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開來看,我先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英國三百年都無法同化蘇格蘭的原因。
首先,從國家的性質來看,英國是一個聯合王國,由四部分組成,蘇格蘭就是其中之一。要知道,之前的蘇格蘭也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但是由于後來發生的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去世之時沒留下子嗣的事情,導緻這兩個獨立的王國不得不公用一個國王。

而且當時蘇格蘭的國王和英格蘭的皇室關系也非常近,她還是伊麗莎白一世的表外孫,可謂是同時具備了蘇格蘭皇室和英格蘭皇室的血統了。
要知道,伊麗莎白一世一生未婚,去世時無繼承人可選,這也成了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王國合并的開始。慢慢地,還融入了威爾士和北愛爾蘭,這就形成了現在的英國。
雖說,現在的幾個國家已經融合了三百多年之久了,但是各自想獨立的意識從來沒有改變過,雖然在世界上一同被稱為英國人,但是在英國國内,他們的民族獨立感就非常強了。?
如果你去英國旅遊,你來到不同的地方,問當地人你是不是英國人,這會讓他們感覺不太舒服,而他們往往不會回答你他是英國人,他屬于那個王國就告訴你他們是那裡人。
其實,英國就相當于一個由四個家庭組成的家族,在和别的家族相處的時候,他們會以家族為主。但是,在他們這個家族内部,各個家庭和各個家庭相處的時候,他們更看重自己的家庭。?
接下來我們再來分析一下蘇聯是怎麼用了五十年把東普魯士同化的。
可以說,這是蘇聯在二戰中看到的最大好處之一了,也可以說是對蘇聯的戰争賠償,在得到這塊領土之後,蘇聯将其改名為加裡甯格勒。?
其實,得到加裡甯格勒在當時是蘇聯的一個陰謀,而且在二戰後期這個陰謀就已經計劃好了,并且也開始做準備了。從二戰後期開始,蘇聯就開始驅趕這個地區的德國人民,當年被驅趕的德國居民超過了三百萬,基本上把這裡的德國居民都驅趕出去了。
而且蘇聯軍隊也是比較“兇狠”的,對于當年的非蘇聯人,他們也不搞同化,完全就是硬實力去征服。隻要有不服從他們的人,無論是德國人還是後來的日本人,蘇聯采取的政策非常直接,就是屠殺。
試想一下在這樣的前提下,那個地方的老百姓能扛得住呢?當然了,對于東普魯士,當年蘇聯并沒有實施大規模的屠殺,而是采取了另一種方法。
在趕走了德國居民之後,蘇聯開始向這裡大量輸送本國人,特别是蘇聯本土的那些少數民族們,被斯大林強行遷到了這裡。但是,無論他們這些人走到哪裡,還是蘇聯的老百姓。
是以,在當年對東普魯士采取的政策上面,蘇聯根本不用同化,直接把那個地方的德國人趕走,再換上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