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患上新冠後,終于又露面了!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患上新冠後,終于又露面了!

《今日英國新聞》在報道時,專門指出:

女王身穿一條帶有春日氣息的長袖花裙,左手手挎女王專屬的黑色勞娜皮包,右手拄着拐杖,一如既往地優雅微笑,精神斐然。

不少外媒在轉載報道時,都誇女王是最時尚的老奶奶。

并對她胸前佩戴的花籃胸針大誇特誇,說女王有品位,懂時尚

也不算胡吹。

女王本人的時尚品位确實不錯。

凱特王妃之前為慶祝女王的鉑金禧,模仿了女王70年前服飾,上演了一波回憶殺,還被一向嘴毒的英媒誇,簡約中不失優雅

女王90歲生日在博物館展出的150套服裝,更是看得人眼花缭亂

那麼,英國王室的服飾一直都是如此華麗嗎?

伊麗莎白二世的穿搭有沒有在借鑒模仿伊麗莎白一世呢?

今天,小羊想帶大家了解一下英國王室服飾審美的變遷。

伊麗莎白一世:

華貴的服飾是權利

提起曆史上的傳奇女性,不得不提英國終生未嫁的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她是英國都铎王朝的最後一位英格蘭及愛爾蘭女王,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

英格蘭在她的統治期間,不僅國力強盛,文化方面也格外突出,甚至成為歐洲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

後人在記載這一時期時,直接用“黃金時代”四個字來形容。

是以,伊麗莎白一世又被譽為“榮光女王”和“英明女王”。

△伊麗莎白一世與莎士比亞

在治理國家上頗有巧思的伊麗莎白一世面對服飾時尚也毫不含糊。

她的衣櫥尊貴華美,不單單在于面料的使用,珠寶的點綴,更在于其背後的象征意義。

比方說,那副挂在哈特菲爾德莊園的女王畫像

畫中人背後輕薄如雲的布料正是女王特意要求皇家裁縫精心縫制而成。

目的是産生翅膀在天的效果。

布料相當講究,如雲似霧,輕薄之極,風一吹,還要跟着風動上一動,如同随身攜帶的幹冰雲霧。

這種衣服,伊麗莎白一世不止一件。

每次遇到重大活動,她都會穿上它,來營造不可侵犯的神聖感和距離感。

女王的衣服當然不可能隻有面料值得一說,關鍵還在于設計。

伊麗莎白一世的服飾在設計上大有深意。

有的禮服甚至描繪了諸多眼睛和耳朵

畫在服飾上的眼睛和耳朵,看似奇怪,實則是一種威懾。

一種女王對臣下的威懾。

“這個王國的實際統治者隻有一個,那就是我”。

“我可以看到你們的一切,也可以聽到你們的一切”。

在服飾的點綴上,伊麗莎白一世最愛用珍珠,購買的計數機關通常以“簍”記。

倒不是奢靡。

而是,珍珠在她那裡,是象征地位的工具。

英國的服飾法正是由伊麗莎白一世而起。

其中有一條,這樣寫道:

伯爵及以上地位的人,才有資格穿金色衣服。除王室之外,一般貴族不得穿戴任何鑲有珍珠的服飾。

是以,價值連城的黑珍珠,别人隻能用來做吊墜。

而伊麗莎白一世則大手筆綴滿整個衣領。

在服飾法下,誰的等級最高,誰就最配擁有最華貴,最難得的服飾。

1600年,摩拉維亞男爵到訪英國,目睹女王芳容後,他這樣寫道:

“女王身上閃耀着王權的榮光,她渾身飾滿了珍貴的珠寶和寶石。”

王室服飾對于伊麗莎白一世而言,比起時尚,更像是樹立權威形象的工具。

手觸地球儀的她,野心熊熊,自信滿滿,整個王朝都是她麾下的騎士。

查理二世:

華貴的服飾是糖果政策

伊麗莎白一世退位之後,指認詹姆斯一世為王。

詹姆斯一世同樣雄心滿滿,可惜能力不足。

據記載,他在位期間,自以為是上帝使者,引發議會不滿,愛好奢侈,國民叫苦不堪。

他對華貴服飾的追求,比起伊麗莎白一世,有過之而無不及。

到了他兒子查理一世時期,皇家衣櫥甚至成了無節制和罪惡的象征。

1633年,議會下令調查皇家衣櫥賬目,發現不少錢都用于違例外出遊玩。

而這,也成了17世紀著名的宮廷費用醜聞。

威嚴華貴的服飾,在這個時候被藝術家們嘲諷為滑稽可笑,如同小醜

關于服飾的負面評論,間接影響到了内戰,引發了民怨,甚至發展成了英國的武裝反叛。

可,即便要走向斷頭台,查理一世仍然放不下華貴的服飾。

要被帶去倫敦審判時,他點名要一套布滿金色刺繡的新的天鵝絨套裝,隻為保持自己華貴的形象。

△圖左 查理一世

因為,服飾在此刻,不僅代表時尚,代表美,更意味着王權的中心在于皇帝。

而并不在于議會,更不在于教會。

查理一世被判處死刑後,王室服飾的象征意義更是狂飙。

他被逮捕時的帽子,行刑前遞給大主教的手套,行刑後留下的鬥篷碎片...

都成了權貴們的收集品。

那些權貴像收集聖人遺物一樣,收集着查理一世的服飾。

因為,他們認為,隻要華貴的服飾存在,王權就不會覆滅。

但事實并非如此。

查理二世複辟王權後,史無前例地在禦前會議上表示,要樹立全新的服飾時尚,适用于宮廷内所有人的節儉式服飾時尚。

他害怕步父親的後塵,更害怕成為第二個被砍頭的國王。

但也許是跟自己的表弟路易十四呆的時間太長,查理二世對節儉的定義出現了偏差。

他設計的服裝,看似是簡約了,但裝飾反而更華貴了。

比方說,查理二世大婚時穿的那件布滿金線的刺繡西服

此處補充,查理二世的表弟不是别的路易十四,是那個發明了假發、蕾絲、長筒襪、緊身褲、高跟鞋的路易十四

顯然,被稱為時尚風标的路易十四對服飾的審美大大影響到了查理二世。

哪怕設計出了後世流傳的“西裝三件套”,也免不了帶上法國宮廷風的審美烙印。

不過,跟路易十四的專制風不同,查理二世并不對大臣們的服飾有什麼特殊要求。

他隻是會不斷地推出一件又一件華貴精美的服飾,展示給英國群眾看,潛移默化地告訴他們:

“你看,這些才是有身份的人應該穿的衣服。”

從伊麗莎白一世到查理二世,服飾的裁剪變了,樣式變了,對華貴的定義也變了。

但它奢華的本質,并沒有變。

即使,王權已經從君主專制轉變成了君主立憲。

這些華美的王室服飾不僅記載着王室權利的變化和轉移,也承載着不同時期,掌權者對美的定義和要求。

今天,我們看似聊的是服飾,但實際上,不僅僅是服飾。

它是時尚,也是審美。

更是文化背景催生出的一系列象征意義。

回歸到當下,我們所看到的美,也絕對不僅僅隻是美。

通常情況下,它還是美學,是呼吸之間可觸碰的一門深奧學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