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室町幕府時代半濟法制度的推行,淺析其強兵邏輯的曆史淵流

室町幕府時期是天皇大權旁落的發端,同時也是日本武家勢力崛起的重要曆史階段,有人認為,後世日本之是以會在二戰前夕誕生如此獨特的軍政府,與這一時期強兵邏輯的興起有着密切的聯系。室町幕府時期,日本軍事實力持續增強,然而崇尚武力的邏輯,卻也是是以成為主宰一個國家首腦的重要思維支點。

在這一過程中,日本經濟制度的逐漸軍事化也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例子,今天我們就以室町幕府初年所頒布的半濟法為引淺析其強兵邏輯的演進。

從室町幕府時代半濟法制度的推行,淺析其強兵邏輯的曆史淵流

一、武士的興起與半濟法的實施

武士道精神,其實起源于平安時代,莊園主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私人土地和人身安全,開始對武士的蓄養。而除了蓄養武士以外,在這一階段,類似于歐洲中世紀的堡壘也開始出現在日本關東地區。

這些堡壘,雖然在規模上無法與中世紀時期的歐洲古堡相媲美,但事實上,其作用卻與之格外相似。除了用于防衛的城牆以外,在堡壘附近,馬場、校場皆是應有之物。而這樣的風氣在鐮倉時代以及室町幕府時期有愈演愈烈之勢,尤其是室町幕府時期的武士宅邸,更是遍布于全國。

而它們的建築搭配也越來越成體系,用于觀測敵情的敵樓,可以儲備軍糧和武器的倉庫,用于屯兵和訓練的訓練場,都是幕府将軍及麾下武士所必備的軍事建築。這樣的軍事建築,其意義自然不僅僅隻是防備外患,在一些将軍逐漸擴張領地的過程中,越發完備的軍事體系曾經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武士也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登上了曆史舞台。為了拉攏和確定武士集團的利益,自初代将軍足利尊氏開始,一種名為半濟法的征稅制度開始在日本各地實施。

從室町幕府時代半濟法制度的推行,淺析其強兵邏輯的曆史淵流

所謂的“半濟法”,其實是一種典型的軍政一體制度,這一法令中明确規定:近江、美濃、尾張三國的稅收分出一半,用于供養武士們的軍糧。也是自此以後,近江、美濃、尾張三地,成為了日本武士事實上的軍糧地,曆史上将這三處成為“兵糧料所”。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三塊土地上,先前真正活躍着的,并非是幕府将軍,而是私人莊園主,這樣一來,其勢必刺激和影響到莊園主們與武士們的關系。但這還并非這一時代最典型的軍政制度。

在室町幕府中期,曾經爆發過數次“德政一揆”,所為德政一揆,其實質是農民階級對于執政者暴政的反抗,然而在室町幕府初期爆發的第一次德政一揆,其實是因為禦家人引起。這些禦家人同樣是幕府将軍的武士,隻不過由于武力繼續償還債務,最終由幕府官方下令直接免除了他們和高利貸者的債務關系。室町幕府時代武士之桀骜與嚣張,可見一斑。

從室町幕府時代半濟法制度的推行,淺析其強兵邏輯的曆史淵流

二、半濟法的影響

作為一種政治法令,“半濟法”的頒布過程可以稱得上是順利無比。對此,日本曆史研究者曾經給出了極為辛辣的點評,認為“半濟法作為幕府的經濟政策,是對當地先例的制度化。”

事實也的确如此,在過去,雖然并無半濟法之類的法令讓武士可以強行征收土地,但一些地區已經出現武士集團憑借武力優勢肆意幹涉地方财政的事件,武家崛起之苗頭開始出現。

而半濟法的頒布,卻使得這些本身并不合法的武人可以從政治層面上獲得自己的天然正确性。雖然在一開始,半濟法僅僅隻在近江、美濃、尾張三地實施,然而在制度開始逐漸深化之後,卻在日本逐漸形成風潮。在這樣的大潮中,任何不甘于權力和财富的大名,都會迎來自己部下的背叛。

從室町幕府時代半濟法制度的推行,淺析其強兵邏輯的曆史淵流

因為半濟法而實力大增的将軍,逐漸開始擴軍備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其臨近地區的統治者也不得不效仿其制度,在其封地進行這一制度的擴散。

在這樣的軍備競賽中,武士集團成了唯一的勝利者。日本大名雖然有着統治一地的軍政大權,然而其麾下武士,卻可以通過招攬家臣,進一步擴充自己的勢力。到了戰國時代,半濟法的遺禍已經徹底改變了日本經濟,除了土地被武士們瓜分以外,就連商業,也開始受到日本武士集團的控制。比如織田信長這位日本戰國時期的知名武人,就有着不下三十餘名禦用商人為其提供軍備物資。

試想一下,在這樣的情況下,幕府将軍又如何能控制和抑制武士的逐漸興起以及對中樞的窺伺呢?尾大不掉,也是以一直是室町幕府時代最大的政治困局。

從室町幕府時代半濟法制度的推行,淺析其強兵邏輯的曆史淵流

三、室町幕府的困境,及半濟法推行的根本原因

這樣看來,半濟法作為足利将軍所推行的一項制度,其誕生本身就是一個錯誤。難道室町幕府對此毫無察覺麼,足利尊氏又為何會親自頒布诏令,允許其在日本推行。

事實上,作為最高權力機構的首腦,足利尊氏自非酒囊飯袋,其推行半濟法,更是處于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狀态。

室町幕府建立于鐮倉幕府衰落之後,它的崛起并非是一個新興政權鲸吞全國之後的結果,同樣也不是某一個野心家謀權篡位的結果。相反,它的誕生,其實是日本南北朝對立所不得已的妥協,這一階段,天皇大權旁落,而幕府将軍卻也因為守護大名的離心而失去了最後的憑依。總而言之,在室町幕府建立之初,天皇和幕府将軍的勢力,前所未有的虛弱。

從室町幕府時代半濟法制度的推行,淺析其強兵邏輯的曆史淵流

在室町幕府建立之初,幕府将軍自然隻能忍受各地大名尾大不掉的局面,然而作為名義上的統治者,無論是出于對于收回權力的渴望,還是進一步一展手腳的雄心,足利尊氏最終還是開始了對大名的讨伐。

然而,這樣的讨伐過程并不順利,是以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将軍雖然在名義上十分尊貴,但其權利已經被完全架空。而“半濟法”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登上了曆史舞台。誠然,這一制度在誕生初期為幕府将軍帶來了巨大的軍事優勢,其權勢也是以而得到了伸張。

而一旦各地大名也紛紛效仿,這一制度就成為如同“降維打擊”一般的手段,最終使得武士這一集團從托庇于大名和将軍的軍事力量,一夜之間成長為足以左右整個日本局勢的重要階級。而在這種情況下,原本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的幕府将軍,也早已失去了原先的控制權。

從室町幕府時代半濟法制度的推行,淺析其強兵邏輯的曆史淵流

結語

半濟法的施行,對于室町幕府有着重要的意義,在這之後,無論是天皇還是大名,都逐漸失去了對底層武士的實際控制權,卻也是以而變得更加強大。這樣看似沖突和吊詭的邏輯,成了日本武家崛起的重要标志。

也是從此刻開始,日本社會原本依托于親緣血脈來臧否地位的方式開始逐漸崩塌,唯有武力才是武人可以憑借的最重要因素。在這樣的關系中,原先的主從關系開始逐漸消逝,而家族勢力也不再是唯一可以左右一國之根本的最終力量。混亂而又無比動蕩的日本戰國時代,自此到來。

參考文獻:

1.《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

2.《日本武士的統治思想—武士道—兼評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之4》

3.《武士道嬗遞的曆史軌迹》

4.《略論家族主義的幕府政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