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建立的蜀漢算不算繼承漢朝正統,他稱帝真的是迫不得已嗎?

有人問:劉備建立的蜀漢算不算繼承漢朝正統,他稱帝真的是迫不得已嗎?

這個問題算是問到劉備的痛楚了,劉備想不想稱帝,那肯定想,朝思暮想。但是漢朝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退位,明明是傳給曹丕的,那麼到底是曹魏繼承的漢朝正統,還是蜀漢繼承的漢朝正統呢?

劉備建立的蜀漢算不算繼承漢朝正統,他稱帝真的是迫不得已嗎?

我們一件件的來分析,首先劉備稱帝,究竟是迫不得已,還是早有準備,分析這個問題咱們就不能根據《三國演義》來。

在正史中,劉備稱帝時劉協并沒有去世,他隐瞞了劉協還活着的事實,以漢獻帝去世為由,稱帝!是以從根本上講,脫離了他當初“匡扶漢室”的初衷,漢獻帝在沒有傳給給他的前提下稱帝,其實可以了解成謀反。

是以,劉備此舉其實也遭到了手下大臣的抵制,劉備對此勃然大怒,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被貶的是費詩,劉備想要稱帝的時候費詩曾說:

“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萬裡,糾合士衆,将以讨賊。今大敵未克,而先主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王。及屠鹹陽,獲子嬰,猶懷推讓,況今殿下未出門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誠不為殿下取也。”

費詩這話說得很明白了,也很誠懇,他的理由是,主公應該先平定了曹魏之後,并确定漢室沒有其他繼承者的前提下,才可以自立為帝,否則,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但是劉備根本聽不進去,費詩早年就跟随劉備打拼,真才實幹,深受器重,就因為說了一個不字,被劉備以忤逆的罪名發配永昌,不得重用。

劉備建立的蜀漢算不算繼承漢朝正統,他稱帝真的是迫不得已嗎?

除了費詩之外,荊州才子劉巴也不同意劉備稱帝,劉巴連同雍茂一起進谏,認為劉備這樣做不是一個匡扶漢室的人應有的氣度,劉備不但當面駁回了他們的請求,後來還找了一個借口殺了雍茂。

劉巴身負大才,劉備才放他一馬,劉巴不情願地為劉備起草稱帝文書。但是從此郁郁寡歡,心裡越來越排斥劉備,奈何自己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劉備稱帝後不久劉巴就抑郁而終了。可見劉備稱帝的心思多麼迫切,不惜貶職費詩、斬殺雍茂、強迫劉巴,這也導緻後來想要投靠劉備的人打了退堂鼓。

可以說劉備稱帝的時機是選擇了曹丕剛剛篡位之後,迫不及待,早有預謀,甚至隐瞞了漢獻帝劉協還活着的事實,失去了匡扶漢室的初衷。

再說蜀漢到底算不算正統,其實相對于曹操和孫權來說,劉備的确是正統。畢竟這是一個祖宗傳下來的,就算劉備這一脈早就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但畢竟還是姓劉啊。

劉備建立的蜀漢算不算繼承漢朝正統,他稱帝真的是迫不得已嗎?

但是蜀漢對于劉協來說,卻算不上正統,按理來說隻有劉協欽定的繼承者才算是正統,但又因為劉協是個傀儡皇帝,是以這個也摘扒不清。但是我個人傾向于從朝代繼承的角度來看蜀漢是正統,因為說到底劉協所代表的漢政府早就名存實亡了,還有能力恢複漢的國号的劉氏隻有劉備一人了。但是從天下的角度來看,繼承正統的是魏國,畢竟漢獻帝傳位給的也是曹丕,占據天下大部分地域的也是魏國。

我們把眼光拉遠一點,劉備這一脈當初在權力争奪的過程中失敗了,家族衰敗,落魄至賣草鞋為生。如今劉備得勢,可以看作劉備振興了自己這一脈的輝煌,重新擁有了争奪漢室大權的資格。

要是劉協實力強大,沒有董卓、曹操之流架空他,劉協怎麼可能承認劉備是正統,就憑“蜀漢”兩個字,劉協就得定劉備個謀反的罪名。可如今劉協說的話也不算話,與其把老祖宗江山讓給曹魏改朝換代,不如讓劉備繼承正統,好歹往上導幾輩也是一個祖宗,這樣等自己到了那邊也好對列祖列宗有個交代。當然,這些東西隻能在劉協的内心深處藏着,是不敢當着曹丕的面說出來的。

劉備建立的蜀漢算不算繼承漢朝正統,他稱帝真的是迫不得已嗎?

當然這個理想的結果也是劉備願意看到的,道義的制高點在自己這,自己身份的合法性也沒有問題,就差劉協點頭承認了。奈何劉備雖然是正統但是畢竟不是曹魏的對手,你覺得你是正統,曹丕就讓劉協說你不是,兵荒馬亂,拳頭就是硬道理,劉備就是再合理再合法,過不了曹丕孫權這關也是白扯。

聽說劉備稱帝後,被廢後的漢獻帝劉協先是沉默,過了一會兒,突然哈哈大笑,這種笑倍感凄涼,曾經那麼信任劉備,到頭來卻背叛了自己,是以沉迷。等醒過味來後,又突然大笑,是啊,自己已經被廢了,新的漢皇帝也出來了,自己反而安全了。

最後咱們再總結一下這兩個問題。

劉備想不想稱帝?那肯定想稱帝,劉備建立蜀漢就是想當皇帝,隻不過面子上抹不開,不能太招搖罷了,後來終于逮到機會,馬上稱帝。

蜀漢算不算正統?也算正統,說白了曹丕這叫竊國、孫權這叫宣布獨立,這就劉備還有這個身份,能舉起漢的大旗,隻不過最後沒有成功罷了。

?不過自古成王敗寇,劉備再怎麼認為自己是正統,也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即使曹魏,也不過幾十年就被司馬家族篡了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