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努爾哈赤死後沒有冊立繼承人,為何皇太極脫穎而出?2招輕松解決

1626年八月十一日,清太祖努爾哈赤去世。至于死因則莫衷一是,有言被袁崇煥炮擊,最終不治而亡者;亦有說因為甯遠之戰大敗憤懑而疽病突發,最終不治而亡者。但這都不是重點,就在努爾哈赤死時卻沒有留下遺诏,确立繼承人。那麼擺在後金面前的首要問題便是誰來承繼皇位的問題。

努爾哈赤死後沒有冊立繼承人,為何皇太極脫穎而出?2招輕松解決

其實當時有能力繼承皇位的無非就是被封為貝勒的八人。

包括四大貝勒:代善(次子)、阿敏(努爾哈赤的侄子)、莽古爾泰(五子)、皇太極(八子);四小貝勒:阿濟格(十二子)、多爾衮(十四子)、濟爾哈朗(努爾哈赤的侄子)、多铎(十五子)。而這一場皇位之争,皇太極則勢在必得。

事實上,就當是的情形而言,代善作為自己的兄長(此時褚英早以被處死),手握正紅旗、鑲紅旗實力強勁,可謂是頭号對手;而阿敏雖然手握鑲藍旗,但隻是父親的侄子,又不能忽視;而性格莽撞的莽古爾泰則手握正藍旗,至于大妃阿巴亥的三個兒子,多爾衮、多铎、阿濟格則手握正白旗、鑲白旗,也是一大勁敵。

努爾哈赤死後沒有冊立繼承人,為何皇太極脫穎而出?2招輕松解決

或許你會以為這是一場極具火藥味的争位大戰。但是結果卻相當順利,最終皇太極輕松戰勝了最有實力的兄長代善以及手握兩白旗的多爾衮三兄弟,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皇太極确實聰明伶俐,用了2招便輕松的解決了對手。

第一招“诋毀”兄長代善

作為褚英死後,努爾哈赤親自确立的太子,代善其實功勳衆多。期間更是輔佐努爾哈赤平定烏拉部。而在父親以“七大恨”誓師正式反明,卻有畏首畏尾之時,代善則如當年李世民鼓動李淵起兵一般,果斷進谏,進而也促成了後金對大明的第一戰撫順之戰。而在薩爾浒之戰中,他與皇太極奉命阻擊明軍,取得大勝。

努爾哈赤死後沒有冊立繼承人,為何皇太極脫穎而出?2招輕松解決

薩爾浒之戰的勝利也标志着後金與明軍在遼東的實力對比上出現了逆轉。

但也就在代善風生水起之時,代善卻出事了。而究其根源則是,1620年(天命五年)農曆三月,努爾哈赤的小妾德因澤卻告發阿巴亥與代善有私情,并聲言大妃阿巴亥經常派人去代善家,還在深夜外出。

這也讓有綠帽子之嫌疑的努爾哈赤,疑罪從無,又借口他與嶽托、碩托的沖突,将他廢除嗣位。而至于告發者德因澤,則在皇太極實施第二招時,一同被殉葬,也造成了史無所載的窘境。

努爾哈赤死後沒有冊立繼承人,為何皇太極脫穎而出?2招輕松解決

但當時便已經有人直指乃是皇太極暗中操作,而礙于這種不雅的男女關系,即便代善手握大權也在皇位競争之上,喪失了最重要的八旗旗主的支援。而代善本人也隻得退而求其次,選擇支援皇太極登基。

第二招殉葬多爾衮、多铎、阿濟格三兄弟母親阿巴亥

努爾哈赤死時,隻有大妃阿巴亥在身旁。而他的三位兒子阿濟格二十一歲,多爾衮十三歲,多铎十二歲。

如果讓手握兩白旗,又有母後大妃之名的阿巴亥輔政,可謂是皇太極上位之路上的勁敵。

于是很簡單的,他聯合了與他一樣有所忌憚的代善,二人一拍即合。随後便假傳努爾哈赤遺旨,以害怕其擅權為名,下诏将阿巴亥殉葬。

努爾哈赤死後沒有冊立繼承人,為何皇太極脫穎而出?2招輕松解決

沒有了大妃阿巴亥支援的阿濟格、多铎、多爾衮兄弟在皇太極面前便成為了實力又相對弱小的一方。

于是1626年九月初一,努爾哈赤死後不過二十日,皇太極登基。

參考資料:《滿文老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