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一課讀經典,這裡是爾雅書苑。今天我們開始《荀子日課》第346講《正名篇》的學習。歡迎留言交流。
然則何緣而以同異?曰:緣天官。凡同類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是以共其約名以相期也。形體、色、理,以目異;聲音清濁、調節奇聲,以耳異;甘、苦、鹹、淡、辛、酸、奇味,以口異;香、臭、芬、郁、腥、臊、漏、庮、奇臭,以鼻異;疾、癢、凔、熱、滑、铍、輕、重,以形體異;說、故、喜、怒、哀、樂、愛、惡、欲,以心異。心有征知。征知,則緣耳而知聲可也,緣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當簿其類然後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知而無說,則人莫不然謂之不知。此所緣而以同異也。(《荀子·正名篇第二十二》05)
然則何緣而以同異?曰:緣天官。凡同類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是以共其約名以相期也。
根據什麼差別事物名稱的同和異呢?
荀子說:根據人天生的感覺器官。凡是同類的人,他們天生的感官對事物的感覺是相同的,是以通過各種比方,描摹得大體相似就能互相了解溝通,這就是人們要共同約定各種事物的名稱,以便于互相交流的原因。
形體、色、理,以目異;
聲音清濁、調節奇聲,以耳異;
甘、苦、鹹、淡、辛、酸、奇味,以口異;
香、臭、芬、郁、腥、臊、漏、庮、奇臭,以鼻異;
疾、癢、凔、熱、滑、铍、輕、重,以形體異;
說、故、喜、怒、哀、樂、愛、惡、欲,以心異。
形體、顔色、紋理,用眼睛來差別;
聲音清晰與渾濁、和諧的樂曲、奇異的樂曲,用耳朵來差別;
甜、苦、鹹、淡、辣、酸以及特殊的味道,用嘴巴來差別;
香、臭、芬芳、腐臭、腥氣、臊氣、膻氣、牛膻氣以及奇異的氣味,用鼻子來差別;
痛、癢、冷、熱、滑爽、滞澀、輕、重,用身體來差別;
愉快、煩悶、欣喜、憤怒、悲哀、快樂、愛好、厭惡以及各種欲望,用心靈來差別。
心有征知。征知,則緣耳而知聲可也,緣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當簿其類然後可也。
心靈有驗證的作用。既然心靈有驗證的作用,就可以依靠耳朵來辨識聲音,依靠眼睛來辨識形狀。這樣看來,心靈的驗證作用,又一定要等到感官接觸事物的性狀之後才能發揮作用。
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知而無說,則人莫不然謂之不知。此所緣而以同異也。
如果五官接觸了外界事物而不能認知,心靈驗證了卻說不出來,人們不會說把這種情況說成無知。這就是事物的名稱之是以有同有異的根據。
人的感覺至關重要,無論在何時,都不要喪失感覺。事物之間的差異要通過感官來認識和辨識。美國丹尼爾 平克在《全新思維》一書中提出了人的六種基本感覺能力:設計感,故事感,交響能力,共情能力,娛樂感,探尋意義。
我們已經逐字逐句學習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家訓《聰訓齋語》《澄懷園語》《曾國藩教子書》,誦讀《聲律啟蒙》。《荀子日課》《朱子讀書法》正式開講。
關注爾雅書苑,讀懂中國經典,涵泳儒雅人生。
日課溫故
涵泳誦讀
家風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