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荀子日課379丨有大智慧,也有小聰明

荀子日課379丨有大智慧,也有小聰明

每天一課讀經典,這裡是爾雅書苑。今天我們開始《荀子日課》第379講《性惡篇》的學習。歡迎留言交流。

有聖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多言則文而類,終日議其是以,言之千舉萬變,其統類一也,是聖人之知也。少言則徑而省,論而法,若扶之以繩,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謟,其行也悖,其舉事多悔,是小人之知也。齊給便敏而無類,雜能旁魄而無用,析速粹孰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論曲直,以期勝人為意,是役夫之知也。(《荀子·性惡篇第二十三》18)

人之智慧境界有高有低:有聖人的智慧,有士君子的智慧,有小人的智慧,有役夫的智慧。

話說得很多,但合乎禮義法度,整天談論其學說主張的理由,說起話來千變萬化,可是總原則始終一緻,這是聖人的智慧。

話說得少,但直截了當,簡潔精練,有條理有法度,就像用墨線校正的一樣,這是士君子的智慧。

說話有分寸,經過大腦。以口直心快自诩,刀子嘴豆腐心,常常以為這是自己的優點,其實最不可取。

說的話奉承讨好,行為卻與說的相反,做事經常後悔,這是小人的智慧。謟(tāo),荒誕。這是說小人行事反複無常,經常反悔,輕諾寡信。

說話口齒伶俐,但沒有法度,技能駁雜,卻沒有用,分析問題靈活但無關緊要,不管對錯,不講曲直,隻以勝過别人為滿足,這是役夫的智慧。楊倞注曰:

徒自勞苦争論而不知禮儀,故曰役夫之知。

不是所有的問題非要争個是非對錯,因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禮儀、自尊問題。倘若不考慮這個因素,隻圖一時口舌之快,無知無畏,徒然招災惹禍,即使是對的争赢了又如何?

我們已經逐字逐句學習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聰訓齋語》《澄懷園語》《曾國藩教子書》《聲律啟蒙》。《荀子日課》《朱子讀書法》正式開講。

關注爾雅書苑,讀懂中國經典,涵泳儒雅人生。

日課溫故

涵泳誦讀

家風傳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