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段長久和諧的婚姻,往往都離不開這4個因素

交往的時候秀恩愛的人多,不自覺都希望所有人看到自己的幸福和快樂,但真正結婚後,往往就變成了吐槽自己委屈和婚姻不堪的人更多,不一定真的有人可以救贖自己,但那是本能的一種傾訴和宣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委屈和不滿。

婚姻一路走來,可能是因為愛情走到了一起,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歲數到了不得不組建家庭,一地雞毛的婚姻生活,不管你是因為什麼而走進的圍城,但凡那些可以把自己婚姻經營得很好的夫妻,必定都有自己的技巧,而一段長久和諧的婚姻,都離不開這幾個因素,你如果做到了,家庭關系中必然幸福少不了。

一段長久和諧的婚姻,往往都離不開這4個因素

抛開原則問題,尊重對方的所有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惡需求以及追求,如果不是觸及到道德層面,又或者夫妻的選擇影響到你家庭的經濟維持,那麼就應該尊重對方一切的決定和選擇。

我們有時候最怕的就是說着愛,說着我聽你的,但最後字字句句的說教,比直接幹涉還讓人心煩,當然也會有一些更為實在的人,既然是夫妻,既然是一家子,那麼自己就變成了家庭掌舵人,幹涉着對方的選擇,有時候想徹底改變對方的思維,順從自己的腳步。

其實任何關系都是如此,尤其在婚姻裡,學會尊重對方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你們相愛,雖然已經成為了一家人,但我們都有權利仍然保持自己的喜好與判斷,更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互相尊重得到的是配合,一味地制止或者貶損亦或者變相的教育,試圖讓對方改變停止,隻能是讓關系惡化,令對方失望之餘,在意識當中把你隔離在外。

從某種角度來說,給對方選擇的自由,才能更大化讓兩個人良性發展感情。

一段長久和諧的婚姻,往往都離不開這4個因素

具備溝通能力

真正的溝通力并不是能說會道口若懸河,應該是真正做到在沖突發生時,具備良性互動的能力,而不是在言語間激化沖突。

生活中之是以有那麼多錯誤維系親密關系的夫妻,并不是因為不夠愛,而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原生态家庭影響下内心的不完整與缺失。

我們在出現分歧沖突或不滿時,大多數都在滔滔不絕發洩情緒,并沒有真正去面對決絕問題本身。

真正有效溝通是講清楚事情本身,說感受,講原因,提需求,但真正到了過日子的時候往往就變成了無休止的指責甚至說氣話和反話來讓自己情緒得到短暫的痛快。當然,這也是情有可原的,《非暴力溝通,為何家人會傷人》書中第一章就總結了關系無法和諧或造成傷害的原因

“這些人還沒有學會做父母或者說壓根就沒有想如何成為好的父母,眨眼就成了父母,成了父母依然像頑劣的孩子般輕浮自私任性乃至狂妄暴躁極端,他們似乎從沒想到,還有一雙甚至更多的眼睛在看着他們。”

我們都是這樣的,成長總是那麼措手不及,在内心還未成熟,沒有做好準備時,無奈必須讓自己變成“大人”,卻根本不懂得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代代的延續下,以至于我們沒有一個最正确的标杆去效仿,是以很多家庭都是重複上一代的悲劇婚姻。

那些和諧幸福的婚姻,可能本就出身充滿愛的家庭,也可能就是善于學習,懂得變通,是以才改善了關系,讓彼此相處也更容易配合對方的腳步。

一段長久和諧的婚姻,往往都離不開這4個因素

合作式經營婚姻

幸福感受可能取決于一個内心是否獨立完整,但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則源于兩個人共同攜手的經營分工,真正長久健康的關系,需要的就是互相配合的合作,而不是靠一個人的犧牲和付出成為家庭的支撐。

過日子并不是你提供了家用,又或者單一做了飯洗了碗,就可以功成身退不聞不問家庭相關瑣碎事情,家庭好比開公司,各司其職,能夠配合發揮自己的價值作用,并承認對方的貢獻和能力,這樣的婚姻才能夠長久且幸福。

能夠主動分擔,并演繹好自己的角色不缺席,這樣的關系才能讓兩顆心靠得更近,而不是僵持在權力鬥争間不肯低頭,又或者持續單方面的犧牲委屈度日。

具有同理心

男女思維的對立,個人境遇環境,乃至原生态家庭素養本就千差萬别,不可能相同,真正關系和諧的夫妻,無一不是具有同理心,願意去體會對方的痛和處境,而不是低情商的說句“這有什麼,你比我幸福多了”言語上的挑釁。

生活中我們都有各自的煩惱與逆境,沒有一樣的經曆可以去體諒,不知道對方遇到了什麼,可以溫柔地詢問一句有什麼不開心,不要站在自己立場或道德制高點去點評。

《聽懂另一半》書中,作者就通過調查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男女雙方在面對同一件事時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處理方式。比如說女人在遇到問題是第一時間是想要尋求安慰,而男人則是第一時間想要找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

是以用對方的思維去互動,才是打開對方心房的鑰匙,記住,和女人聊感受,和男人講邏輯,方式對了,自然事半功倍降低沖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