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2022款宋Pro DM-i在比亞迪位于深圳坪山的總部正式上市,官方指導價(綜合補貼後)13.48—15.98萬元,比預售價格略有降低。同時,為了激勵首批使用者購買,還推出了包括金融、置換補貼等四重權益,尤其是三電終身質保還是很有誠意的。我們在之前的實拍文章中已經介紹過,宋Pro DM-i主打15萬元之下的緊湊級SUV市場,将目标對準了哈弗H6、長安CS75PLUS等自主熱銷車型,由于比亞迪的超級混動DM-i産品不僅能享受新能源的各項利好,還可以加油,徹底解決了裡程焦慮問題,同時實作了很低的油耗,是以能夠将很多燃油車的潛在使用者吸引過來,這正是廠家提出“燃油SUV颠覆者”的口号目的所在。今天我們再次回顧下它的産品特點,重點分析下各車型的價格配置差異。

宋Pro DM-i是比亞迪推出的第四款搭載DM-i超級混動技術的車型,核心部件包括骁雲混動專用高熱效率發動機、EHS混動系統、雙電機、功率型刀片電池。以電機為主的驅動方式保證發動機始終工作在高效區間,進而保證整體能耗很低,這點在之前三款DM-i車型已經得到驗證并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宋Pro DM-i采用Dragon Face 3.0造型風格,中網尺寸橫向拉伸、垂直高度也增加,并且環繞黑色飾條,占車頭的面積由上代的60%提升至75%,看起來大氣很多。頂部“龍須”延伸到頭燈上方,底部增加了銀色前唇提升了運動感,造型大氣時尚。
側面是經典SUV車身比例,高度充裕、車頂線條也較為平緩、D柱的傾斜度也不算大,可以為車廂争取到更多空間。這台頂配車型D柱采用亮黑色裝飾,其餘車型依然為銀色,但龍鱗紋裝飾得到保留,“龍躍”式高低起伏的腰線很有靈動感。
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别為4650/1860/1700mm,軸距為2712mm。與宋PLUS DM-i相比,它的軸距、長度和寬度都略小些,但高度卻更充分,後排頭頂空間更充裕。與自主主要插電混動SUV相比,高度上略遜于榮威RX5新能源,其餘尺寸都更大。
頂配車型采用19英寸輪圈,密集式條幅擁有内凹造型,看上去簡單而不失設計感。輪胎的規格是235/50 R19,更寬的胎面可以提供更充裕的抓地力,比對的是幹濕地抓地性能都出色的佳通駕控SUV880系列産品。其餘車型配置的都是225/60 R18的輪胎,輪圈要小一号,胎面也窄些。
車尾同樣很新潮,“龍爪之痕”貫穿式尾燈與貫穿式鍍鉻條融合,縱橫交錯的燈帶在晚間能快速辨認出它是誰。保險杠部分裝飾得很複雜,兩側有出風口造型、中央增加了銀色護闆和突出車身的護闆,還有中置霧燈,所有的造型與車頭都有對應的元素,呼應感很出色,隐藏式排氣管位于底部。
車廂内部也統一到最新座艙風格,Y字形中控台采用大面積烤漆面闆,看起來既舒展又大氣,而且與門闆有更高的融合性,8.8英寸液晶儀表和15.6英寸旋轉大屏成為人機互動的主通道。這台車采用蒼穹灰+麒麟棕的配色,色調看起來溫馨舒适,還提供釉玉藍+日蝕藍可選。車廂的用料和做工也顯得比較精良。
中控台與門闆的融合度還不錯,車廂以軟性材質為主覆寫,中控台頂部是軟性塑膠,門闆扶手處都是皮質,而且還采用了多種色彩皮質搭配,比如扶手處的橙色和麒麟棕,看上去顯得時尚年輕。
高配車型提供8.8英寸全液晶儀表盤,中低配車型并非全液晶螢幕。
中控屏提供10.1英寸、12.8英寸和15.6英寸三種尺寸,都支援自适應旋轉,其中15.6英寸大屏僅出現在頂配車型。車機搭載了DiLink 4.0智能網聯系統,UI界面有所優化,觸控的流暢度很高,上網速度也很快,各種應用依舊很豐富,而且車輛的諸多硬體都可通過螢幕調節,非常直覺。新系統增加了淺色、深色模式,以适應不同光線。智能語音響應時間提升50%,感覺對話速度提升了很多,控制回報也更遜色。另外,K歌功能優化了音效,支援喝彩、鼓掌、鮮花、飛吻四種互動特效,可玩性更高。
全系标配仿皮包裹的一體式座椅,蒼穹灰與麒麟棕的拼接配色提升了檔次感,側邊橙色則更顯運動。皮面柔軟舒适,填充物軟硬适中,坐墊襯托性足夠,還有一定的側向支撐和肩部支撐,另外頭枕有一定的前凸,可以提供更好的頸部支撐,人體工程學上做得比較成熟。功能方面,主駕駛座椅支援前後、靠背、高低(4向)電動調節,副駕駛少了高低(4向)電動調節。51km和110km版本的頂配車型都配備有前排座椅通風和加熱功能。
後排座椅同樣是雙色拼接加橙色點綴,看起來時尚感絲毫不減。坐墊填充物要更硬朗些,長度充足,能提供良好的腿部支撐,靠背和頭枕都有少量的側向支撐,并且靠背支撐角度調節,能适應不同坐姿。空間方面,侃弟身高175cm,腿部空間兩拳半,頭頂空間也有兩拳,相比PLUS版,頭頂空間要更出色些,腿部空間略微少點,對于高個子而言,這裡顯然更加友好。地闆是完全平整,不妨礙腳部活動。配置方面,提供地台式空調出風口、兩個USB、帶水杯架的翻折扶手。
尾廂兩側輪拱凸起較多,而且也比較高,可能與采用的多連杆後懸挂有關系。好在縱深還不錯、後端橫向距離夠大、高度很充裕,是以整體的載物空間依然夠大,容積暫未公布,可參考燃油版520-1340L。後排座椅支援4:6比例放倒,坐墊采用下沉布局,是以靠背可完全放平,非常實用。地闆下方還有一層儲物格,并未配置備胎。
動力方面,與PLUS版完全一緻,搭載了比亞迪DM-i平台以EHS系統為核心的混合動力系統,51km版用的是EHS132系統,電機最大功率為132kW,最大扭矩316 Nm;110 km版用的是EHS145,電機最大功率為145kW,最大扭矩325 Nm,0-100km/h加速為7.9秒。與兩者配合都是混動專用1.5L高效發動機,最大功率81kW(110Ps)/6000rpm,最大扭矩135Nm/4500rpm,發動機參數較小,主要帶動發電機發電,在少數巡航時候實作直驅,但所有的工作狀态都處于最高效區間,是以可大幅度降低能耗,51km版的虧電油耗為4.4L/100km,110km版的虧電油耗為4.5L/100km,與PLUS版完全相同。續航方面,51km和110km車型分别采用能量為8.3kWh和18.3kWh的磷酸鐵锂電池(刀片電池),純電續航分别對應51km和110km,不過這套智能管理系統并不會把電池電量用盡,一般在電量低于15%時就會進入增程模式,即使長期不充電也沒有關系。
底盤采用前麥弗遜獨立式+後多連杆獨立式的懸挂組合,均為前置前驅布局。
車型方面,宋Pro DM-i分為3款51km版和2款110km版,兩者的電機、電池能量都不相同,對于充電友善的使用者,我們當然建議選擇後者,經常充電更接近純電動車的使用體驗,成本也更低。如果充電不太友善,選擇前者更合适。我們分别對比不同車型的價格與配置差異。
一、51km版車型對比
入門版2022款宋Pro DM-i 51km豪華型補貼後指導價為13.48萬元,中配版2022款宋Pro DM-i 51km尊貴版補貼後指導價為14.18萬元,價格貴了7000元。配置上增加了前後排頭部氣簾、前駐車雷達、可開啟全景天窗、車頂行李架、帶位置記憶的電動尾門、内置行車記錄儀、主駕駛座電動調節、自适應遠近光燈、透明底盤功能、移動電站。更新點包括中控屏由10.1英寸加大為12.8英寸、倒車影像更新為360度全景影像、語音識别增加了天窗、多媒體接口多了SD卡、4喇叭增加到6喇叭、車窗一鍵更新由駕駛位更新到全車、外後視鏡調節增加了電動折疊和鎖車自動折疊。另外,還增加了一套達到L2級的駕駛輔助系統,包括定速巡航更新為全速自适應巡航,增加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刹車和交通辨別識别等幾個子功能。應該說這7000元的花費成本效益超級高,強烈建議更新。
高配版2022款宋Pro DM-i 51km尊榮型補貼後指導價為14.88萬元,價格比中配版也貴了7000元。配置上安全帶未系提醒由前排更新為全車、駕駛輔助多了并線輔助、增加了倒車車側預警系統、8.8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前排手機無線充電、前排副駕駛座椅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加熱和通風、座椅高低調節由2向增加為4向、6喇叭增加到9喇叭、内後視鏡手動防眩目更新為自動、車載空氣淨化器。顯然這筆花費的含金量不如上面,成本效益很一般。
結論:最具成本效益的是14.18萬元的2022款宋Pro DM-i 51km尊貴版。
二、110km版車型對比
低配版2022款宋Pro DM-i 110km旗艦型補貼後指導價為15.18萬元,高配版2022款宋Pro DM-i 110km旗艦型Pro補貼後指導價為15.98萬元,價格貴了8000元,主要的更新點與上面的基本一緻,包括安全帶未系提醒由前排更新為全車、駕駛輔助多了并線輔助、增加了倒車車側預警系統、8.8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前排手機無線充電、前排副駕駛座椅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加熱和通風、座椅高低調節由2向增加為4向、6喇叭增加到9喇叭、内後視鏡手動防眩目更新為自動、車載空氣淨化器。此外,輪胎規格由225/60 R18更新為235/50 R19,不僅輪圈更大胎寬也增加,中控屏12.8英寸更新為15.6英寸,還增加了車内單色氛圍燈,這三樣都是頂配車型獨有的。顯然這筆花費比起上面的更有價值,考慮到110km的使用者消費能力會更強些,我們建議直接上頂配。
結論:最具成本效益的是15.98萬元的2022款宋Pro DM-i 110km旗艦型Pro。
侃弟點評:
自主品牌SUV銷量最大的市場其實就是10—15萬級緊湊SUV,在這裡成就了哈弗H6等車型。比亞迪在利用宋PLUS DM-i打開了15—20萬級SUV市場後,意圖用宋Pro DM-i對哈弗H6等車型發起正面進攻,畢竟它不僅有車牌優勢、更實實在在實作了低油耗,為使用者帶來實際的好處。我們預計宋Pro DM-i很有可能會改寫目前的市場格局,推動新能源汽車更快地取代燃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