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17歲登基為帝,昏聩無能,更有1個嗜好,最後被兄弟殺死

曆史上有不少因縱欲貪色惹來殺身之禍的帝王例子,盡管史書上明确記載希望後人引以為鑒,但後世帝王往往是前赴後繼,“後人而複哀後人”的現象屢見不鮮。

公元十世紀至十三世紀,是中國曆史上的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時期,處于這一時期的兩宋王朝,憑借着頑強的生命力在夾縫中生存數百年。對于宋朝來說,最痛恨的不是簽訂澶淵之盟的遼國,也不是時而稱臣時而稱帝的西夏,而是帶來靖康之恥的金國。直到南宋理宗皇帝在位時期,上到天子王臣,下到平民百姓,無不對金兵恨之入骨,聯蒙抗金就是一種最好的證明。曆代王朝無不充斥着血腥味的殺戮,自相殘殺從來不是漢人王朝的專利,對于那些存在于邊緣時期的異族王朝,更是有着難以想象的悲劇。

他17歲登基為帝,昏聩無能,更有1個嗜好,最後被兄弟殺死

金朝的海陵王完顔亮是金太祖完顔阿骨打的孫子,生性狂放的完顔亮是一個典型的惡棍型君主。他曾說自己有三大志向,第一是國家大事都由他負責,第二是率軍讨伐他國,将他國君主帶到太廟面前問罪,第三則是捉盡天下的絕色美女,全都納入自己的後宮。

公元1149年,剛剛就寝的金熙宗完顔亶猛然聽見窸窸窣窣的腳步聲,預感不妙的金熙宗立即起身探問:“何人在此喧嘩?”腳步聲戛然而止,周圍變得一片寂靜,但這種寂靜沒有持續太久,一大群全副武裝的士兵湧入寝宮。金熙宗發現事情有些棘手複雜,想要去拿常年放在床上的防身佩刀,但因過于緊張,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緊接着一把刀捅入他的身體,頓時血流如注,在厮殺聲和叫喊聲中,金熙宗踉踉跄跄地倒在地上,他拼命地擡起頭,想要看看這夥大逆不道的反賊。金熙宗拼命掙紮着起身,想要看清到底是誰犯上作亂,金熙宗循着燭光睜大眼睛望去,讓他幾近崩潰的事情發生了,這正是和他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弟完顔亮。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促成兄弟相殘的血腥屠殺呢?

他17歲登基為帝,昏聩無能,更有1個嗜好,最後被兄弟殺死

這一切都要從金朝的建立背景說起,金朝的建立是由完顔家族齊心協力完成的,最高議政機構幾乎全由完顔氏宗族把持,早在開國皇帝金太祖時期,皇族的勢力就已遍布朝堂内外。據說金太祖聯合北宋滅遼之後,和兄弟姐妹們坐在一起讨論起皇家的儀仗隊,好讓立功的宗族子弟也過一把皇帝的瘾。繼位者金太宗就因自作主張,花錢好好享受一番,反倒被那些權傾朝野的宗族大臣打了二十大闆,皇帝的威嚴蕩然無存。

小事尚且如此,對于皇帝繼位的大事,皇室宗族自然不肯含糊,逼迫着金太宗傳位給金太祖的長孫完顔亶,這就是剛才我們所說的金熙宗。和自己野蠻的祖輩不同,金熙宗自幼就受到漢儒悉心教育,漢化程度很深,既能用漢文作賦成文,也能夠附庸風雅做些詩歌。可是那些宗室貴族認為金熙宗完全沒有一點女真族人的姿态,宛如漢人王朝的文弱天子,是以對金熙宗産生的成見逐漸加深。

他17歲登基為帝,昏聩無能,更有1個嗜好,最後被兄弟殺死

中原文化對金熙宗的影響很深,進而很自然地認為天子的尊嚴神聖不可侵犯,他對宗室貴族擅權專政的陳規日益不滿。更何況金熙宗能夠即位還是完顔宗族的功勞,朝政要務都牢牢地被這些權臣勳貴操縱着,面對這些建功立業的元勳貴族,有心無力的金熙宗不可能違拗這些權臣的意願。他在心情郁悶的情況下開始借酒消愁,此後更是發展到了一種殺人的借口嗜好,又一次醉氣熏天的金熙宗竟然抽出寶刀,一下子砍殺了一位當朝大臣,再到後來金熙宗的酗酒成為一種屢見不鮮的除人手段。

大概是金熙宗看到拿醉酒做借口的好處,開始借着神志不清的緣由,對身邊的臣僚近侍随意打罵,甚至親自拔刀殺人。短短一年的時間,金熙宗先後殺死數十位親王嫔妃,連他的皇後都不能幸免,如此殘暴不仁的行徑,惹得朝堂震動、人人自危。狗急還會跳牆,兔子急了也咬人,金熙宗的酗酒成為文武百官聞之色變的詞彙,死于非命是金熙宗早已注定好的宿命。但是金熙宗想破腦袋也想不到,奪取自己帝位的不是哪位憤青式的大臣,竟然是自己信任程度極高的完顔亮,這個被自己視如親兄弟的堂弟。

他17歲登基為帝,昏聩無能,更有1個嗜好,最後被兄弟殺死

年幼喪父的金熙宗是在完顔亮父親的撫養下長大成人的,對養父的一飯之恩遲遲不能忘懷,是以他和完顔亮的關系更是猶如親兄弟,哥倆的感情好得能穿一條褲子。金熙宗17歲即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力提拔能力平庸的完顔亮,屢屢給他封官進爵不說,一路的高官厚祿不曾斷過。完顔亮自我審視的角度很理智,上面有整天酗酒到六親不認的皇帝,縱使是功勳富貴加身,也不能做一道護身符,甚至還可能惹來本可以避免的殺身之禍。

有一年的正月,完顔亮以生日名義宴請同僚,金熙宗讓使者給堂弟送去一份厚禮,皇後得知後也讓侍衛一道捎帶去自己的禮物。可金熙宗聽說此事後卻老大不情願,他不願意讓皇後和外臣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也或許是有些嫉妒小心眼的意思,金熙宗派人攔下了皇後準備的厚禮。金熙宗雖然對完顔亮态度一如既往地好,但完顔亮卻不免惴惴不安,惶恐不度終日,随後發生的一件事更是加劇了完顔亮的忐忑程度。

他17歲登基為帝,昏聩無能,更有1個嗜好,最後被兄弟殺死

同年的五月狂風大作,雷電擊毀了部分宮殿,按照儒學觀念天人感應的說法,這是上天在給皇帝帶有警示色彩的征兆,皇帝面對這種情況都是要神色恭謹地下罪己诏。對于這種咬文嚼字的事情,一般都會選用漢人學士來完成,金熙宗讓漢臣張鈞替自己草拟罪己诏,沒想到卻惹出一場禍端。作為特定的官樣文字,罪己诏都會說一些皇帝的過錯,表達一下愧悔之情,或許不是特指某件事情,隻是在圍繞“我錯了”、“我有罪”為中心,活脫脫一篇毫無具體實意的古文。

既然是寫給上天的,作為天子的皇帝應該謙虛一些,可是專橫慣了的金熙宗卻對張鈞起草的這份罪己诏十分不滿,就因為裡面有斥責自己這類的官話。再加上有小人從中挑撥,将這份罪己诏過分解讀為大逆不道的言論,說張鈞是在罵金熙宗愚昧昏庸。按理說漢文水準較高的金熙宗應該能讀懂這份罪己诏,可大概是酒喝的太多,導緻頭腦發熱,勃然大怒的金熙宗當場下令杖打張鈞幾百棍。眼見傷痕累累的張鈞餘息殘喘,金熙宗又親自拔劍劃開了張鈞的腹部,活生生将他殘害緻死。

他17歲登基為帝,昏聩無能,更有1個嗜好,最後被兄弟殺死

餘怒未消的金熙宗大聲質問誰是幕後主使,素來與完顔亮不和的完顔宗賢趁機讒言誣告,正在氣頭上的金熙宗一紙诏令,将完顔亮貶出燕京城。雖然後來消氣的金熙宗又重新召回了完顔亮,但差點人頭不保的完顔亮再也不敢相信堂哥的恩典,驚魂未定的他逐漸産生了謀逆篡位之心。完顔亮對皇位的觊觎之心不是一天半天,隻能說是金熙宗的陰晴不定加速了他對帝位的垂涎,金代皇位繼承沒有固定的規矩,進而完顔亮也有着做皇帝的可能。

不久後就出現了完顔亮蓄謀已久的政變場景,金熙宗的酗酒給完顔亮提供了可乘之機,緻使完顔亮的篡位順利進行,最終如願以償繼位稱帝。

參考資料:《金史》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