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諸部統一之前,蒙古草原各部落深受金朝統治者的欺壓與剝削。為了防止蒙古做大對金朝構成威脅,金朝統治者很早就對蒙古草原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大漠南北各部之間互相獨立、互不統屬。金朝還經常離間各部落之間的關系,使各部落之間常年互相征伐,以達到自己掌控蒙古各部的最終目的。
公元1146年,為了鎮壓蒙古各部反抗鬥争,金熙宗下令以“懲治叛部法”的名義将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釘死在木驢上,從此以後成吉思汗家族便将這一仇恨牢記心中,将金朝作為自己家族的世仇宿怨。
但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後第一個進攻的目标并不是世仇金朝而是蒙古高原南方的西夏,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害怕金朝與西夏聯合對抗蒙古嗎?

上圖_ 蒙古騎射
一, 新型戰争模式的最好練兵場
馬背上成長起來蒙古大軍習慣了馳騁在草原和沙漠地區,但是當他們剛開始面對中原地區高聳的城牆時是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的。對于蒙古大軍來說,新的戰争模式——學會如何攻城對于攻占農耕民族的國家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消滅占據中原核心地帶的世仇金國。
同蒙古帝國一樣,西夏也是由一個骁勇善戰的遊牧民族建立的國家。不過在經曆了近兩百年的定居生活之後,西夏的漢化程度日益加深,群眾中的尚武之風也逐漸消弭。
上圖_ 西夏鐵鹞子重騎兵形象
雖然祖先的雄風不在,但是兩百年的定居生活使據守城池成為黨項這個曾經的遊牧民族最擅長的事情。在與周邊的宋、遼、金等王朝數百年間你來我往的戰争之中,西夏熟練地掌握了一套城市防禦技術。能在與宋金遼三個大國的戰争之間安然立國二百餘年,西夏的城市防禦實力由此便可見一斑。
為了鍛煉自己的攻城戰術,使自己快速适應這種新型的戰争模式,蒙古大軍亟需一個地方來作為自己的演練場進而在之後的中原攻城戰中減少傷亡。是以,當成吉思汗環顧四周之時,總體實力較弱但城市防禦技術一流的西夏便不可避免的進入了他的視野之中。
上圖_ 西夏地圖
二, 蒙古高原社會穩定的需要
在與漢文化的長期交流中,蒙古草原各部落對漢族地區的依賴日益加深,最典型的就是對來自中原漢族地區食用鹽的進口。
在中國古代,作為一種戰略物資,“鹽”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中國曆代王朝無一例外都實行着嚴格的“鹽業專賣”制度。當蒙古依附于金朝統治之時,蒙古可以通過與金朝的商業交往來使自己得到滿足日常生活的食用鹽。但是一旦蒙古與金朝撕破臉皮,蒙古與金朝的鹽商貿易通道必然被切斷,蒙古高原必然會面臨食用鹽短缺的窘境。
對于生産力不發大的蒙古高原來說,在本地尋找可供開采的鹽礦在短時間内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快且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擁有豐富青鹽資源西夏代替金朝對蒙古高原的食鹽供給。
上圖_ 孛兒隻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即 成吉思汗
蒙古各部在連年征戰過程中,百業凋零,民生凋敝,不僅群眾生活極其困難,甚至連蒙古統治上層的生活也捉襟見肘,據有關史料記載,蒙古建國初期甚至連成吉思汗的妻子也沒有一整套完整的衣服。
“因為蒙古人沒有定居于任何城鎮,商旅也沒有在他們那裡彙集,是以衣物在他們當中非常缺乏”。
——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
蒙古帝國統一後,他們亟需想辦法來擴張自己的财富來穩定百姓生活和滿足統治階級的需要。相對于發達的農業社會來說,遊牧民族短時間内迅速積累起大量财富的唯一辦法隻能是劫掠,是以與蒙古毗鄰相對弱小的西夏便成為了蒙古帝國劫掠的首要。
上圖_ 蒙古、金、西夏、南宋、西遼
三, 西夏優越的戰略地理位置
無論是從地理資源位置的角度還是從地緣政治位置的角度來說,西夏所處的地理位置都是絕佳的。
中國自古以來的産馬區隻有兩個:一個東北,一個西北。一是所謂薊北之野,一是甘涼河套一帶。而中國西北的産馬區則被西夏所牢牢掌控着。拿下西夏,不僅可以為蒙古帝國提供廣闊的牧場,而且還可以為蒙古帝國的征服大業提供大批優良的馬匹這一重要戰略資源。
除了占據着中國古代重要的産馬區外,西夏還牢牢掌握着中國古代與世界各國交往的最重要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對于蒙古帝國來說,拿下了西夏不僅等于控制了貫穿東西貿易交通的命脈,而且蒙古還可以依靠繁榮的絲綢之路取得源源不斷的财富,這比單純的依靠劫掠得來的财富不僅更多而且更為持久,為蒙古帝國大軍的西征提供了重要的财力和物力支援。
上圖_ (古代)絲綢之路路線圖
此外,西夏領土北連蒙古大漠,東部與金朝接壤,往南經過吐蕃諸部與宋朝相連,地緣戰略位置極為險要。
蒙古拿下西夏,蒙古大軍便可以通過“大迂回戰略”繞過金朝重兵部署的潼關,通過宋朝的鄰國吐蕃諸部借道宋朝由南方進攻金朝腹地,直搗汴梁。
而汴梁守軍空虛,金朝必定會從鄰近的潼關調兵支援,等到潼關數萬援軍主力到來之時必是人困馬乏,這樣再趁機與之決戰必能大獲全勝,而金朝最後一支生力軍也将會被消滅,金朝滅亡便指日可待。
“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征兵潼關。然以數萬之衆,千裡赴援,人馬疲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
——《元史》
上圖_ 标注處為 潼關 位置所在
西夏之是以成為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率先攻擊的目标是在多種曆史條件下綜合作用的結果。回顧曆史,我們會發現西夏對于蒙古帝國在滅亡金朝和征服世界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無可替代的。西夏成為蒙古第一個攻擊目标是不幸的,但這終究是曆史的選擇。
作者:舍旃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元史》 脫脫
〔2〕《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錢穆
〔3〕《世界征服者史》 志費尼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