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史上最慘烈的孤城保衛戰,堪比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日軍傷心地

提起抗日戰争,我們的視角大都在共産黨軍隊的身上,其實也沒什麼辦法,因為在抗日戰争中,大部分的國民黨軍隊确實有點差強人意,隻是在人數和武器上往往被稱為精銳,等到真正打起來,經常是掉鍊子。不過也并非所有的國民黨軍隊都是如此,其中一支守在衡陽城的國民黨軍隊就曾讓日本軍隊損失慘重,吃了大虧。

抗戰史上最慘烈的孤城保衛戰,堪比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日軍傷心地

抗日戰争時期,戰火起初并未蔓延到衡陽,是以衡陽也是以而設立了許多工業設施。等到日本進攻衡陽時,它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長沙。它首先是鐵路交通的重要中轉站,也是粵漢、湘桂兩條鐵路的聯結點。在公路方面它是西南的中心。而衡陽的飛機場則又是我國東南部空軍基地的中間聯絡站。可以說,如果衡陽失守,那麼無論是從鐵路、公路還是空軍基地哪個方面來說,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失。這個道理日本明白,國民黨當然也明白。是以日本會不遺餘力地進攻,國民黨會拼盡全力地防守,于是一場最慘烈的保衛戰拉開了序幕。

抗戰史上最慘烈的孤城保衛戰,堪比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日軍傷心地

衡陽有個難得的幸運,那就是衡陽市長是趙君邁,他可是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畢業的土木系畢業生,是以對于建築一類非常在行,簡直是專業對口。是以衡陽的防禦工事因為趙君邁的存在而非常具有規模,且實用性極強。在趙君邁的帶領下,僅僅一個月的時間,10萬軍民将衡陽打造成了一個重裝要塞。到處都是鐵絲網、暗堡,而每個暗堡之間又有戰壕連接配接。而城周圍的山也都被削成了直立的陡坡,高度最低也有5米,完全無法攀登。就在這樣的防禦準備下,趙君邁在長沙城陷落後,便将市民疏散,而後等待日軍的進攻。

抗戰史上最慘烈的孤城保衛戰,堪比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日軍傷心地

日軍攻陷長沙後,果然直奔衡陽而來。雙方先是互相炮擊,一輪試探過後,日軍開始發起沖擊,不過早在戰壕和暗堡中等待的國軍面對沖擊而至的日軍開始了打靶,可日軍實在兵力過多,很快雙友善展開了肉搏戰。第一輪交戰結束,日軍後退,雙方進入休整期。對于衡陽守軍來說,準備如此充足,而且還有30萬大軍正在增援的路上,隻要按照蔣介石所說,堅持48小時自然就會有部隊前來解圍,是以衡陽守軍完全沒有後顧之憂。而對于日本軍來說,既然能夠3小時攻下長沙,那麼衡陽就算再難啃,也能很快攻陷。

抗戰史上最慘烈的孤城保衛戰,堪比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日軍傷心地

可是事情的發展卻照着雙方預料的反方向而去,孤城内的守軍遲遲等不到增援,持續進攻的日軍久久不能攻下孤城。當時正是雨季,許多傷員因為救治不及時和空氣潮濕而傷口生蛆,痛不欲生。這場雙方都極其看重的攻守戰,就在這樣的絕望和希望的交織中一天天地持續着。當時兩米深的戰壕硬生生被日軍的屍體給填滿了,血水宛若長河在衡陽城外流淌,而漫天的血腥氣味為這場戰争更蒙上了一層慘烈。

抗戰史上最慘烈的孤城保衛戰,堪比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日軍傷心地

日軍本以為數個小時就能拿下的戰鬥卻持續了整整47天,1944年8月7日,衡陽守軍指揮官方先覺确認了守軍已經彈盡糧絕,失去了能夠有組織抵抗的基礎,給蔣介石發了一封"無力再戰,來生再見"的電報,而後便要舉槍自殺,幸而被副官手快救下。之後日本的一個參謀與國軍協商,表示如果國軍投降,不但不會傷害城内的軍民,而且還會對受傷的人進行救治。方先覺見此,帶領殘餘的守軍出了碉堡。

抗戰史上最慘烈的孤城保衛戰,堪比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日軍傷心地

衡陽一戰,國軍以1萬7千人抵抗日軍10萬人的進攻,等到戰争結束,日軍付出了2萬人死亡,6萬人負傷的慘重代價攻下了衡陽城,而此時的衡陽守軍則共犧牲1萬6千餘人。這是抗日戰争中,最為慘烈的一場戰鬥,雖然最終我方未能取勝,但其曆史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座城市所帶來的戰略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