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适的兩首名作,慷慨悲壯,盡顯盛唐才子的不凡文采

唐詩是華夏文化史的驕傲,也是古典詩歌的頂峰,而盛唐時代更湧現了很多傑出的才子。開元、天寶的盛世,讓無數文人墨客滿懷信心,他們摩拳擦掌、寒窗苦讀,希望可以早日建功立業。

儒家追求盡物之長、盡人之性,但朝廷卻很難選拔出所有的才子,也不可能做到野無遺賢。是以很多學子便感慨自己難遇伯樂,更痛苦仕進無望。盛唐有一位詩人雖然晚年風光無限,但是他在年輕時的經曆卻異常坎坷,下面分享高适的兩首名作,慷慨悲壯,盡顯盛唐才子的不凡文采。

高适的兩首名作,慷慨悲壯,盡顯盛唐才子的不凡文采

送李侍禦赴安西

唐代:高适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骢。

功名萬裡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

離魂莫惆怅,看取寶刀雄!

朋友李侍禦要去前線,詩人既羨慕他可以在邊關大顯身手,又惆怅自己無法随他一起前往。于是臨行前,作者為他餞别,并賦詩相贈,表達了不舍之意。

高适的兩首名作,慷慨悲壯,盡顯盛唐才子的不凡文采

開篇就比喻貼切,朋友馬上就要踏上征程,前路漫漫,又禍福難測,此去不知何時重逢。遊子就像輕靈的“飛蓬”,快馬加鞭、行動迅疾。詩人用“鐵骢”代指千裡馬,“金鞭”一揮、英姿飒爽,馳騁萬裡、豪情萬丈。

颔聯承接首聯,進一步表達詩人的羨慕之情。朋友不辭萬裡之遙,要在邊關建功立業,封侯拜相也是指日可待。而詩人愁情滿懷,縱有滿腹才華,隻能孤獨地留守長安,心中的愁情隻好用濁酒排解。“萬裡、一杯”,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作者不提一個愁字,卻盡顯愁情滿懷。

高适的兩首名作,慷慨悲壯,盡顯盛唐才子的不凡文采

詩人雖然悲愁,卻不願對方受到這種情緒的影響,于是趕緊轉換話題。頸聯看似簡單地羅列了幾個地名,其實每一處都曾經發生過激烈的戰鬥,特别是虜障這個地方,漢武帝時代的李廣,就曾在此與匈奴鏖戰。他想象朋友沿途經過這些地方,意在鼓勵對方積極準備,更希望他早日凱旋歸來。

最後兩句充滿了期待,詩人勸慰朋友,雖然你要去的安西與京城相距遙遠,但也不要惆怅,因為朋友們會時刻挂念着你。詩人也堅信,前方将士一定英勇頑強,必然可以勢如破竹,“看取寶刀雄”。尾句慷慨激昂,震天動地,朋友讀了這首詩,也會受到極大鼓舞。

高适的兩首名作,慷慨悲壯,盡顯盛唐才子的不凡文采

自薊北歸

驅馬薊門北,北風邊馬哀。

蒼茫遠山口,豁達胡天開。

五将已深入,前軍止半回。

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

高适是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很多作品氣勢磅礴,情緻曲盡,更充滿了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這首詩是作者回憶一場失利的戰鬥,心情悲痛,感慨主帥指揮不當,于是賦詩抒懷。

高适的兩首名作,慷慨悲壯,盡顯盛唐才子的不凡文采

首聯直抒胸臆,兩個“北”字,形成頂針手法;一個“哀”字,也奠定了全詩的悲涼基調。詩人驅馬奔馳在薊門之北,北風呼嘯、馬鳴蕭蕭,既渲染出一種凄楚、冷寂的氛圍,也真切地表達出詩人内心的惆怅。

詩人奔跑了一段,又拉住缰繩,讓戰馬徐徐停下,然後側身下馬。他靜靜地伫立在蒼茫的大地上,神思卻穿越時空,走出峽谷,來到了遼闊的塞北天宇。作者以動襯靜,描繪了空曠遼闊、又蒼茫悲壯的塞外風光,盡顯才子的不凡文采。

高适的兩首名作,慷慨悲壯,盡顯盛唐才子的不凡文采

頸聯化用典故,漢宣帝曾派遣田廣明等五位将軍,率領十五萬騎兵,出塞二千多裡,準備與匈奴大軍決戰。可是走到半路,因為一己私利,他又駐兵不進,沒有按照預定計劃參加戰鬥,最後也就收獲甚微。作者以此暗喻唐軍戰鬥失利的情形,非常委婉,可見其内心的悲憤無法訴說。

結尾化用戰國時馮谖的典故,他曾是孟嘗君的門客,因為感慨自己不受重用,便倚柱彈劍歌詠。作者用反诘手法,“不得意”三字,呼應首聯的“哀”字,抒寫了作者報國無門的滿腹愁情,卻更顯悲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