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愛“賭國運”的日本

近代曆史上,日本賭了3次國運,是個名副其實的冒險主義國家。

1894年,日本在本國财政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對清朝發動了甲午戰争,日本赢了。

1904年,日本進行了第二次豪賭,對當時的歐洲強國沙俄動手。沙俄陸軍常備軍總兵力高達105萬人,後備役軍人高達375萬,而日本最多隻能動員200萬後備兵力。

在這種絕對的劣勢之下,日本仍然選擇了對沙俄開戰,日俄戰争又赢了。然而,第三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日本惹怒了不該惹的美國,曆史的轉折點開始了。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使用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偷襲了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其結果就是日本輸掉了二戰,徹底丢掉了所有到手的利益。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曆史基因當中所蘊含的一些東西,還是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的。

如今,日本在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上,對于是發展锂電池汽車還是氫能源汽車,日本賭上了第4次國運。若是賭赢了,日本在汽車工業或許還能興盛數十年時間。

很可惜,日本這一次似乎又賭輸了,命運女神似乎不站在日本這邊。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2018年,汽車制造作為日本經濟的支柱産業,對工業産值的貢獻率高達40%。與汽車相關的産業,至少為日本提供超過530萬個就業崗位,約占日本勞動總人口的10%。

但是,純電新能源車在中美兩國賣得熱火朝天,全世界都在關注新能源車的發展,甚至德國大衆宣布2026年停止研發内燃機汽車時,日本對此仍然無動于衷。

這事兒太蹊跷了,難道日本又在憋什麼大招?中國是如何在锂電池行業,一步步制霸全球的呢?作為曾經壟斷锂電池制造的霸主,日本怎麼賭輸的這次國運呢?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占盡先機的日本企業

電池技術的關鍵是體積、能量密度、壽命,其它還需考慮安全性、制造成本等問題。

也就是說,同樣體積的電池,誰能存更多的電,誰的壽命更長,誰的充電時間更短,誰就具有絕對的技術優勢。電池技術同晶片一樣,都在朝着小但功能強大的方向發展。

在周遊元素周期表并嘗試無數種方案後,科研人員發現最契合的隻有锂電池。能在同樣體積和容量的前提下,锂電池非但能量密度最大,重量最輕,壽命更是最長。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也就是說,誰掌握了锂電池的商業化,誰就能成為消費電子産品的王者。

1991年,日大學學家吉野彰和美國科學家古迪納夫,一起對锂電池的技術完成突破。而锂離子電池具有容量大、重量輕、無記憶效應等優點,日本電池制造行業開始騰飛。

同年,索尼釋出首個商用锂電池,全球第一款奠定行業标準的18650锂電池誕生。

90年代,大哥大剛進入中國,售價高達2萬元的大哥大,僅電池的成本就占到上千塊。不僅體積龐大而且成本高昂,走在路上連荷包都放不進去,不知道的還以為拿了塊磚頭。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锂電池和晶片技術的疊代發展,讓消費電子包括手機、MP3/MP4、傳呼機等産品開始小型化。大哥大、傳呼機迅速被淘汰,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時代開啟。

此時日本锂電池的生産能力達到了每年4億支,占據着全球9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壟斷了手機和筆記本市場。中國僅靠生産價格低廉的鎳镉電池,撿一點電池市場的殘羹剩飯。

同時,LG化學、南韓三星等巨頭也紛紛布局锂電池。中國電池制造業想要吃肉,就必須與這些巨頭企業在技術、成本、性能等方面“硬剛”,殺出一條血路來。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中國電池産業崛起

2000年,王傳福作為冶金實體化學專業畢業的高材生,帶領比亞迪研發出了自己的锂電池。與日韓制造相比,比亞迪的锂電池最大優勢就是成本效益高,技術水準差距不大。

靠此優勢,比亞迪拿到了摩托羅拉的訂單,成為第一個拿下國際大牌手機電池訂單的中國企業,後來又相繼拿下了諾基亞、愛立信,比亞迪的電池技術不斷得到認可。

眼看曾經撿殘羹剩飯吃的打工仔,一路高歌猛進闖入自己的地盤。日本企業坐不住了,連忙發起了專利阻擊戰,試圖将中國電池制造業摁死在搖籃裡。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2002年,日本三洋在美國指控比亞迪侵犯其多項專利,要求禁止比亞迪向美國銷售锂電池。一年後索尼補刀,控告比亞迪侵犯其專利,要求停頓其在日本銷售電池的業務。

這兩個行業巨頭對比亞迪發起了專利訴訟,一出手就是緻命殺招,比亞迪是怎麼活下來的呢?

有着深厚技術背景的王傳福,對此早有所準備,正所謂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比如索尼的專利要求,锂電池液容量必須在0.4毫升或以上,比亞迪就把容量控制在0.4毫升以内。索尼要求锂電池金屬邊厚度為80~250μm,比亞迪就将厚度做到此範圍之外。

靠着過硬的技術和專業團隊支援,比亞迪先是倒逼三洋進行和解,然後又勝訴索尼。至此日本壟斷數十年的锂電池市場,中國企業算是勉強占住了一席之地。

但锂電池的應用,還僅限于消費電子方面,在汽車上面的技術應用仍然是遙不可及。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日本被踢出局

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開拓者,雖然在三電技術(電池、電機、電控)有自己的優勢,但電池技術相對不成熟且價格昂貴,占到了總車制造成本的40%以上。

國内的新能源車,同樣經曆了幾年的暗淡時期,甚至一度讓消費者以為這是個世紀騙局。

早期的锂電池車,有各種技術壁壘尚待突破,續航短、生産成本高、充電樁建設欠缺、保值率低、更換電池成本昂貴,每一個都是緻命性缺陷,有些難題至今尚未解決。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更有一些車企打着新能源車的名譽進行“騙補”,讓不少敢吃螃蟹的消費者交了智商稅,嚴重欺騙了消費者的感情。新能源車發展前途暗淡,特斯拉幾度差點是以破産。

于是,日企在此背景下,果斷放棄了锂電池車的研發,轉投了氫能源汽車的研發方向。

“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日企這一見風轉舵的騷操作,最終讓中國企業成了制霸新能源車電池市場的霸主,也讓日本錯過了锂電池汽車的大時代!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與上海聯合公布重磅消息,特斯拉超級工廠在上海臨港正式開工建設。這也就意味着,美國撇開了日韓兩個小弟,日本在锂電池車領域正式被踢出局。

正如蘋果産業鍊一樣,美國出創意、設計、技術,中國則以綜合最齊全的上下遊産業鍊,助其降低新能源車的制造成本,進而實作了高低互補,合夥賺全球的錢。

目前中國制造的Model Y毛利潤為29.4%,Model3的毛利潤更是高達39%,這利潤率在汽車制造業屬實驚人,但依然擋不住國人對新能源車的向往。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是中國“拯救”了處于破産邊緣的特斯拉,馬斯克也是以成為全球首富。

不過,看似特斯拉在中國賺取了大量的利潤,但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制造,以及整車上下遊産業鍊大部分都留在了中國,甯德時代更是獨占全球約3成的動力電池市場。

如此一來,或許用不了幾年,中國的汽車制造便會如同手機制造一樣,實作從量變到質變的進化曆程。進而通過新能源車實作汽車産業的彎道超車,對内燃車造成降維打擊。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成無冕之王,愛“賭國運”的日本,這次又賭輸了!

又菜又愛賭

1977年,日本提出了制造20萬輛電動車的計劃,而中國2008年才提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整整比日本晚了31年。隻可惜日本半途而廢,缺乏将技術改革進行到底的勇氣。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國運是個虛無缥缈的東西,可信,也可不信。

但顯然日本這次賭國運又賭輸了,就像是給科技樹點技能的時候,锂電池汽車和氫能源汽車二選一。日本卻孤注一擲選擇了氫能源,由此失去了群雄逐鹿的機會,時也,運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