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一個旅牽制敵30萬大軍,沒被追上,5000人順利跳出包圍圈

有不少人提到中原突圍,認為這是一次軍事史上的奇迹,特别是皮定均旅以7000人的隊伍,帶着30萬敵軍在崇山峻嶺裡面兜圈子,最後還保全了建制,跳出了包圍圈,我們今天看起來似乎很容易,但是皮旅在大山裡面的遭遇,是我們遠遠想不到的困難,實際上我軍對于皮旅能否跳出包圍圈,根本就沒抱任何希望。

以一個旅牽制敵30萬大軍,沒被追上,5000人順利跳出包圍圈

1946年10月,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軍撕毀了和平協定,以10個整編師共計30萬大軍進攻中原解放區,實際上此前國民黨軍就在外圍集中了20多個師,逐漸蠶食中原解放區,導緻我中原軍區5萬多人被包圍在一個不足百餘裡的狹長地帶,鑒于局勢緊張,中原軍區部隊勢單力孤,是以上級下令,部隊向西突圍。

以一個旅牽制敵30萬大軍,沒被追上,5000人順利跳出包圍圈

但貿然突圍勢必引起敵人的注意,是以中原軍區指令1縱1旅佯裝主力,向津浦鐵路以東突圍,以緩解主力部隊遭遇到大舉進攻的風險,1旅旅長皮定均在領受任務以後,帶領部隊尋機突圍,當時給皮定均的指令是,一定要拖住敵人3天,等到大部隊轉移的時候,在迅迹追趕主力或者自行決定突圍方向。

以一個旅牽制敵30萬大軍,沒被追上,5000人順利跳出包圍圈

皮定均在鄂東地區以遊擊作戰的方式牽制敵人的同時,實際上也在思索尋找出路,不可能完成任務依舊,就将部隊直接扔下,況且屁股後面還有大規模的敵軍圍追堵截,坐着就和等死一樣,更為關鍵的是,他們的作戰目的是吸引敵軍,并且轉移敵人在西面的布防,為大部隊的突圍争取有利的戰機。在得知我軍東面的動作以後,敵軍誤以為我軍突圍方向在東面。于是調集5個旅進攻皮旅陣地。

以一個旅牽制敵30萬大軍,沒被追上,5000人順利跳出包圍圈

雖然皮定均僅僅隻有一個旅,但這一戰打的聲勢浩大,宛如真的主力就在一樣,直至7月1日,敵人才察覺到我軍的主力是向西突圍,已經跑出200裡開外,期間皮定均為了部隊能有一個充分的休息時間,将部隊撤入白雀園以西的劉家沖,部隊貫徹了高度的紀律性,不講話,不抽煙,不生火。直至第二天淩晨突然疾馳向南走了50裡。

以一個旅牽制敵30萬大軍,沒被追上,5000人順利跳出包圍圈

而敵人也是在第二天才知道面前突圍的部隊僅僅隻有一個旅,準備向白雀園進攻的時候,皮旅早已經悄無聲息地越過了敵人封鎖最嚴密的地區,轉道向東轉移,敵人惱羞成怒之餘,立刻調集重兵尾随皮旅,在大别山附近的大牛山,又打了一次攻堅戰,這一次作戰也是皮旅最艱難的一次作戰,而且還是在饑渴難耐的情況下,一旅一團帶領全旅殺出一條血路。

以一個旅牽制敵30萬大軍,沒被追上,5000人順利跳出包圍圈

此後在大别山地區一邊打遊擊,一邊幫助老百姓家裡挑水劈柴,由于有着廣泛的群衆基礎,皮旅得到了當地群眾的支援,皮定均繼續率軍向東突圍,一路突破了敵人數道封鎖,直至進入華中解放區以後,所部被改編為華中野戰軍13旅,而在中原突圍中,皮旅作戰大小有21次,犧牲、掉隊人數達2000多人,但有5000人突出重圍,儲存了完整的建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