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抗體無懼奧密克戎,騰盛博藥:已做好準備應對更多突變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李傲華

就像在春天暴發的德爾塔變異株一樣,奧密克戎讓今年冬季的疫情發展充滿了不确定性。

國産抗體無懼奧密克戎,騰盛博藥:已做好準備應對更多突變

圖檔來源:pexels

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公布的疫情模型資料顯示,截至12月18日的一周,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病例所占總病例數的比例已經達到73.2%,奧密克戎已經取代德爾塔成為美國的主要流行株。

這種大約在一個月前引起全球廣泛關注的變異株,兼具堪比德爾塔的高傳播效率以及極高的免疫逃逸機率。根據北京大學研究團隊在預印版網站BioRxiv釋出的資料,在分析了247種病毒刺突蛋白RBD(受體結合區)中和抗體的表位分布和逃逸情況後,發現至少85%的新冠中和抗體被奧密克戎逃逸,目前緊急使用的大多數中和抗體均對奧密克戎失效。

騰盛博藥此前曾釋出公告稱,新的體外嵌合病毒實驗中和資料表明,其自主研發的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BRII-196/BRII-198聯合療法)保持對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的中和活性,是為數不多的基本上不受奧密克戎影響的新冠中和抗體。

時代财經從12月21日上午舉辦的騰盛博藥線上媒體會上獲悉,由于奧密克戎在刺突蛋白RBD區域的重要變異位點多達15個,是以主要針對RBD區域與人受體ACE2結合位點的BRII-196對奧密克戎的中和能力顯著降低,BRII-198則基本不受奧密克戎的影響,并且騰盛博藥進階副總裁、生物制藥部門負責人朱青強調,在高濃度的環境下,BRII-196仍然可以有效抑制病毒,是以騰盛博藥新冠中和抗體的聯合療法依然保持了對奧密克戎的中和活性。

當日下午收盤,騰盛博藥漲幅4.69%,總市值達到249.22億港元。

國産中和抗體無懼奧密克戎

騰盛博藥新冠中和抗體聯合療法的“出道戰績”堪稱驚豔。

12月8日,國家藥監局應急準許了騰盛博藥旗下子公司研發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的上市申請,用于治療輕型和普通型,且伴有進展為重症(包包覆院或死亡)高風險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歲,體重≥40kg)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其中青少年适應症為附條件準許。這是我國首個獲批的新冠中和抗體療法。

騰盛博藥新冠中和抗體治療藥物的獲批主要基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支援的3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可以減少約80%的住院及死亡病例(中期分析結果該資料為78%),是全球獲批的同類療法中資料表現最佳的藥物。

但在奧密克戎的流行背景下,中和抗體療法能否有效抵禦奧密克戎是更受關注的焦點。

在目前已經獲批的中和抗體療法中,僅有騰盛博藥和GSK的抗體療法同時對阿爾法、貝塔、伽馬等至少9種突變株保持中和活性。面對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目前也僅有騰盛博藥和GSK抗體療法扛住了壓力。

在設計雙抗體療法的初期,考慮到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變異機率較高,騰盛博藥決定選擇聯合療法,使用兩個針對不同結合位點的抗體,以降低病毒變異後産生免疫逃逸的幾率。其中BRII-196所針對的是病毒刺突蛋白RBD區域與人體ACE2結合的位點,以阻斷病毒與人細胞受體的結合;BRII-198則會在RBD區域和ACE2結合後發生作用。

“從200餘種抗體中挑選出2個,對于大家來說這可能隻是一個數字遊戲,但我們在挑選過程中是非常糾結的。因為要考慮到這2種抗體藥結合病毒的不同位置,在不同階段發揮不同作用,在這樣一套‘組合拳’的互相配合下,才使得這對抗體可以在抑制病毒進入細胞過程,以及應對突變株出現時,發揮出我們預期的作用。”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全球健康與傳染病研究中心與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對時代财經表示,“現在想起來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我們也為這樣的結果感到欣慰。”

如何應對未來的突變?

對于所有新冠病毒相關藥物的研發企業來說,不斷在變異的病毒就像是一枚“定時炸彈”,新的變異株随時左右着市場競争的格局。

截至目前,僅有騰盛博藥自主研發的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和GSK與VirBio合作研發的單克隆體療法Sotrovimab仍然對奧密克戎有效。

在小分子口服藥方面,輝瑞公司的進階副總裁Annaliesa Anderson日前表示,該公司有信心保證其研發的口服藥物PAXLOVID對防控奧密克戎毒株有效。

據了解,PAXLOVID在當地時間12月16日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的許可,在緊急情況下歐盟成員國可以使用該藥物治療不需要輔助供氧,但病情發展成重症、風險較高的成年新冠患者。

與通過靜脈注射的抗體療法相比,小分子口服藥使用更加便利。但在騰盛華創首席執行官羅永慶看來,抗體和小分子口服藥有不同的應用場景。

“中和抗體的作用是疾病的全程管理,在預防階段可以與疫苗互補。研究結果顯示,注射一次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人體在第9個月時候的抗體水準跟打第三針疫苗後的峰值相當,即至少維持9個月以上。預防作用外又可以防止輕中度患者發展為重度患者。小分子藥物的優勢是口服友善,但是需要使用5天,主要是抑制病毒複制。中和抗體基本上來自于人體,安全性更高;小分子是人工合成的,需要長時間來确定安全性。這兩類藥物都有各自的特點,很難預測未來的市場佔有率。”羅永慶說。

此外,騰盛博藥近20個月的研發中,儲備了上千種單克隆抗體,以應對未知的新冠病毒變異。

“奧密克戎的突變程度讓人吃驚。病毒的突變具有随機性,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這些突變的來源,以及這些突變産生的規律,希望對病毒未來的突變提前做出判斷,以便對現有和備選的抗體進行評估。”張林琦表示。

朱青則指出,根據目前積累的經驗,新冠病毒突變十分迅速,而且無法預測,從抗體研發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是尋找可以用于廣譜治療的抗體,它的結合位點要在保守序列比較多的地方,同時要有高活性,這是二代産品研發首要考慮的問題。此外,目前抗體主要的結合位點在RBD部分,其他的結合位點的研究也需要進一步優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