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則阿姨常關燈刷短視訊緻眼“中風”的新聞上了熱搜。熬夜看劇,臨睡前躲被窩玩手機是不是很多人都做過這樣的事?會失明?
有約君特别提醒,冬季正是“眼中風”的高發季節,除了用長期熬夜、用眼過度的人士之外,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基礎疾病的人群,務必特别關注自己的視力,一旦出現視物模糊、眼前發黑等問題,一定抓到90分鐘的黃金急救時間!
據報道,近日江蘇的周阿姨起床後右眼突然失明,經醫生檢查發現原來是眼晴“中風”了,并被告知這與她經常長時間刷短視訊、晚上關燈後刷到淩晨一兩點的壞習慣有關。
什麼是“眼中風”?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内科金陳進主任醫師介紹,“眼中風”是眼科急症,來勢洶洶,一旦發病,黃金救治時間是90分鐘。
“眼中風”是眼部動脈堵塞的疾病,當血管堵塞造成缺血缺氧時,患者會出現症狀,如果是發生在視網膜中央動脈,幾乎整個眼底供血沒有了,那麼眼睛會完全看不見;如果發生在分支動脈,會造成會造成視野某個範圍看不見或者視力局部受影響,由于是無痛症狀,時常讓患者輕視疏忽大意,緻使細胞壞死,這時候再去醫院,也難以挽救受損的視力。
突發“眼中風”的案例在臨床上并不少見,但由于很多患者對這種疾病不了解,時常掉以輕心,等去到醫院時,已經錯過了黃金救治時間,“已經死亡的視網膜神經細胞不能複活,也不能再生,一旦黃斑中心凹受累及視力損害是永久性的”。
多發于中老年人 但這些人也要當心
“眼中風”多發于中老年人,但是在臨床中發現,“眼中風”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而且近年也有發病年輕化的現象。
金陳進介紹,這種疾病有一些高危因素,例如長期用眼、情緒緊張導緻眼睛處于過勞狀态,抽煙等對于血管有顯著影響屬于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是重點防控對象。
“這幾年,每年都遇到2、3例年輕人擅自美容導緻自己失明的案例,令人扼腕歎息。”金陳進主任醫師介紹,這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前往不正規的美容機構,在注射玻璃酸(又名玻尿酸)或者脂肪時,出現反流情況,這些物質從眼表靜脈反流到眼動脈,導緻眼動脈堵塞,最後導緻了眼睛失明,年紀輕輕就看不見,十分可惜。
守住90分鐘黃金救治時間
當“眼中風”症狀出現時,如高危人群突然眼睛模糊看不清,過一會兒又好了,或者視物模糊逐漸完全看不見等情況,不可猶豫,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守住90分鐘這一黃金救治時間。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拘泥于一定找專家或者等白天上班再去看。”專家表示,臨床中患者的決策時常會耽擱救治時機,實際上,“眼中風”作為眼科急症,并非是疑難雜症,一般眼科急診醫生均可診斷和治療,急症室也具備檢查眼底的基本裝置協助迅速确診。
不過,有一類非典型“眼中風”非常隐蔽。金陳進介紹,這種非典型“眼中風”一開始是靜脈堵塞,出現的症狀可能是眼睛視物模糊,視力下降并不嚴重,比如最開始靜脈堵塞,由于症狀不明顯很難被發現出來。但是靜脈堵塞繼發動脈堵塞後,會出現視力急劇下降甚至失明,這時候說明“眼中風”真正發作了,“想要在發作前攔截信号,建議這類患者在一般眼底照相基礎上加一個熒光造影,可以即時知道靜動脈堵塞情況。”
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老年人,如突然出現眼前發黑、視力下降或一時性失明、眼前波紋等現象,在前往醫院眼科就診路上,可以采取一定的自救措施:
如含服硝酸甘油,并在自行急救——按摩眼球,輕壓數秒後突然放開,如此反複,以此降低眼壓、增加視網膜血管灌注。
可針對不同病因進行治療
目前,“眼中風”難以像“腦中風”一樣實施機械取栓,由于眼部血管非常細小,溶栓效果難以預測,是以即使救治時間即時,也難以保證視力可以完全恢複。
金陳進介紹,目前“眼中風”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可針對不同病因進行治療。
如果是栓子堵塞引起,可以采取藥物溶栓方法;
如果是發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還要作相應的病因治療。
如果錯過了90分鐘黃金窗,24小時内積極治療也可能有一定止損作用,一周内可考慮配合吸氧治療,減少缺氧對神經細胞的進一步損傷,增加挽救部分視力的希望。
是以,加強對這種疾病的防控更為重要。
檢查:這些高危人群需定期體檢
對于長期用眼的人群,如媒體從業者、工程師、IT工作者、長時間刷屏愛好者等,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不可使眼睛長期處于緊張高壓狀态;對于三高人群,一定要做好基礎疾病的治療;平時生活作息應規律,飲食不可過于油膩。
加強每年的體檢非常重要。“眼底照相就可以看到眼底動脈靜脈血流情況,如果是血管比較狹窄,或者動脈顔色變白(油脂多),很容易觸發堵塞,及時發現這些風險因素,對于預防很重要。”金陳進表示。
此外,專家提醒,對于“眼中風”發作的人士,即使一隻眼睛視力沒保住,也需要定期複查,因為還有一隻健康的對側眼,要盡量找出“眼中風”發作的原因,一方面遏制病情,另一方面對于對側眼預防有幫助。“眼中風”發作3個月左右,有可能出現繼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導緻眼疼和頭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及時發現和治療可緩解病情,是以保證定期複查很重要。
預防“眼中風” 注意用眼健康
有約君特别提醒,冬季是“眼中風”的高發季節,因為晝夜溫差大容易引發血管收縮、痙攣,使得栓子容易形成,阻塞“眼睛血管”。是以,注意保暖,适度鍛煉身體等基礎預防也是很有必要的。
南方科技大學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楊成明對有長時間使用電子螢幕産品的人群,提出了以下幾點用眼建議。
1控制用眼時間
用眼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出去走一走放松一下,大概5分鐘到10分鐘再回來繼續用眼;
2. 遠眺
樓層比較高或者有陽台、窗戶的話,也可以往窗外遠眺大概1分鐘到2分鐘;
3. 控制亮度和距離
平時看手機的時候盡量把螢幕的亮度調低一點,和螢幕的距離大概30厘米到50厘米;
4.姿勢要端正
躺着歪着這樣的姿勢對眼睛非常不利;
5.盡量避免昏暗環境下看手機
在夜間用眼盡量有一個背景光,這樣的話用眼比較好。
内容源自:廣州日報健康有約、人民日報、深圳市眼科醫院、CCTV生活圈
@視覺中國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