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22個節氣。冬至又稱“冬節”,我國古代将冬至視為一個較大的節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之後,白晝漸長,雖然陽氣開始萌發,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故冬至養生仍需遵循冬季“藏”的特性。
冬至 · 養生
01
餃子餡料能養生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在這個冬至大如年的節氣裡,吃餃子是我們的傳統。胡蘿蔔羊肉餡,補氣養血,溫中暖腎;荠菜餡,清熱解毒、降壓明目;牛肉芹菜,強筋骨、益氣補血,降血壓。同時也為了紀念名醫張仲景,感謝他在冬天用羊肉、辣椒和驅寒的藥材熬制“嬌耳湯”治療人們的耳朵凍爛。
02
滋補從四方着手
按照傳統的中醫理論,冬至養生滋補可從四方面着手:補氣、補血、補陰、補陽。補氣食品,是指具有益氣健脾功效,對氣虛證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藥、胡蘿蔔、豆漿、雞肉等。
03
起居有常 不妄勞作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的鍛煉應在陽光出現後才出外活動,防止陽氣的過度消耗。此時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冬令時節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适度可養其腎精。盡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卧不極疲”。
04
進補偏于溫熱
冬季進補符合季節“藏”的特性,能夠為身體儲存足夠的營養,提高身體素質。由于冬季尤其是冬至後以寒冷天氣為主,故進補偏于溫熱、補養陽氣以抵禦寒邪。都說“藥補不如食補”,冬至常吃的一些飲食就有很好的補陽防寒作用。
本公衆号未署名圖文作者請與本報聯系,以奉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