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攻天津衛,文取北平城!恩師建言獻策,給主席極大啟發

作者:小橘子

1948年8月的一天深夜,西柏坡的路口,周副主席正提着一盞燈籠,恭恭敬敬等候着什麼人。這時,遠處開來一輛美式吉普車,車上坐着華北局的同志,他們是專程護送一位老人來這裡的。

周副主席一見,立即迎上去,握住一位從車上下來老人的手:“符定一先生,歡迎您啊,主席一直等候着您呢”

周副主席提着燈籠引老人來到主席的住所,主席親自出門迎接:“恩師,學生恭候您多時了!”

武攻天津衛,文取北平城!恩師建言獻策,給主席極大啟發

符定一是什麼人?讓正在醞釀平津戰役決策、日理萬機的主席和周副主席特意抽出時間會見,并一直暢談到第二天淩晨?

符定一,湖南衡山縣白果人,幼讀家塾,青年時期進入滿清京師大學堂,1908年畢業,奏獎舉人,授中書科中書,曾任資政院秘書。辛亥革命後在家鄉從事教育工作,曆任嶽麓書院山長、湖南省教育總會會長、湖南省立第一中學校長、湖南師範學校校長。

1912年,符定一是湖南公立高等中學校長。這是一所舊時代極為稀缺的現代學校,傳播知識和先進思想,是以吸引許多進步青年前來報考,入門考試也頗為嚴厲。

這一天符定一正在審閱試卷,當看到青年潤之的試卷時,符定一不禁為之一振,覺得文章氣勢雄渾、高遠精深,不似一個十幾歲的娃娃所能寫出,符定一立即叫來主席,當面測試他。

符定一後面又出了幾道曆史題目,主席對答如流,顯示出淵博的文史底蘊,符定一又讓主席當場寫一篇文章,隻見主席文思泉湧,不大一會功夫就交出答卷,立意、論述、文采無不令符定一這樣的飽學之士大為驚訝,當即決定錄取,并贈送一套《資治通鑒》以示勉勵。

武攻天津衛,文取北平城!恩師建言獻策,給主席極大啟發

主席一下子被這部書迷住,徹夜閱讀,不時還在學校闆報上張貼自己對一些重大曆史話題的感悟文章,觀閱老師無不稱贊:此子前途不可估量。

不過,也并非所有老師都欣賞這種有思想有見地的學生,他的國文老師就因為主席經常與之争辯,而覺得師道尊嚴受到挑戰,顧及面子竟辭職而去,符定一就親自教他國文,師生關系更加密切。

主席後來來到北京大學,在圖書館謀了一個管理者的工作,這時符定一正好也在北京擔任北洋政府的公職,主席便常到符定一家中做客。

符定一雖是湖南人,但平時不吃辣,知道主席無辣不歡,每次特意為他準備臘肉炒辣椒等家鄉風味的菜,讓漂泊異鄉的主席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主席此時收入非常微薄,符定一還每個月從自己薪水中拿出五個大洋資助他,讓此刻為革命四處求索的主席解了燃眉之急,主席對此恩情沒齒不忘。

1925年大革命蓬勃興起,主席在家鄉積極上司勞工運動,策劃了安源路礦勞工罷工,并帶領勞工代表與湖南省長兼軍閥趙恒惕談判,主席據理力争,口似利劍,搞得趙恒惕狼狽不堪,不禁惱羞成怒決定逮捕懲辦主席。

危急關頭,符定一意外先獲知這個消息,原來符定一剛好從北京回鄉探親,他的一個表哥正好就是湖南省府的秘書長,他聊天時聊起主席,不料表哥拿出一份趙恒惕剛剛簽署的通緝令,通緝對象正是主席!

武攻天津衛,文取北平城!恩師建言獻策,給主席極大啟發

情急之下,符定一一下子抱住表哥,再三表示主席是不世之才,遲早會做出驚天動地、救國救民的事業,不能就這樣斷送其前途,并願以自己性命做擔保,懇求表哥救一救主席。

表哥有感表弟的情誼,就暗中做了一些手腳,故意延遲通緝令的釋出,符定一又打聽到主席的住處,派人送去一份告急信和20塊大洋,要他立即離開湖南,直到親信将主席送到南下廣州的火車,符定一才放下心。

在此之後,符定一雖然很久未見主席,但一直積極從各種途徑打聽自己這個學生的情況,并為主席的一系列成就感到無比自豪。尤其是抗戰時期,一直為中國前景擔憂的符定一看到一本主席撰寫的《論持久戰》,頓覺茅塞頓開,一片光明,感慨主席此時已經非同小可,便有了親赴延安、為革命盡一些心力的願望。

可就在這時,蔣氏的特務卻找上門,把他抓起來。符定一問自己犯了何罪?特務答:“就憑你是赤匪頭頭的老師,就可以抓你!”

符定一反駁:“八路軍許多将領都是黃埔軍校的學生,那麼是不是應該把蔣校長也抓起來,因為他是黃埔學生的老師!”特務這下啞口無言了。但特務要符定一寫自己與主席的過往關系,符定一隻寫了四個大字:“無間師生。”

遠在延安的主席得知恩師受到蔣氏逮捕,立即安排湖南地下組織設法營救,由于符定一在舊中國政界、文化界都德高望重,加上我方的營救,敵人也奈何不了他,隻好放了他。

1948年,遼沈戰役勝利結束,已經壯大的東北野戰軍入關,準備解放平津的戰略預備。

武攻天津衛,文取北平城!恩師建言獻策,給主席極大啟發

今天我們都知道,平津戰役是以攻克天津、和平解放北平而告終的,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最初我軍的構想并非如此,因為駐守天津的是蔣氏嫡系部隊,戰鬥力不容小觑,而北平的傅作義則要好對付得多,加上蔣氏不信任,是以從軍事層面看,先武力解決傅作義部隊,而後震懾天津守軍,效果可能更佳,之是以有了後來的結局,符定一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原來,此時符定一正在北平居住,他十分關心平津的前途。作為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大家學者,符定一深知北平在承載中國曆史文化上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别是作為古都,遍布曆史古迹文物以及衆多院校,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精華,如果不加保護,戰端一開,就是巨大的災難和損失,是以他迫切地盼望北平能夠得到和平解放。

出于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心,符定一設法與我方取得聯系,提出要面見主席,主席也在百忙之中,專門抽出時間,會見了自己闊别多年的恩師,于是就有了文章開頭一幕。

當晚,符定一和毛、周談了一夜,直到淩晨2點才離去,臨别時,符定一寫下“先武攻天津衛,後文取北平城”12字政策,給主席極大的啟發。

武攻天津衛,文取北平城!恩師建言獻策,給主席極大啟發

後來正是如符定一所願,解放軍先是以軍事手段,攻克了蔣氏優勢兵力把守的天津,而後與傅作義進行談判,最終促成古都和平回到人民手中。

後來,當我軍代表與傅作義秘密簽署《和平協定》之後,已經兩天兩夜沒有睡覺的主席高興地說:“走,到李家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符定一老先生!”

武攻天津衛,文取北平城!恩師建言獻策,給主席極大啟發

解放軍進入北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