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攻天津卫,文取北平城!恩师建言献策,给主席极大启发

作者:小橘子

1948年8月的一天深夜,西柏坡的路口,周副主席正提着一盏灯笼,恭恭敬敬等候着什么人。这时,远处开来一辆美式吉普车,车上坐着华北局的同志,他们是专程护送一位老人来这里的。

周副主席一见,立即迎上去,握住一位从车上下来老人的手:“符定一先生,欢迎您啊,主席一直等候着您呢”

周副主席提着灯笼引老人来到主席的住所,主席亲自出门迎接:“恩师,学生恭候您多时了!”

武攻天津卫,文取北平城!恩师建言献策,给主席极大启发

符定一是什么人?让正在酝酿平津战役决策、日理万机的主席和周副主席特意抽出时间会见,并一直畅谈到第二天凌晨?

符定一,湖南衡山县白果人,幼读家塾,青年时期进入满清京师大学堂,1908年毕业,奏奖举人,授中书科中书,曾任资政院秘书。辛亥革命后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岳麓书院山长、湖南省教育总会会长、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湖南师范学校校长。

1912年,符定一是湖南公立高等中学校长。这是一所旧时代极为稀缺的现代学校,传播知识和先进思想,因此吸引许多进步青年前来报考,入门考试也颇为严厉。

这一天符定一正在审阅试卷,当看到青年润之的试卷时,符定一不禁为之一振,觉得文章气势雄浑、高远精深,不似一个十几岁的娃娃所能写出,符定一立即叫来主席,当面测试他。

符定一后面又出了几道历史题目,主席对答如流,显示出渊博的文史底蕴,符定一又让主席当场写一篇文章,只见主席文思泉涌,不大一会功夫就交出答卷,立意、论述、文采无不令符定一这样的饱学之士大为惊讶,当即决定录取,并赠送一套《资治通鉴》以示勉励。

武攻天津卫,文取北平城!恩师建言献策,给主席极大启发

主席一下子被这部书迷住,彻夜阅读,不时还在学校板报上张贴自己对一些重大历史话题的感悟文章,观阅老师无不称赞:此子前途不可估量。

不过,也并非所有老师都欣赏这种有思想有见地的学生,他的国文老师就因为主席经常与之争辩,而觉得师道尊严受到挑战,顾及面子竟辞职而去,符定一就亲自教他国文,师生关系更加密切。

主席后来来到北京大学,在图书馆谋了一个管理员的工作,这时符定一正好也在北京担任北洋政府的公职,主席便常到符定一家中做客。

符定一虽是湖南人,但平时不吃辣,知道主席无辣不欢,每次特意为他准备腊肉炒辣椒等家乡风味的菜,让漂泊异乡的主席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主席此时收入非常微薄,符定一还每个月从自己薪水中拿出五个大洋资助他,让此刻为革命四处求索的主席解了燃眉之急,主席对此恩情没齿不忘。

1925年大革命蓬勃兴起,主席在家乡积极领导工人运动,策划了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并带领工人代表与湖南省长兼军阀赵恒惕谈判,主席据理力争,口似利剑,搞得赵恒惕狼狈不堪,不禁恼羞成怒决定逮捕惩办主席。

危急关头,符定一意外先获知这个消息,原来符定一刚好从北京回乡探亲,他的一个表哥正好就是湖南省府的秘书长,他聊天时聊起主席,不料表哥拿出一份赵恒惕刚刚签署的通缉令,通缉对象正是主席!

武攻天津卫,文取北平城!恩师建言献策,给主席极大启发

情急之下,符定一一下子抱住表哥,再三表示主席是不世之才,迟早会做出惊天动地、救国救民的事业,不能就这样断送其前途,并愿以自己性命做担保,恳求表哥救一救主席。

表哥有感表弟的情谊,就暗中做了一些手脚,故意延迟通缉令的发布,符定一又打听到主席的住处,派人送去一份告急信和20块大洋,要他立即离开湖南,直到亲信将主席送到南下广州的火车,符定一才放下心。

在此之后,符定一虽然很久未见主席,但一直积极从各种途径打听自己这个学生的情况,并为主席的一系列成就感到无比自豪。尤其是抗战时期,一直为中国前景担忧的符定一看到一本主席撰写的《论持久战》,顿觉茅塞顿开,一片光明,感慨主席此时已经非同小可,便有了亲赴延安、为革命尽一些心力的愿望。

可就在这时,蒋氏的特务却找上门,把他抓起来。符定一问自己犯了何罪?特务答:“就凭你是赤匪头头的老师,就可以抓你!”

符定一反驳:“八路军许多将领都是黄埔军校的学生,那么是不是应该把蒋校长也抓起来,因为他是黄埔学生的老师!”特务这下哑口无言了。但特务要符定一写自己与主席的过往关系,符定一只写了四个大字:“无间师生。”

远在延安的主席得知恩师受到蒋氏逮捕,立即安排湖南地下组织设法营救,由于符定一在旧中国政界、文化界都德高望重,加上我方的营救,敌人也奈何不了他,只好放了他。

1948年,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已经壮大的东北野战军入关,准备解放平津的战略预备。

武攻天津卫,文取北平城!恩师建言献策,给主席极大启发

今天我们都知道,平津战役是以攻克天津、和平解放北平而告终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最初我军的构想并非如此,因为驻守天津的是蒋氏嫡系部队,战斗力不容小觑,而北平的傅作义则要好对付得多,加上蒋氏不信任,因此从军事层面看,先武力解决傅作义部队,而后震慑天津守军,效果可能更佳,之所以有了后来的结局,符定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原来,此时符定一正在北平居住,他十分关心平津的前途。作为深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大家学者,符定一深知北平在承载中国历史文化上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作为古都,遍布历史古迹文物以及众多院校,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如果不加保护,战端一开,就是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因此他迫切地盼望北平能够得到和平解放。

出于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符定一设法与我方取得联系,提出要面见主席,主席也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会见了自己阔别多年的恩师,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一幕。

当晚,符定一和毛、周谈了一夜,直到凌晨2点才离去,临别时,符定一写下“先武攻天津卫,后文取北平城”12字策略,给主席极大的启发。

武攻天津卫,文取北平城!恩师建言献策,给主席极大启发

后来正是如符定一所愿,解放军先是以军事手段,攻克了蒋氏优势兵力把守的天津,而后与傅作义进行谈判,最终促成古都和平回到人民手中。

后来,当我军代表与傅作义秘密签署《和平协定》之后,已经两天两夜没有睡觉的主席高兴地说:“走,到李家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符定一老先生!”

武攻天津卫,文取北平城!恩师建言献策,给主席极大启发

解放军进入北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