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戰總司令陣亡,軍長、師長,旅長反而一個沒死,蔣介石震怒了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曆經14年的抗日戰争最終取得了勝利,然而這勝利的背後卻是3500萬中國百姓的傷亡,甚至連一些國共兩黨的進階将領也戰死沙場,在一次與日軍的會戰中,有一位國軍上将總司令身先士卒,最終壯烈犧牲,而下面的軍長、師長、旅長反而一個沒死,蔣介石得知後十分震怒。

此戰總司令陣亡,軍長、師長,旅長反而一個沒死,蔣介石震怒了

張自忠1891年出生于山東臨清唐元村的一個官宦家庭,6歲時入私塾讀書,14歲是已經長成一位英姿勃勃且充滿正義感的少年,關羽和嶽飛是他最敬佩的曆史人物,特别是精忠報國的精神影響了張自忠的一生。1911年20歲的張自忠加入了同盟會,從此走向了革命道路,5年之後張自忠投靠到馮玉祥帳下,做了一名為中尉差遣。

1924年張自忠升任學兵團團長,參加了第二次直奉戰争。1930年張自忠又跟随馮玉祥參加針對蔣介石的中原大戰,被任命為第六師師長,他指揮第6師一夜之間從蔣軍徐源泉部手中奪回許昌十五裡店,後來因為張學良的入關,馮玉祥失敗下野,張自忠被整編到第二十九軍。1940年5月日軍發動了棗宜會戰,當時中國軍隊的第33集團軍隻有兩個團駐守襄河西岸。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來可以不必親自率領部隊出擊作戰,但他不顧部下的再三勸阻,堅持要親赴戰場。

此戰總司令陣亡,軍長、師長,旅長反而一個沒死,蔣介石震怒了

在出發前,張自忠已經做出了戰死沙場的決心,他親筆寫道“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隻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決不至亡于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張自忠在戰場上身先士卒,一路奮勇進攻,然而到了15日時,張自忠的1500人被日寇6000日包圍,敵我懸殊過大,張自忠的部隊損失慘重,但沒有一個人投降。

此戰總司令陣亡,軍長、師長,旅長反而一個沒死,蔣介石震怒了

日軍用飛機大炮猛烈對張自忠部進攻,他左臂中彈,但依然在最前線指揮戰争,最終身邊的将士全軍覆沒,張自忠本人身中16彈,單膝跪地依然不倒,日軍又朝他頭部開了一槍,身上刺了一刀,張自忠将軍偉岸的身軀才轟然倒下,犧牲時年僅49歲。日軍敬佩張自忠的精神,把他的屍體洗幹淨後裝進棺材下葬,集體敬禮。蔣介石聽聞張自忠犧牲的消息,十分震怒,因為在整個集團軍中,最高總司令的張自忠戰死,副總司令,軍長、師長,旅長反而一個沒死,這既讓蔣介石不解,也讓蔣介石趕到十分惋惜,蔣介石命人組成敢死隊連夜把張自忠的屍體搶了回來,在重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蔣介石忍不住放聲大哭。身在延安的周總理聽說後也十分難過,他稱贊張自忠“忠義之士,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

此戰總司令陣亡,軍長、師長,旅長反而一個沒死,蔣介石震怒了

更令人悲痛的是,張自忠的妻子李敏慧在得知丈夫戰死之後,悲痛欲絕,最終絕食而亡,其感情之深感天動地。我們現在的生活離不開當年那些不畏犧牲,戰死沙場的将領們,他們抗日救國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