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陪嫁丫鬟,卻嫁給了小姐丈夫,生下6個子女後,丈夫讓孩子喊她姨

陪嫁丫鬟,卻嫁給了小姐丈夫,生下6個子女後,丈夫讓孩子喊她姨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啟超

中學時期在學習中國近代史時,梁啟超便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作為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很多人都了解到梁啟超的妻子是李惠仙,但嫌少有人知道的是他的第二夫人王桂奎。

作為丫鬟出生的王桂奎為梁啟超撫養了9個孩子。這9個孩子都在極其出色的成就,個個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材。她為這個家操勞了一生,但始終都沒有名分。

舊時代的陪嫁丫鬟

1882年,王桂奎出生于四川廣元的一戶貧困家中。父母給她取名為王來喜,父母希望她可以一生喜氣。但她三歲時,就因為家中生活艱難,實在無力撫養她長大成人。父母沒有辦法,隻好将她賣入大戶人家做丫鬟。

陪嫁丫鬟,卻嫁給了小姐丈夫,生下6個子女後,丈夫讓孩子喊她姨

當時的年代,時局不穩。王桂奎中途又被轉買了四次。直到5歲時,才被賣到李家當丫鬟。後來李家大小姐李惠仙看中了王桂奎的聰明能幹便讓她留在身邊服侍,并且對她十分信任。

1886年,梁啟超高中舉人,李家看出她将來必成大器,于是就與梁家商議聯姻事宜。1891年,作為順天府府伊的女兒李惠仙嫁給了梁啟超為妻。而李惠仙比梁啟超大了4歲。

李惠仙在與梁啟超結婚時帶了兩個陪嫁丫鬟。其中一個丫鬟由于脾氣秉性都不太好,而且還不聽主人的使喚,很快就被趕出了家門。還有一個就是5歲的王桂奎。

來之不易的身份

王桂奎在進入梁家之後,她十分吃苦耐勞又聰明,很快就成為了李惠仙的得力助手。李惠仙對王桂奎極其的信任,把家中的财政大權都交給她管理。王桂奎這個名字就是梁啟超為她重新取的名字,梁啟超覺得王來喜這個名字過于俗氣。梁啟超還經常教王桂奎讀書認字。當時的王桂奎對梁啟超的才華很是仰慕,但由于身份地位有極大差距,也就将這份仰慕埋藏在心中。

陪嫁丫鬟,卻嫁給了小姐丈夫,生下6個子女後,丈夫讓孩子喊她姨

婚後李惠仙很快就懷孕了,1893年為梁啟超誕下了長女梁思順。1898年由于維新失敗之後,梁啟超帶着家人逃出北京,前往日本。也就是在這段日本生活的日子,梁啟超與王桂奎才慢慢産生了一段感情。

王桂奎雖然從小沒有讀過書,但她在語言方面可以說極其有天賦。在日本期間,她用了很短的時間就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是以梁啟超外出辦事的時候,身旁都會帶着王桂奎。或者是梁啟超在對外聯絡時,幾乎都是由王桂奎來操辦。在日期間,李惠仙從小便體弱多病,自然家中所有事務也都由王桂奎來料理,她将梁啟超一家人的飲食起居,安排的很妥善。

1901年李惠仙終于為梁家誕下了長子梁思成。這個孩子的出現也一樣,梁啟超感到很興奮,終于後繼有人。但梁思成身體赢弱,而生完梁思成的李惠仙身體也日漸下虛弱。為了梁家的香火傳承。李惠仙就主動讓梁啟超納妾,而妾的人選就是王桂奎。

陪嫁丫鬟,卻嫁給了小姐丈夫,生下6個子女後,丈夫讓孩子喊她姨

無名分操勞一生

就這樣,1903年王桂奎終于嫁給了自己心中仰慕已久的梁啟超。因為當時梁啟超在外宣揚自己定下了一夫一妻制。是以對于自己妾室,梁啟超幾乎一生沒有公開提過。隻是對外說她是家中重要的人。

相對于李惠仙而言,王桂奎是極其好生養的,她一生一共為梁啟超生下了6個孩子,四子兩女。但由于王桂奎沒有名分,梁啟超要求孩子們叫她為王姨,叫李惠仙為媽。

但作為妾室的王桂奎在自己的女兒與正室的孩子同時生病時,為了照顧正室的孩子,而導緻自己的女兒不幸生病夭折。但她對此也毫無怨言,隻能偷偷躲在衛生間邊洗衣服邊痛哭,感慨女兒的不幸,或許這就是那個時代下女子身份的悲哀。

陪嫁丫鬟,卻嫁給了小姐丈夫,生下6個子女後,丈夫讓孩子喊她姨

視若親子,諄諄教導

雖然有三個孩子,并不是她親生,但是由于都是她親身照料,是以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與她有濃厚的感情。有一次梁思成考試成績,很不理想。李惠仙對其要求又嚴格,當她知道梁思成的考試成績後。十分生氣,将他叫過來并跪在地上。将雞毛撣子綁上了鐵絲,然後打他。

王桂奎知道後連忙趕到,将梁思成摟在懷裡。當時的李惠仙過于生氣,一時沒注意王桂奎的到來,于是這雞毛撣子就落在了王桂奎身上。這件事之後,王桂奎找到了梁思成,并且與梁思成說你的母親并不是不愛你,而是她希望你能成才是以才那麼嚴格要求不要去埋怨抱怨她,她隻是希望你能讀好書。

1924年,李惠仙因病去世,她在臨終時交代王桂奎希望她将孩子們都照顧好。而當時的梁啟超還在為他的思想運動在外奔波。王桂奎隻好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擔起了家庭重任。一個人照顧9個孩子的日常起居。可以說是十分艱苦與困難,但王桂奎對此并沒有埋怨,而是将所有的孩子都視如己出的照料着。

陪嫁丫鬟,卻嫁給了小姐丈夫,生下6個子女後,丈夫讓孩子喊她姨

1929年梁啟超也因病去世,一時間家中斷了收入來源。為了9個孩子的學習成長,王桂奎隻好外出打工,貼補家用。家中的孩子看到王桂奎為了她們如此辛勞。便也想辍學,外出打工減輕家中負擔。王桂奎知道後,将他們大罵一頓。後用溫和語言勸他們,應向父親學習成為頂天立地的人物。

她自己打工賺的錢供幾個孩子讀書學習。不負衆望,這9個孩子在成年之後,皆成為了國家棟梁,其中有三名更是成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凄涼離世

晚年時候經曆了一場思想運動,作為梁啟超的另一半她沒能幸免。那時候孩子們也已經長大成人在外工作,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前程。當她被遣送到鄉下時,她并沒有告知孩子們。1970年,由于年老又經大波折,最後一段時間由于沒人照顧,隻能在牛棚安家,死後無人知曉。

陪嫁丫鬟,卻嫁給了小姐丈夫,生下6個子女後,丈夫讓孩子喊她姨

後來鄉裡的一名村民發現了她的遺體。才找來一張破草席,将她埋在了山坡上。後來她的孩子們找來,卻也隻能在墳前痛哭,享年85歲。後來孩子們将她與梁啟超和李惠仙合葬在一塊,并刻上了墓碑,背後還種了一棵母親樹,用來紀念王桂奎這位母親的偉大。

她的一生也是一個時代下的縮影。她是個偉大的女人,無名無份甘願為梁啟超一家奉獻付出一生,更是将9個孩子培養成了國家棟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