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後,新媽媽體内的雌孕激素的量會從孕期很高的狀态恢複至孕前的基礎水準,身體也會經曆巨大的變化,然後逐漸恢複到孕前狀态,這段時間會持續到産後 40 天左右,稱為“産褥期”;在此段時間内血壓新媽媽從以下方面進行科學管理,俗稱“坐月子”,“坐月子”是協助新媽媽順利度過人生生理和心理轉折的關鍵時期。
一、休息
産後确實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息和調理,但是絕對地躺在床上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對的。我們需要适當的下地活動來幫助惡露的排出、預防産後血栓的形成和栓塞的發生。如果月子裡老躺着、不活動,容易形成雙下肢血栓,繼而引發肺栓塞、腦栓塞危及生命;也有部分新媽媽因為老躺着,惡露不能及時排出來影響子宮收縮,最後繼發大出血、感染等,需要再住院治療。是以坐月子期間,休息的同時一定還要注意适度運動(建議每天下床活動3次以上、每次至少20分鐘),來預防這些情況的發生。
二、日常生活
1.刷牙
“坐月子”期間牙也是需要刷的,不刷牙、污垢得不到及時清除,會增加齲齒、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發生而引起牙痛病,但因為産褥期激素水準的變化确實會引起一些牙齒不适,是以刷牙宜用軟毛牙刷,力度不宜過大。

2.洗頭、洗澡
新媽媽因為要排出孕期儲存在體内的水鈉等,會産生大量褥汗,此外還有惡露,不保持清潔容易引起感染,是以洗頭洗澡是必要的,但每次洗澡時要注意保暖,洗澡時的水溫要保持在 37℃左右、時間不能太長,洗完澡後要盡快把身體完全擦幹、避免着涼就好(盆浴不适合)。
3.腹帶
産褥期内腹腔各髒器的位置要回至孕前狀态,激素水準的變化使得韌帶還處于松弛狀态,此時腹帶勒腹部會使腹壓增高、對盆底肌肉造成壓力和沖擊、容易導以後盆底髒器的脫垂,是以不主張月子裡為了恢複體形綁腹帶。
4.飲食營養
為了補充分娩時消耗的體力以及促進泌乳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應該讓新媽媽們多吃一些包含高蛋白、高熱能、高維生素以及富含礦物質的食物,同時多飲湯類、少食多餐,以免飲食過量造成消化不良,但沒有必要過度限鹽。
三、心理狀态
産後雌孕激素水準的變化,會讓産婦的精神狀态變得容易波動,這也是産後抑郁發病最大的生理基礎。是以,家屬應當給子新媽媽充分的了解和支援,讓産婦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産婦自己也要用各種對自己有效的方法,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來放松心情。媽媽心情舒暢了,分泌“開心”的奶,寶寶也會更開心、更幸福。
是以“坐月子”要科學。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于:圍産醫學部産科門診公衆号)
供稿:産科
編輯:黨務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