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聰明的買車人丨一周新車快評: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上周上市的車型中,有兩款重磅:第二代GS8和型格。作為曾經的網紅車,同時也是自主品牌中(大)型七座SUV的開創者,GS8發展到第二代能否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呢?為什麼卡叔說,第二代GS8的變化比看上去的還要大?

型格的車名本身就自帶流量,不過它并不是曆史上的型格。即,它并非思域的高性能版,而隻不過是思域的姊妹車。然而,是不是型格的資訊量就到此為止了呢?

瑞虎7繼續推出了超能版,這一次的重點是1.5T版本。那麼,這個超能版到底“超能”在哪裡?

新款瑞虎7超能版:更精準地迎合目标群體?

上市日期:12月10日

品牌:奇瑞

指導價:8.69-11.19萬元

關注級别:★★★(比較重要的改款新車)

關鍵詞:運動化、紅黑配、增配降價、1.5T、熱銷

此次瑞虎7的超能版,隻是相當于4月份上市的超能版基礎上增加了1.5T版本,并且對1.6T版本的指導價做了調整。不過,一方面4月份超能版上市時由于新車較多,咱們的周評對其進行了“選擇性忽略”,另一方面超能版上市後,瑞虎7的整體表現确實更上一個台階,是以有必要借此2022款的上市,為其“補一次”快評。

聰明的買車人丨一周新車快評: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第一代瑞虎7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但也确實讓奇瑞更清晰地認清了市場需求。到了第二代,奇瑞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用已被證明成功的瑞虎8進行“縮版”推出瑞虎7,果然效果不錯。不過,或許是上市初期的版本在把握終端需求的拿捏上還不夠精準,第二代瑞虎7的銷量雖相比第一代有了質的飛躍,但離火爆尚有一些距離。

而這個超能版,應該說就比之前的版本,對滿足需求的拿捏更加到位。

平心而論,超能版隻不過是普通版的一個“運動化包裝”版本。主要是在外觀、内飾在配色上,加入了很多紅黑的元素,讓整車看起來更加運動化。不過就是這簡單的包裝,效果卻非常好。

另外,奇瑞也基于超能版,對瑞虎7的配置價格做了一些調整。例如4月份上市的1.6T超能版,指導價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包括側氣囊、側氣簾、主副駕電動座椅等等許多含金量很高的配置。而此次的2022款,則進一步将指導價下調了7000元——增配又降價,對應的就是成本效益的提升。

聰明的買車人丨一周新車快評: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此次新推出的1.5T版本,一方面相比1.6T超能版大幅度降低了購車門檻(起價從10.29萬元降至8.69萬元),另一方面相比普通版的1.5T,配置相當的情況下,有着1萬元左右的價格優勢——對于這個價位的車型來說,這個力度不算小了。

第二代瑞虎7自上市後,月銷一直在萬輛以下徘徊。最近的10月和11月,月銷均突破1.2萬輛。這裡面雖然有晶片導緻的産銷波動,但也确實可以說明終端對于瑞虎7的認可。經過此番超能版的提升,下一步瑞虎7保持這樣的月銷、甚至再上台階是完全有可能的。

全新傳祺GS8:相比第一代,比看上去的變化還要大?

上市日期:12月12日

品牌:廣汽傳祺

指導價:18.68-24.68萬元

關注級别:★★★★★(非常重要的全新車系)

關鍵詞:第二代、豐田混動、第四代THS、2.0TM、第三代米勒、雙前臉、展威翼、龍鱗翼、征服之眼、12.3+14.6英寸、ADiGO 4.0、AR-HUD、AVDC影子車手、钜浪、愛信8AT、GPMA架構L平台

漢蘭達多年“封神”,不僅吸引了N多合資品牌的跟風者,衆自主品牌也同樣蠢蠢欲動——當下,中國品牌的七座中型/中大型SUV細分市場已初具規模,而它的開創者就是傳祺GS8。

聰明的買車人丨一周新車快評: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不知還有沒有人記得傳祺GS8上市之初的風光——僅僅車展亮相,就因為關注度高而成為“網紅車”。上市後更是持續月銷超5000輛——這可是除了漢蘭達以外,沒有(同尺寸)車型能企及的銷售業績。随後伴随“嘗鮮勁兒”的過去,GS8的銷量也回歸到月銷一兩千輛的正常水準。即便如此,GS8仍是此類車型中賣得最好的。

很顯然,廣汽傳祺并不能滿意第一代GS8的表現。關鍵是,基于第一代GS8的市場回報,廣汽傳祺對于如何打造這類車、更能迎合目标群體的需求,應該是更有心得。這就是第二代GS8的背景,同時也是它最大的一個期待值。

從第二代GS8的整體表現,無論是靜态的外觀内飾空間,還是動态的駕駛感受,應該說相比第一代都有了“脫胎換骨”式的改變——雖然,乍一看它們的風格依然延續,依然都是比較“MAN”的類型。

聰明的買車人丨一周新車快評: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第一代GS8雖然整體屬于“方盒子”造型,但細節盡可能處理得圓潤化。然而到了第二代,設計者顯然不再受此拘束了,相反卻采用更為淩厲的直線條。而恰恰是這樣的做法,在卡叔看來更顯協調,讓整車的視覺沖擊更上一個台階。如果類比的話,第一代GS8還可能容易讓人聯想到英菲尼迪的全尺寸SUV,而到了第二代則更像是與凱迪拉克的車型歸屬一個大類。注意,這裡隻是說風格——從第一代到第二代,GS8都沒有任何模仿痕迹在裡面。

第一代GS8的内飾好評度就不錯。第二代翻天覆地之後,估計好評度會更高——無論是14.6英寸的大屏,還是全液晶儀表的造型,乃至檔把、中控台的細節,都相當經得起推敲,屬于設計感、精緻感都有的類型。

尺寸和軸距的擴大屬于意料之中,而帶來的空間拓展則比預料的還要更好一些。尤其是第二排——沒有多數三排座SUV第二排一般的情況,而是有着類似冠道這類大五座SUV奢侈的腿部空間。第三排雖然依舊“蹲闆凳”,但腿部空間也有改善——多少也比過去更舒服了。

相比感官上的翻天覆地,第二代GS8的三大件和内在表現也都有“巨變”。首先平台變了。這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設計者明顯聽到了市場回報,即第一代GS8的駕駛質感“沒有看上去那麼好”,而到了第二代則盡可能表裡如一了。這是作為20萬價位的中大型SUV應該有的素質。

燃油動力總成主要的變化是愛信8AT,以及更顯老道的調教。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混動版,采用了與漢蘭達一模一樣的第四代THS——高功版的電機,讓電驅輔助和節油特性都表現更好。稍顯遺憾的是,它與漢蘭達一樣采用的是鎳氫電池組。否則如果改用放電倍率更大的锂電,應該還能更好地發揮電機的性能。

與漢蘭達的雙擎最大的不同在于發動機:廣汽采用的是自己的2.0T發動機,而不是豐田的2.5L。這也顯現出THS的相容性——并非隻能與自家的發動機搭配才行。作為與混動系統搭配的機型,這台2.0T也有所不同。例如它采用了米勒循環,功率和扭矩都要比燃油版的2.0T小得多(190馬力VS252馬力,320牛·米VS400牛·米)。從功率值看,這台2.0TM發動機也與漢蘭達的2.5L差不多。是以從性能層面,也不必對廣汽的這套系統有更多期許——依然是混動的風格、依然是更擅長城市道路駕駛。它最大的亮點還是油耗:WLTC工況5.96L,實際城市道路真能控制在6L左右的水準,這是這個級别的純燃油車想都别想的。

在最終的産品政策層面,第二代依然維持高配起步政策,并且比老款做得更極緻——起步配置更高、還能提供老款所不具備的更高配置車型。這個思路是對的:買到這個級别車型的消費者,對于“好”明顯要比對于“便宜”更注重。

聰明的買車人丨一周新車快評: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具體來看,入門款價格隻增加1千元的情況下,配置增加了功能全面的智駕系統(帶全速自适應巡航、自适應大燈),還增加了内置行車記錄儀、擁有更大大螢幕,車機功能标配手勢控制面部識别等。再加上8AT的加持,成本效益提升還是相當可觀的。

混動版的起價22.88萬元确實不算低,不過也與它“尊貴版”起步有關——燃油版的尊貴版也要20.58萬元。混動版增加2.3萬元雖無驚喜,但也在可接受範圍内。關鍵是,有了這套系統,第二代GS8就真可以和全新漢蘭達“比一比”了——除了品牌,其他方面、包括氣場真的有一拼。而配置價格層面第二代GS8的尊貴版配置比漢蘭達 頂配還高——這相當于二者同配置的情況下差價已超過10萬元——對于一部分群體而言,這不能說沒有誘惑力。

綜上,第二代GS8相比第一代,确實是有了“全方位提升”,競争力着實不可同日而語。憑借這些,第二代GS8有沒有可能找回第一代上市之初的那種輝煌呢?值得觀察和期待。

型格:思域也玩雙車戰略了,這回赢面大嗎?

上市日期:12月16日

品牌:廣汽本田

指導價:12.99-16.69萬元

關鍵詞:思域姊妹車、INTEGRA、硬地瓜、MT、18寸輪圈、240TURBO起步、BOSE音響、讴歌新車同名

過去廣本一直缺緊湊級車,為此還不得不自己整出個淩派。第一代淩派其實就是想和思域同等定位的,無奈基礎太弱,是以現在很老實地退守更低一級的細分市場。而标準緊湊級這一檔,則早就“密謀”好了,那就是新一代的思域姊妹車。

聰明的買車人丨一周新車快評: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這應該算是思域的第一次雙車戰略。至此,本田主要的全球車型——雅閣、CR-V、飛度、思域,就全部都“雙車化”了。

不過在型格的命名上,廣本還是煞費了一番苦心的。INTEGRA在本田家族裡曾經是非常有名的性能車,你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Type-R的前身。更有趣的是,讴歌規劃的新車中,也有一款INTEGRA ,而且它也是與思域同源的車型。由此可見,廣本為了這款新車,在命名上也真是“拼了”。

這還不算完。INTEGRA在國内有着許多民間的音譯,例如許多人将其戲稱為硬地瓜。型格,其實也是民間流傳的名字之一。廣本作為“廣東日系”,選用這個頗帶粵語特色的名稱,也算是相當應景。

聰明的買車人丨一周新車快評: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即便型格是一款全新車系、即便它的關注度相當高,但對于這款車的情況卻沒有太多可說的——90%的東西可以參考思域。

那剩下的10%呢?一個是外觀,更準确的說是前臉和尾部的設計——型格的變化幅度還是挺大的,看上去也思域的差别也挺明顯。

在具體配備上,型格也制造了兩個容易引發車迷共鳴的關注點。一個是提供MT版——雖然隻是“丐中丐”版本,但其實剛剛好。因為當下買MT的人與過去不同了,他們基本上不會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玩”。既然是“玩”,也就是改、下賽道等等,那些花裡胡哨的配置反而多餘,不如都省掉,将價格一降到底。隻是,12.99萬元的MT丐版算是“到底”了嗎?這恐怕就見仁見智了——畢竟,隻需再加1.3萬元,不僅變成了自動版(CVT),而且配置多了一大截。

另一個則是提供225/45 R18的輪圈和輪胎。相比思域的215/50 R17的組合,運動性更勝一籌是可以預期的。

除此之外,型格在音響配備上也玩了個噱頭——頂配提供BOSE音響。這可是本田在中國生産的車型中第一次配備BOSE音響,連冠道都沒這待遇。

不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型格和思域還是可以等同看待的。尤其是,兩個主力版本——14.29萬元和14.99萬元的車款,不僅價格一模一樣,配置也大同小異。如此針鋒相對的組合方式,在雙車戰略中還真不多見。不過也不必擔心它們之間内鬥。無數執行個體證明,雙車戰略的結果更多是互相促進,讓消費者擁有更多 選擇并共同做大蛋糕。受威脅的,隻會是本田以外的競争對手。

聰明的買車人丨一周新車快評: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之前全新思域上市的時候我們曾經提到過,它相比上代車型的變化非常大。不僅風格變了,而且還大幅度提升科技配置的同時降低了價格。所有這些努力,都在市場中得到了印證。當下思域的銷量已經開始逼近3萬輛大關,這是史無前例的。基于型格與思域的共性,大機率它也能獲得不錯的銷量。當然,由于型格未能提供價格更低的180TURBO版本,再加上衆多姊妹車往往存在先入為主的效應(皓影不如CR-V、英詩派不如雅閣、雷淩不如卡羅拉等),型格要想達到思域當下的銷量水準恐怕還不太現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