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聪明的买车人丨一周新车快评: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上周上市的车型中,有两款重磅:第二代GS8和型格。作为曾经的网红车,同时也是自主品牌中(大)型七座SUV的开创者,GS8发展到第二代能否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呢?为什么卡叔说,第二代GS8的变化比看上去的还要大?

型格的车名本身就自带流量,不过它并不是历史上的型格。即,它并非思域的高性能版,而只不过是思域的姊妹车。然而,是不是型格的信息量就到此为止了呢?

瑞虎7继续推出了超能版,这一次的重点是1.5T版本。那么,这个超能版到底“超能”在哪里?

新款瑞虎7超能版:更精准地迎合目标群体?

上市日期:12月10日

品牌:奇瑞

指导价:8.69-11.19万元

关注级别:★★★(比较重要的改款新车)

关键词:运动化、红黑配、增配降价、1.5T、热销

此次瑞虎7的超能版,只是相当于4月份上市的超能版基础上增加了1.5T版本,并且对1.6T版本的指导价做了调整。不过,一方面4月份超能版上市时由于新车较多,咱们的周评对其进行了“选择性忽略”,另一方面超能版上市后,瑞虎7的整体表现确实更上一个台阶,因此有必要借此2022款的上市,为其“补一次”快评。

聪明的买车人丨一周新车快评: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第一代瑞虎7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但也确实让奇瑞更清晰地认清了市场需求。到了第二代,奇瑞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用已被证明成功的瑞虎8进行“缩版”推出瑞虎7,果然效果不错。不过,或许是上市初期的版本在把握终端需求的拿捏上还不够精准,第二代瑞虎7的销量虽相比第一代有了质的飞跃,但离火爆尚有一些距离。

而这个超能版,应该说就比之前的版本,对满足需求的拿捏更加到位。

平心而论,超能版只不过是普通版的一个“运动化包装”版本。主要是在外观、内饰在配色上,加入了很多红黑的元素,让整车看起来更加运动化。不过就是这简单的包装,效果却非常好。

另外,奇瑞也基于超能版,对瑞虎7的配置价格做了一些调整。例如4月份上市的1.6T超能版,指导价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包括侧气囊、侧气帘、主副驾电动座椅等等许多含金量很高的配置。而此次的2022款,则进一步将指导价下调了7000元——增配又降价,对应的就是性价比的提升。

聪明的买车人丨一周新车快评: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此次新推出的1.5T版本,一方面相比1.6T超能版大幅度降低了购车门槛(起价从10.29万元降至8.69万元),另一方面相比普通版的1.5T,配置相当的情况下,有着1万元左右的价格优势——对于这个价位的车型来说,这个力度不算小了。

第二代瑞虎7自上市后,月销一直在万辆以下徘徊。最近的10月和11月,月销均突破1.2万辆。这里面虽然有芯片导致的产销波动,但也确实可以说明终端对于瑞虎7的认可。经过此番超能版的提升,下一步瑞虎7保持这样的月销、甚至再上台阶是完全有可能的。

全新传祺GS8:相比第一代,比看上去的变化还要大?

上市日期:12月12日

品牌:广汽传祺

指导价:18.68-24.68万元

关注级别:★★★★★(非常重要的全新车系)

关键词:第二代、丰田混动、第四代THS、2.0TM、第三代米勒、双前脸、展威翼、龙鳞翼、征服之眼、12.3+14.6英寸、ADiGO 4.0、AR-HUD、AVDC影子车手、钜浪、爱信8AT、GPMA架构L平台

汉兰达多年“封神”,不仅吸引了N多合资品牌的跟风者,众自主品牌也同样蠢蠢欲动——当下,中国品牌的七座中型/中大型SUV细分市场已初具规模,而它的开创者就是传祺GS8。

聪明的买车人丨一周新车快评: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不知还有没有人记得传祺GS8上市之初的风光——仅仅车展亮相,就因为关注度高而成为“网红车”。上市后更是持续月销超5000辆——这可是除了汉兰达以外,没有(同尺寸)车型能企及的销售业绩。随后伴随“尝鲜劲儿”的过去,GS8的销量也回归到月销一两千辆的正常水平。即便如此,GS8仍是此类车型中卖得最好的。

很显然,广汽传祺并不能满意第一代GS8的表现。关键是,基于第一代GS8的市场反馈,广汽传祺对于如何打造这类车、更能迎合目标群体的需求,应该是更有心得。这就是第二代GS8的背景,同时也是它最大的一个期待值。

从第二代GS8的整体表现,无论是静态的外观内饰空间,还是动态的驾驶感受,应该说相比第一代都有了“脱胎换骨”式的改变——虽然,乍一看它们的风格依然延续,依然都是比较“MAN”的类型。

聪明的买车人丨一周新车快评: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第一代GS8虽然整体属于“方盒子”造型,但细节尽可能处理得圆润化。然而到了第二代,设计者显然不再受此拘束了,相反却采用更为凌厉的直线条。而恰恰是这样的做法,在卡叔看来更显协调,让整车的视觉冲击更上一个台阶。如果类比的话,第一代GS8还可能容易让人联想到英菲尼迪的全尺寸SUV,而到了第二代则更像是与凯迪拉克的车型归属一个大类。注意,这里只是说风格——从第一代到第二代,GS8都没有任何模仿痕迹在里面。

第一代GS8的内饰好评度就不错。第二代翻天覆地之后,估计好评度会更高——无论是14.6英寸的大屏,还是全液晶仪表的造型,乃至档把、中控台的细节,都相当经得起推敲,属于设计感、精致感都有的类型。

尺寸和轴距的扩大属于意料之中,而带来的空间拓展则比预料的还要更好一些。尤其是第二排——没有多数三排座SUV第二排一般般的情况,而是有着类似冠道这类大五座SUV奢侈的腿部空间。第三排虽然依旧“蹲板凳”,但腿部空间也有改善——多少也比过去更舒服了。

相比感官上的翻天覆地,第二代GS8的三大件和内在表现也都有“巨变”。首先平台变了。这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设计者明显听到了市场反馈,即第一代GS8的驾驶质感“没有看上去那么好”,而到了第二代则尽可能表里如一了。这是作为20万价位的中大型SUV应该有的素质。

燃油动力总成主要的变化是爱信8AT,以及更显老道的调教。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混动版,采用了与汉兰达一模一样的第四代THS——高功版的电机,让电驱辅助和节油特性都表现更好。稍显遗憾的是,它与汉兰达一样采用的是镍氢电池组。否则如果改用放电倍率更大的锂电,应该还能更好地发挥电机的性能。

与汉兰达的双擎最大的不同在于发动机:广汽采用的是自己的2.0T发动机,而不是丰田的2.5L。这也显现出THS的兼容性——并非只能与自家的发动机搭配才行。作为与混动系统搭配的机型,这台2.0T也有所不同。例如它采用了米勒循环,功率和扭矩都要比燃油版的2.0T小得多(190马力VS252马力,320牛·米VS400牛·米)。从功率值看,这台2.0TM发动机也与汉兰达的2.5L差不多。所以从性能层面,也不必对广汽的这套系统有更多期许——依然是混动的风格、依然是更擅长城市道路驾驶。它最大的亮点还是油耗:WLTC工况5.96L,实际城市道路真能控制在6L左右的水平,这是这个级别的纯燃油车想都别想的。

在最终的产品策略层面,第二代依然维持高配起步策略,并且比老款做得更极致——起步配置更高、还能提供老款所不具备的更高配置车型。这个思路是对的:买到这个级别车型的消费者,对于“好”明显要比对于“便宜”更注重。

聪明的买车人丨一周新车快评: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具体来看,入门款价格只增加1千元的情况下,配置增加了功能全面的智驾系统(带全速自适应巡航、自适应大灯),还增加了内置行车记录仪、拥有更大大屏幕,车机功能标配手势控制面部识别等。再加上8AT的加持,性价比提升还是相当可观的。

混动版的起价22.88万元确实不算低,不过也与它“尊贵版”起步有关——燃油版的尊贵版也要20.58万元。混动版增加2.3万元虽无惊喜,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关键是,有了这套系统,第二代GS8就真可以和全新汉兰达“比一比”了——除了品牌,其他方面、包括气场真的有一拼。而配置价格层面第二代GS8的尊贵版配置比汉兰达 顶配还高——这相当于二者同配置的情况下差价已超过10万元——对于一部分群体而言,这不能说没有诱惑力。

综上,第二代GS8相比第一代,确实是有了“全方位提升”,竞争力着实不可同日而语。凭借这些,第二代GS8有没有可能找回第一代上市之初的那种辉煌呢?值得观察和期待。

型格:思域也玩双车战略了,这回赢面大吗?

上市日期:12月16日

品牌:广汽本田

指导价:12.99-16.69万元

关键词:思域姊妹车、INTEGRA、硬地瓜、MT、18寸轮圈、240TURBO起步、BOSE音响、讴歌新车同名

过去广本一直缺紧凑级车,为此还不得不自己整出个凌派。第一代凌派其实就是想和思域同等定位的,无奈基础太弱,所以现在很老实地退守更低一级的细分市场。而标准紧凑级这一档,则早就“密谋”好了,那就是新一代的思域姊妹车。

聪明的买车人丨一周新车快评: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这应该算是思域的第一次双车战略。至此,本田主要的全球车型——雅阁、CR-V、飞度、思域,就全部都“双车化”了。

不过在型格的命名上,广本还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INTEGRA在本田家族里曾经是非常有名的性能车,你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Type-R的前身。更有趣的是,讴歌规划的新车中,也有一款INTEGRA ,而且它也是与思域同源的车型。由此可见,广本为了这款新车,在命名上也真是“拼了”。

这还不算完。INTEGRA在国内有着许多民间的音译,例如许多人将其戏称为硬地瓜。型格,其实也是民间流传的名字之一。广本作为“广东日系”,选用这个颇带粤语特色的名称,也算是相当应景。

聪明的买车人丨一周新车快评: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即便型格是一款全新车系、即便它的关注度相当高,但对于这款车的情况却没有太多可说的——90%的东西可以参考思域。

那剩下的10%呢?一个是外观,更准确的说是前脸和尾部的设计——型格的变化幅度还是挺大的,看上去也思域的差别也挺明显。

在具体配备上,型格也制造了两个容易引发车迷共鸣的关注点。一个是提供MT版——虽然只是“丐中丐”版本,但其实刚刚好。因为当下买MT的人与过去不同了,他们基本上不会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玩”。既然是“玩”,也就是改、下赛道等等,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反而多余,不如都省掉,将价格一降到底。只是,12.99万元的MT丐版算是“到底”了吗?这恐怕就见仁见智了——毕竟,只需再加1.3万元,不仅变成了自动版(CVT),而且配置多了一大截。

另一个则是提供225/45 R18的轮圈和轮胎。相比思域的215/50 R17的组合,运动性更胜一筹是可以预期的。

除此之外,型格在音响配备上也玩了个噱头——顶配提供BOSE音响。这可是本田在中国生产的车型中第一次配备BOSE音响,连冠道都没这待遇。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型格和思域还是可以等同看待的。尤其是,两个主力版本——14.29万元和14.99万元的车款,不仅价格一模一样,配置也大同小异。如此针锋相对的组合方式,在双车战略中还真不多见。不过也不必担心它们之间内斗。无数实例证明,双车战略的结果更多是互相促进,让消费者拥有更多 选择并共同做大蛋糕。受威胁的,只会是本田以外的竞争对手。

聪明的买车人丨一周新车快评:全新GS8、瑞虎7超能版、型格

之前全新思域上市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到过,它相比上代车型的变化非常大。不仅风格变了,而且还大幅度提升科技配置的同时降低了价格。所有这些努力,都在市场中得到了印证。当下思域的销量已经开始逼近3万辆大关,这是史无前例的。基于型格与思域的共性,大概率它也能获得不错的销量。当然,由于型格未能提供价格更低的180TURBO版本,再加上众多姊妹车往往存在先入为主的效应(皓影不如CR-V、英诗派不如雅阁、雷凌不如卡罗拉等),型格要想达到思域当下的销量水平恐怕还不太现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