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會心一笑雖遲但到

世界首富貝佐斯和女友勞倫·桑切斯一起參加美國洛杉矶舉行的LACMA藝術與電影盛會。
兩人和小李子對話的場景被截圖到了社交平台上面,被各種調侃。
這一局,小李子完勝。
因為被網民調侃轉發達到1600多萬次,貝佐斯自己也在社交平台上直接喊話小李子,還故意炫自己的肌肉,想要扳回一局。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雄競吧。
So,就連站在财富頂端的大佬,也逃脫不了身高内卷麼。
聽說男性身高超過180,那就完了
對于身高,男性的内卷簡直超乎的想象(以下案例僅供參考切勿對号入座哈)
聽說,這個世界沒有178、179的男生,因為他們統稱180。
如果身高過了180,那更是不得了,是能把身高刻進自己的墓志銘的程度。
咳咳,刻進墓志銘倒不至于,但是寫在簡介上也不是不行。
有人說,身高180+的男生聊天不一定秒回,但是你問他身高一定秒回。
甚至在任何時刻都不忘插播一哈“身高180+”tag。
哈哈哈哈,發出了180的笑聲是怎麼回事。
說完180+的世界,那身高180以下還需要在意身高嘛,畢竟已成事實。
事實是,大部分180以下男生都很懂得四舍五入,小數點必争
謊報身高是覺得女生對身高沒有概念?
男生還是小瞧了女孩子對身高的敏銳度,畢竟高不高這件事難道還能通貨膨脹,讓人看不透嘛
有平台曾做過街頭采訪,随機調查街頭男性身高,然後拿出尺子當場測量。
測試發現大部分男生會謊報身高,比如說自己176。
結果拿出尺子測量時,當場蒸發了4厘米。
說自己183的小哥哥,沒想到是鞋子助攻了5cm,實際身高175
相親市場上更是如此,認識久了或者結婚以後發現身高縮水是常事。
講真,不是說好了中國人不騙中國人的嘛。
其實男性對于身高的執着,是從家長這一代就開始的。
為了增高1厘米,中國家長有多卷
咱們國人的身高增長這些年是很飛速的。
根據《柳葉刀》的資料顯示,在1985-2019年間,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增長将近9cm,全世界增幅第一,而中國女性的身高增幅是第三。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為這個資料做出過奉獻吧。
比如,小時候被爸媽逼着喝牛奶,拉筋,跑步,以及喝骨頭湯.......别問是怎麼知道的
為了讓孩子長高幾厘米,有的家長還找了一些“民間偏方”。
炖小公雞,田七排骨湯都是正常操作。
比如“貼黃豆”。用兩顆黃豆分别貼在孩子的大腳趾底部,穿上鞋走路,據說這樣可以刺激腦垂體,增加生 長激素的分泌。
還有的家長群流行的偏方是脊柱推拿,每天用冷杉、雪松、椰子油調和後,給孩子做脊柱推拿,說這個方法可以讓孩子長高1-2公分。
其實這個方式已經被醫生科普過,小孩子的身高發育是動态的,長高的原因很複雜,不是一個環節可以決定的。加上推拿屬于醫療行為,最好還是去正規醫院進行操作更好。
除了偏方,這些年推出的“增高針”也是家長心目中的寵兒。
增高針是生長激素,本質上是醫療藥物,主要用于治療矮小症等疾病。
但是很多家長因為太過于焦慮孩子的身高,鑽了縫子。
而且這個增高針價錢還蠻高的,根據針劑的不同,一般一年花費大約在6-10萬不等。
可以說,家長對身高的焦慮,就是這些行業發财的機會。
國内一家生長激素龍頭企業超過90%的淨利潤都依賴于生長激素,5年間利潤增加4倍多。
之前也有一個新聞講的是一個家長一年花48萬用于生長激素,但是孩子隻長高了1厘米。
如果随意使用增高針的話,有可能導緻孩子骨骼線提前閉合,還有可能内分泌紊亂,脊柱側彎等等。
花出去不說,孩子也可能跟着受罪。
被身高pass是人之常情嘛?
家長從孩子生長期開始操心身高。
而不少未婚男女是想要赢在起跑線之前。
在如今婚戀市場上,身高依然是個硬性标準。
比如各大相親網站的注冊頁面,身高這一欄位置還是很靠前。
在2020年《青年發展論壇》上,有一項研究顯示,超過八成的女性在選擇配偶的時候,希望男性最低身高比自己高,隻有2.24%的女性能接受配偶比自己矮。
@來源于谷雨資料
也許随着感情的升溫,身高不再是重要考量因素,但是在兩人還不熟悉的時候,身高确實是挑選對象的标準之一。
而身高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一些象征意義。
比如,按照生物進化學來看,身高意味着男性的生存能力以及競争優勢。
在遠古時代,男性的身高和強壯程度決定了他能擁有多少資源,女性喜歡高大的男性,一方面是因為他可以保護自己,其次是可以帶來更多的生存資源。
發展到現在,身高也和收入挂鈎。
2008年,人民大學開展了中國社會調查,這次調查覆寫了27個省,調查對象是18歲以上的人,有效樣本有3000多人,得出的結果是,男性的身高和收入呈現正相關關系,身高175cm的男性年收入平均比167cm的男性高約15000元。
其次是心理因素。
根據刊登于《精神病學研究》期刊的報告顯示,讓一個人變得比自己實際身高矮,可能會讓他的自我感覺變差,同時也害怕别人會傷害自己。
更深層次的恐懼是,害怕被打壓,害怕在這樣的标準下失去競争力。
該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也表示,高大的身材總是和事業和感情順遂聯系在一起,身高可以傳達權威感,身高越高通常人就會越有權威感。
不過這都是刻闆印象啦。
畢竟身處男權社會,人們對男性的期待是高大、強壯、有力。那麼不符合這些标準的男性,也會成為受害者。
對于女孩子自然也是不友好滴,因為身高而被挑剔也不在少數。
是以嘛,并不是每個人都生來180+。
畢竟身高占遺傳因素約70%,這不是自己一個人就能決定的事。
但在身高之外,品性、能力、保養方面卻是很容易能逆襲父母的。
so,身高多1厘米真滴那麼重要嗎?
至今保留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