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歲女孩打性抑制針半年花十萬 專家:患矮小症的兒童才适合打

“打還是不打?”

張鳳(化名)一家曾陷入長久的糾結。打,有副作用,不打,會影響孩子的身高。這是兩難的選擇。

醫生告訴張鳳,她的孩子妞妞是“中樞性性早熟”,她很可能出現初潮來得過早的情況,到那時給她長個子的時間就不多了,她最多還有1~2厘米的空間能長。

醫生給張鳳提出了兩種方案:順其自然或打性抑制針。

順其自然,就是讓妞妞多運動,調整飲食,早睡覺。即便來了初潮,按照自然遺傳的身高,妞妞最低也能到1米55左右,樂觀一點還有可能長到1米6。

而打性抑制針,就是通過長期的藥物幹預,抑制孩子的發育,讓身高快速生長減慢,抑制骨齡過快的成熟。說得更直白些,就是讓初潮的時間滞後一點,給孩子長身體的時間就能更久一點。

在糾結背後,更多的則是焦慮。這是很多家長面臨的是同一個困擾:身高。為了長高,一些家長開始為孩子注射生長激素,一年花費數十萬元。

張鳳也最後決定了給女兒妞妞打一種“性抑制針”。大半年時間,他們已經花了近十萬元。除了打針,這些孩子還要早睡、跳繩、喝牛奶,與時間賽跑。這也催生出身高焦慮和藥物濫用的隐憂。有媒體報道指出,生長發育門診爆滿,13歲1米72的孩子也想打生長激素針。

那麼,身高中下,可以使用生長激素幫助長高嗎?如何做好身高管理?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學會看身高曲線

身高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學會看身高曲線。需要提醒的是,身高管理中的年齡,均指“實歲”,即周歲:

橫坐标為年齡,縱坐标為身高,根據年齡的垂直線,可以查到自己孩子所在曲線;

上面 7 條曲線為身高曲線,分别标準+3、+2、+1、0、-1、-2、-3,其中正常人群身高在 -2 到+2 曲線之間,0 所在曲線為人群平均身高;

低于 -2 曲線為矮小症,高于+2 曲線為高身材,二者都需要評估是否有病理因素;

9歲女孩打性抑制針半年花十萬 專家:患矮小症的兒童才适合打

圖:2-18 歲女童身高曲線,首都兒研所監制

9歲女孩打性抑制針半年花十萬 專家:患矮小症的兒童才适合打

圖:2-18 歲男童身高曲線,首都兒研所監制

舉例:

小 A,8 周歲女童,身高 125cm。那麼,8 歲的人群平均身高為 128.5cm;-2SD 為 117.9cm,身高低于 117.9cm 則為矮小症;+2SD 為 139.4cm,高于 139.4cm 為高身材。小 A 身高 125cm 為正常範圍内的身高。

學會計算遺傳靶身高

身高屬于多基因遺傳。

孩子的身高,有 7 成取決于父母的身高。父母高,孩子也會相應高一些;父母矮,孩子也會相應矮一些;父母一高一矮,那就要看誰的基因占優勢了,孩子可能高,可能矮,也可能身高中等。

那麼,如何根據父母的身高,計算出孩子成年後的身高呢?即遺傳靶身高的計算,公式如下:

9歲女孩打性抑制針半年花十萬 專家:患矮小症的兒童才适合打

臨床上,多用第一個公式,即 CMH 法:

舉例

父親身高 173cm,母親身高 160cm,那兒子的遺傳靶身高=(173+160+13)/2±5cm = 173±5cm,也就是兒子的成年終身高在 168~178cm 都屬于在遺傳範圍内。

女兒的遺傳靶身高在=(173+160-13)/2±5cm = 160±5cm,也就是女兒成年終身高在 155~165cm 之間都屬于在遺傳範圍内。

學會判斷孩子目前身高是否在遺傳範圍内

那麼,從上面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得到,父母遺傳給孩子的身高不是一個固定數字,而是一個範圍,一般有±5cm 的範圍。

有些家長會說,“我女兒怎麼可能以後比我還矮呢?”,從上面的計算公式可知,孩子的身高,可能比父母高,也可能比父母矮。并不總是都比父母身高更高,否則人類的身高就越來越高了不是?

還是上面這個例子,上面這對夫婦,他們的兒子成年終身高在 173±5cm,173 恰好在 0 的曲線上,即人群平均身高;女兒 160±5cm,160 也恰好在 0 曲線上,即人群平均身高。

發現沒有,父母都是人群平均身高,二者搭配,女兒和兒子的遺傳身高也在平均身高,這也是這個公式的奧妙之處。

那麼,怎麼知道孩子目前身高是否在父母遺傳的範圍内呢?還是以這個為例,如果孩子身高恰好在 -1 和+1 之間,也就是說孩子的身高如果在這兩條遺傳曲線之間就是正常遺傳身高。

舉例

比如他們的女兒小 A,8 周歲,身高 125cm,那麼身高恰好在 -1 和 0 之間,就是屬于正常遺傳身高範圍。假如女兒身高在 123.1cm(-1SD 曲線)之下,那麼說明太矮了點,已經偏離遺傳身高範圍。假如女兒身高在 133.9cm(+1SD 曲線)之上,那麼說明太高了點,也偏離了遺傳身高範圍。

如果孩子身高在遺傳範圍内,那大機率其身高沒有太大問題,不需要太多醫學幹預。但是,這不絕對。

如果偏離遺傳身高的範圍,需要找醫生評估

還是上面這個例子,如果這對夫婦所生孩子的身高,在 -1SD 曲線之下,或者在+1SD 曲線之上,則建議找小兒内分泌科醫生評估身高。

但是,并不是說不在遺傳範圍内就一定有問題。那麼,偏離多遠算有問題呢,還是以上面這個為例,如果身高低于 -1.5SD,或者高于+1.5SD,那就需要考慮病理因素的可能性。

當然,有些家長會說,我孩子的遺傳身高恰好在 -1SD±5cm,而孩子身高在 -2SD 或之下,雖然可能隻多偏離 -1SD,但是因為身高已經達到矮小症的标準,這種情況也需要幹預。

身高在 -2SD 之下,即為矮小症,指的是按照這個趨勢女孩成年長不到 150cm,男孩子成年長不到 160cm。這種情況下,即使屬于家族性矮小,也建議通過醫學方法幹預,讓孩子稍超過父母所給的遺傳靶身高。是以,無論父母身高多少,隻要孩子身高矮于 -2SD,都建議就診和評估。

身高在+2SD 之上,即為高身材。那麼,孩子太高需要評估嗎?如果孩子的身高,高于父母遺傳身高的+1.5SD,比如父母遺傳給孩子的身高在 0 曲線上,孩子身高+2SD 曲線上,這種情況需要就診評估是否為病理性高身材。

矮小症多為病理性因素,高身材多為生理性因素。

總之,孩子的身高低于或高于遺傳靶身高的±1.5SD,或在人群身高曲線的 -2SD 之下(矮小症),或者+2SD 曲線之上(高身材),如果自己拿捏不準,建議咨詢醫生。

9歲女孩打性抑制針半年花十萬 專家:患矮小症的兒童才适合打

确實患有矮小症的兒童,可使用生長激素治療

作為兒童生長發育的專家,關于打抑制發育的針和生長激素,浙大一院兒科主任王春林建議家長要慎之又慎——“中樞性性早熟的孩子,才可能需要打抑制針。”他強調。

“女孩的發育普遍提前了,近4%的女生在7歲時就開始乳房發育;最近三年受疫情影響,孩子運動少,營養好,确實會造成一些孩子發育比較早。但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和程度,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并非所有的性早熟兒童都需要打針。”王春林說。

據新華社報道,真正需要生長激素治療的隻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絕大多數的孩子隻需正常飲食、運動、睡眠指導。生長激素分泌正常的兒童是不能注射,否則會導緻内分泌系統紊亂等問題。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小兒内分泌遺傳代謝科主任張一甯認為,藥物是用來治療疾病的。不是說覺得矮,想長到多高,就打點生長激素,這非常荒謬。

武漢協和醫院兒童内分泌科的林鳴認為,身材矮小的兒童,必須進行兒童骨齡、生長激素分泌水準等檢查,排除各種疾病,方可決定是否适合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确實患有矮小症的兒童,生長激素是目前認為的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在多元化的時代,單純追求高個頭似乎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價值,在追求審美的路上,請不要忽視健康。

9歲女孩打性抑制針半年花十萬 專家:患矮小症的兒童才适合打

健康飲食,避免肥胖

要想孩子長得高,飲食肯定得重視起來。

長高專家特别強調:一定要避免給孩子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腌制食品,過于甜膩、口味過重的食品等。

這些食物不僅不健康,還會導緻肥胖。

而肥胖的孩子,是容易長不高的。

這是目前醫學界的共識:肥胖是孩子性早熟一大誘因。性早熟又會導緻骨骺提前閉合,進而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是以,孩子每年增重不要過快,避免骨骺提前閉合。

同時,留心孩子的日常飲食,盡量確定清淡,并且一定要營養均衡、均衡,均衡(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9歲女孩打性抑制針半年花十萬 專家:患矮小症的兒童才适合打

小貼士:我們都知道好好吃飯重要,往往會忘記提醒孩子喝水。不喝水,或者喝水不足,很容易導緻便秘、積食、吃飯沒胃口。是以,父母不僅要關注孩子吃飯的問題,還必須要重視培養孩子喝水的習慣哦~

當然,如果孩子已然超重,那麼最好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少糖少油少鹽,多吃雜糧、多運動來減重,而非不當節食。

特别是9歲以後的青春期孩子,絕對不能輕言減肥。

有研究表明,女孩9歲以前,男孩10歲以前,如果營養不良,那麼青春期時供給充足的營養,他們的生長速度就能趕上同齡人。

但如果到了青春期,營養攝入不足,孩子很可能會因為缺乏某種營養素,而導緻生長停滞。

9歲女孩打性抑制針半年花十萬 專家:患矮小症的兒童才适合打

心情好很重要,否則會影響身高

一對夫妻婚姻觸礁,為了離婚,鬧了好久。

他們7歲的兒子,在父母争吵不休、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身高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而當接受了一系列的心理疏導和針對性的治療之後,小男孩終于開始長高了。

這就是醫學上的“心因性矮小症”。

在我們普遍觀念裡,孩子身高主要跟遺傳和後天營養等有關,哪裡能想到,心理壓力也會讓孩子長不高?

事實卻是,很多離異或者家庭環境惡劣的孩子,生長發育都會比同齡人慢。

背後的原理是,孩子的下丘腦垂體系統就會受情緒影響,生長激素就會被抑制,孩子的身高增長相應就會減緩。

美國紐約州心理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長期生活在焦慮狀态下的女孩,比情緒穩定的女孩身高,平均矮5.08厘米,且更難長到157厘米以上。

協和醫院内分泌科主任潘慧教授表示:這個研究隻得出來“女孩的生長更容易受到心理因素影響”的結論,可能是因為女孩在心理方面比男孩更敏感,更容易注意到男孩注意不到的外部資訊,特别是父母情緒的變化。

是以,父母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避免孩子長期處于孤獨、焦慮或壓抑的情緒裡。

營造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非常重要。

9歲女孩打性抑制針半年花十萬 專家:患矮小症的兒童才适合打

轉載請注明來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本文部分素材綜合自兒科醫生孔令凱、錢江晚報 、凱叔講故事等。

編輯:一縷陽光

稽核:浩然清音